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从枳椇种子的种皮结构和透性、离体胚萌发等方面开展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同时采取低温层积、浓硫酸处理、机械处理等方法研究枳椇种子休眠解除技术。结果表明:枳椇种子种皮结构致密,透水性差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类型为物理休眠(PY)。低温层积75 d枳椇种子的发芽率达到72%,层积90 d种子发芽率达到76%,且发芽速度更快; 浓硫酸处理5~25 min,种子发芽率在76%~81%,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但浓硫酸处理30 min对种子明显产生伤害,发芽率仅为64%; 切除部分种皮的种子在置床后4 d开始萌发,发芽速度与层积90 d的发芽速度一致,置床16 d后萌发结束,发芽率为80%; 擦伤种子表面的种子置床后6 d开始萌发,发芽率为73%。  相似文献   

2.
以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为材料,在观察其种子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在不同埋种深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粗毛牛膝菊种子小,长仅为1.3~2.0 mm,具伞形冠毛,利于远距离传播扩散;重量轻,千粒重为0.228 6~0.230 3 g;含水量较低,为5.78%,利于储存。当埋种深度为0~2 cm时,发芽率较高、差异不显著(P0.05);当埋种深度为4~8 cm时,随着埋种深度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种子的始见发芽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也延长;当埋种深度为10 cm时,发芽率仅为13%,极显著的低于其他处理(P0.01)。10~35℃条件下,粗毛牛膝菊种子虽均可萌发,但在各温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之间均存在差异,25℃是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发芽率达97.33%,与15℃(90.67%)、20℃(93.33%)及30℃(96.67%)时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而与10℃(12%)和35℃(52.7%)时差异极显著(P0.01),发芽势(90%)、发芽指数(32)与10℃(0; 0.65)、15℃(57.33%; 19.8)、35℃(34%; 10.82)时差异也显著(P0.05),说明低温与高温都会影响粗毛牛膝菊种子的萌发,同时也推迟其萌发时间且出苗不整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土壤湿度和种子播种深度实验,研究了小丛红景天种子的萌发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小丛红景天种子在19~30℃之间均可萌发,但在(23±1.5)℃下种子萌发率最高;在土壤湿度相同的条件下,播种深度为2mm的种子萌发率远高于播种深度为6mm的萌发率;土壤湿度是影响小丛红景天种子萌发的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湿度越大,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相似文献   

4.
贵州石笔木播种育苗的温度和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调控温度和湿度的比较试验对贵州石笔木 (TutcheriakweichowensisChangetY .K .Li)种子萌发与播种育苗进行了研究 ,其试验表明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 2 0~ 2 5℃、湿度为 80 %~ 90 % ;采集的种子在此条件下砂藏层积 10~ 15d开始萌发 ,4 0~ 50d萌发率达 85%~ 93 % ;种子萌发后播种于恒温2 0℃的苗床中 60d后出苗率和 3 60d后成苗率分别达到 60 7%和 4 3 7%。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珍稀濒危的贵州石笔木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钟萼木种子贮藏与休眠解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采集的钟萼木种子进行各种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钟萼木种胚、内种皮及胚乳内均含抑制物质且可引起种子休眠,但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所致。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4h或低温(5℃)层积60d,可解除种子休眠,萌发率由28%可提高到80—90%。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25℃和20℃,其次是变量条件(昼30℃,夜20℃),将种子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低温(5℃)干藏85d,也可解除休眠,低温干藏85d后再层积20d,解除休眠的效果最佳,如此处理置床后第5d即开始发芽,15d完成萌发过程,萌发率达85%。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不同温度、降水和沙埋深度对冬型一年生植物砂蓝刺头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暗交替(12 h/12 h)条件下,砂蓝刺头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20℃,萌发率达到95.2%;其次是25℃/15℃,萌发率为57.78%.种子出苗的最适沙埋深度为1 cm, 1~5 cm埋深种子萌发及出苗率随沙埋深度增加而减小;在幼苗能够出土的沙埋深度(0~4 cm),幼苗首次出土所需的时间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延长.在1 cm埋深处,幼苗出土率随着单次降水量的增大显著增加;单次降水量6~24 mm时出苗率25%, 30 mm时出苗率达到46.7%.不同降水处理对不同沙埋深度种子出苗也具有显著影响;在1~4 cm埋深内,月降水量56 mm的出苗率显著大于36 mm,在1 cm埋深处出苗率分别为70.93%和42.28%.在沙坡头地区,降水分布较多的夏季和秋季早期是砂蓝刺头种子最适宜的萌发及出苗环境,这是一年生植物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时空分布适应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和化学处理对四川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种子对不同温度和化学试剂的响应.用3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NaOH、GA3和CaCl2)分别处理种子,将其置于5,10,15,20,25 ℃恒温条件下进行光照培养.结果表明:四川嵩草种子萌发温度幅较宽,在10~25 ℃范围内均能萌发,但在20 ℃和25 ℃恒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高,最佳萌发温度为20 ℃,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分别可达96%和7.06.不同温度条件下,3种化学试剂处理对四川嵩草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有显著性影响,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用适当浓度NaOH处理过的种子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高于用其它两种试剂处理的结果.10 ℃条件下,NaOH的最佳处理浓度为30 g·L-1;15~25 ℃温度条件下,最佳处理浓度为20 g·L-1.对于GA3和CaCl2,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0~25 ℃)有不同的最佳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0、25、30℃)牛膝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种子在10℃条件下未萌发.25℃是牛膝菊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其发芽率为94.67%,发芽势为84%,发芽指数为22.68,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牛膝菊种子在20℃和25℃萌发速度最快,初始萌发时间为1d,当天就达到种子萌发高峰期.较低温度(15℃)在一定程度上推迟种子的萌发高峰期,但并没有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高温度(30℃)不仅推迟种子萌发高峰期,而且也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牛膝菊具有较强的繁殖特性,对种子萌发温度要求较低,在恒温条件下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为15~25℃.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盐胁迫对金荞麦和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2个种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 (D.Don) Hara)和荞麦(Fagopyrumemarginatum (Roth) Meisner)种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NaCl浓度下的萌发率.结果表明:金荞麦和荞麦种子萌发率最高时温度是35℃,最适温度是25℃,该温度下荞麦种子的萌发率(73.67%)显著高于金荞麦种子的萌发率(54.78%),金荞麦种子25℃萌发率与35℃时萌发率(55.48%)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荞麦种子25℃时种子萌发率只比35℃时萌发率(75.67%)低2.00%;0.1%NaCl浓度与CK(NaCl浓度为0)时对金荞麦和荞麦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2个种种子均有抗低盐能力.通过比较不同NaCl浓度下金荞麦和荞麦种子萌发率的相对变化,得出金荞麦种子比荞麦种子具有更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克得利亚百合种子萌发及鳞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克得利亚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糖浓度对实生小鳞茎增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或热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光对种子的萌发影响很大,24h光照有利于种子萌发,可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度;而避光则抑制种子萌发.种子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糖浓度对实生小鳞茎的增大有重要作用,较高糖浓度的基质中小鳞茎生长较大,且糖浓度为6%的培养基最适合实生小鳞茎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对夏枯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置5种温度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最初萌发时间等指标,探讨夏枯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种子的发芽最初萌发时间随温度的升高先缩短而后又延长,发芽势在21℃培养温度下达最高值为39.0%,夏枯草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1℃.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温州盘菜贮藏期间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并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不同储藏期温州盘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期的延长 ,温州盘菜的含水量下降 ,盘菜块根浸泡液的相对电导率增大 ,丙二醛含量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 ,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也有消失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提高绞股蓝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分别探讨了不同光温、激素、储存、低温层积和短时低温等处理对其的影响.光温处理结果表明,绞股蓝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是15~25 ℃,光照可适当提高萌发率,但在最适温度20 ℃时,萌发率最高也仅为(31.54±2.04)%;激素处理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如6-BA和玉米素)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没有促进作用,赤霉素中GA3对其萌发没有显示出促进效果,但GA4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54.00±2.65)%;在18 ℃下,储存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一定的存放时间有利于打破其自身休眠机制,但时间过长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甚至不再萌发;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对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低温层积90 d的种子在光照下的萌发率是最高的,仅能达到(34.26±3.21)%;短时低温处理结果表明,5,10,15 ℃条件下湿藏9 d后,绞股蓝种子的萌率分别可以提高到(73.06±2.12)%,(83.14±3.25)%和(72.13±3.52)%.储存处理与储存后短时低温处理的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绞股蓝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而短时低温层积对长时间存放的种子也有一定的萌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襄阳孔明菜是在高盐下腌制的一种腌菜,在大规模露天腌制过程中,由于雨水污染等原因会在卤水表面长白色菌膜,导致孔明菜的软化,影响口感.从襄阳孔明菜卤水污染物中分离污染菌并进行鉴定,旨在对防控该污染菌奠定基础.将污染菌膜接种于不同浓度梯度氯化钠的YPD固体培养基上,分别在28℃与37℃培养3d后,从28℃分离到一种耐盐酵母,单菌落呈圆形、乳白色,3d培养直径为0.1~0.2cm,表面湿润、粘稠、易挑起.对该菌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该菌可以在含有0%~15%NaCl的YPD培养基中生长,最适生长盐浓度为5%;最适生长温度为28℃,可以在pH值5.5~6.5之间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6.0.抽提该菌的总DNA,扩增部分18SrDNA片段,测序后进行同源比对,结果显示,该耐盐酵母的18SrDNA序列和Zygosaccharomyces rouxii DoNor8、IFO0510、M2的18SrDNA序列一致性达到100%,根据clustal X和MEGA 4.1建构的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该酵母与Z.rouxii在同一分支上,再结合形态和生理特征,认定分离的嗜盐酵母是Zygosaccharomyces rouxii.该菌的分离和鉴定为研究腌制食品中污染菌的防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三叶草褐纹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三叶草褐纹斑病叶片上分离纯化得到病原菌束状匍柄霉[Stemphylium sarcinifoDne(Car.)Wiltsh.],并对该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以燕麦片培养基(OA)为最适,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1℃(10min),全光照菌丝生长最快;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为7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2℃(10min),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变温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变温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竹类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特性,以及幼苗1~5片叶展叶时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竹类植物实生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采集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境乡的毛竹种子,在实验室培养箱中育苗,设定7个变温处理[24 h内设置2个不同的昼夜温度(时长为12 h/12 h)组合 ]:29 ℃/15 ℃(T1),28 ℃/16 ℃(T2),27 ℃/17 ℃(T3),26 ℃/18 ℃(T4),25 ℃/19 ℃(T5),24 ℃/20 ℃(T6),23 ℃/21 ℃(T7)和1个恒温处理22 ℃/22 ℃(T8)。每隔12 h详细观测每个变温处理下每粒种子萌发时间、1~5片真叶展叶时间和叶下高,并测量叶片面积、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质量、根系形态、叶表面微形态、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结果】①在不同变温处理下,毛竹种子的萌发率均在50%以上;结合毛竹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现T4—T7的种子发芽势高于30%;从T1—T8,毛竹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逐渐缩短。②不同变温处理下的毛竹幼苗从第1片叶到第5片叶展叶时间逐渐延长;T6—T8处理下幼苗展叶时间和展叶数量都相对集中;同一培养处理下的毛竹幼苗从第1片叶至第5片叶的叶下高和展叶面积逐渐增加,温差越大毛竹幼苗叶下高越高;第3片叶后叶片的发育速率趋于稳定;温差越大,毛竹幼苗生物量也越大;根系在T3—T6处理下发育更好。③随着温差减小,毛竹叶片下表皮乳突和表皮毛数量逐渐变多,同一处理下的第1片叶到第5片叶,下表皮的乳突和表皮毛数量也逐渐变多;从T1—T8,毛竹幼苗叶下表皮气孔呈列排布,气孔表观形态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气孔密度最高值主要集中在T5。【结论】26 ℃/18 ℃(T4),25 ℃/19 ℃(T5),24 ℃/20 ℃(T6)变温处理更利于促进毛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综合幼苗的叶下高、叶片面积、发育速率、生物量、根系和气孔密度等各项指标,这3个组合变温处理更适宜幼苗总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盘菜在不同贮藏方式下主要品质的变化,对不同的贮藏方法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表明:PE套袋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但1个月后完好率下降很快;PE套袋+低温可明显延长贮藏,2个月完好率仍达98%,通过气调贮藏抑制呼吸,并消除积水,可能是为常温下贮藏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温度、光照对苦荞麦种子萌发、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苦荞麦'黑丰一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研究不同温度(A1,A2和A3分别为20,25和30℃)和光照强度(B1,B2和B3分别为1,3和5×103lx)对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麦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因素A,B和A*B对幼苗产量、Vc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对幼苗产量影响最好的水平组合是A2B1和A2B2,对幼苗Vc和黄酮含量影响最好的水平组合分别是A3B1和A3B2.在苦荞麦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应进行不同的温光控制,以提高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9.
温汤浸种是一种物理的消毒方法,即借助一定温度在恒温或变温的条件下,杀死潜伏或沾附在种子内外的病菌。通过对不同温度梯度下不同时间处理与三七出苗率关系的研究,明确适当的高温处理对三七的发芽无不良影响。在30~40℃,浸种时间在25 min以内,其出苗率均在91%以上。采取人工接种病原后进行温汤处理表明,除30℃/5~10 min的处理防效较差外,各处理防效均在75%以上。综合出苗率、对种腐控制效果及安全生产等多因素考虑,建议生产上进行温汤浸种时,水温控制在35~40℃,浸种时间15~2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