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合理规定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顺利流转的关键,但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规定,在适用宗旨、前提、内涵、程序等方面均有不足之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以建立和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步伐,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宗旨,以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与土地使用权三权分离为前提,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其受让主体可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外选择;流转区域方面,应突破本集体经济组织,在更大范围内流转。不论采取何种流转方式,都要遵循相应的程序性规则。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地之间的矛盾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确立科学合理、稳定长久的农村土地制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市场,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对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实行农村土地农民所有的制度,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制度最关键的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目前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性质不明、主体多级性、行使主体不健全等弊端,使得集体土地所有权得不到有效实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必须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进行改造完善,用“集体法人”代替抽象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参照公司法人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作为规范财产归属和利用关系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农村集体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民的一系列权利,同时在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中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做了详细的规定。《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将会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政府行为,被征地者其所有权发生了转移或灭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其中,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最高不能超过15倍。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仍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  相似文献   

6.
《民法总则》未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具体形态,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农民对集体的股份权利的政策宣示隐含着股份制。股份制能够落实集体所有制,满足农民对集体权利的具体化要求,且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存,具有制度优势。土地系农村集体核心资产及农民权益的主要载体,股份制法人的实现须经土地股份化,由此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完备、明确、具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态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实在化。就具体形式而言,股份合作社与股份有限公司各具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即可。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强调指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法律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是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主体虚位性、客体不稳定性以及权利内容的不圆满性。在性质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共同共有。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可采取以下法律措施:严格限制公权力的介入,赋予农民土地处分权,集体决定土地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我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安排中存在问题和生成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农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提供思路。本文指出,从中国目前的状况和条件来看,明确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使用权以及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是恰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目前法学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是物权,而且是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平等的独立物权;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并非传统大陆法系的私权,而是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于一体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困境,如农民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农村土地法律存在缺陷、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不完善、农村保险业务不配套、农民进城工作和子女教育保障少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如普及科学知识和解放农民思想、继续完善农村有关土地的法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覆盖全面的农村保险内容、政府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土地转用的有效形式。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的落实息息相关。从土地流转概念的法律界定出发,落脚于农民土地权益之法律属性和具体内容,分析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实现之间权利逻辑与制度演进之逻辑,指出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构建和运行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周中艳 《科技资讯》2009,(21):245-245
我国自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选择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连行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8月,全国人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在赋予了农民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同时,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这一规定顺应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农村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有效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效力问题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土地承包合同的"民主议定"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在村委会或者村小组长主持下召开会议讨论,然后再通过表决进行"民主议定",这是"民主议定"的标准程序。没有村委会或者村小组长主持但农民自发通过的征求意见或者表态等其它方式也是"民主议定"的有效形式。村委会或者村小组长没有按照"民主议定"程序与本村或者本小组村民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6.
要闻·事件     
《世界博览》2010,(2):6-8
近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新法律将允许村民罢免不称职村官。根据中国人大网上公布的草案,新法规定,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1/3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理由要求罢免村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7.
剖析了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通过农地流转制度的交易费用分析,得出集体推动型的土地流转制度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优化并可能形成相应的正式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农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所有权在我国大陆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农地使用权实质上就是土地的用益物权。可以尝试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地上权,考虑设立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永佃权,大胆推行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地役权。  相似文献   

19.
土地所有权在我国大陆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农地使用权实质上就是土地的用益物权。可以尝试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地上权,考虑设立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永佃权,大胆推行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地役权。  相似文献   

20.
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性是农民从事土地生产的前提性条件,什么样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农民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关系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的,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土地法是否能够满足需要?本文对以上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一点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