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及其恢复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原 《河池师专学报》2001,21(2):98-101
疲劳与恢复是运动实践中对立统一的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在恢复中得以体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研究成果,为普及运动训练科学化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及其医务监督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是随着体能的消耗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其内容,发生的情况和感觉的方式等各不相同,为了使运动训练既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身体机能的潜力和提高机能的能力,正确对待运动性疲劳,必须加强医务监督在预防运动性疲劳中广泛运用和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田径运动训练中恢复性训练积极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机体的各种机能在一定运动结束后,将不能保持一定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即产生疲劳.通过采用恢复性训练,采用有效的恢复措施,使运动员机体内能量物质分解后更好地合成,促进运动员机体的迅速得到充分的恢复和提高.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生理、心理、运动技术学习三个方面阐述了恢复性训练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庆功  陈磊坡 《科技信息》2009,(26):277-277,279
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必然产生运动疲劳,甚至导致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成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作一综合,根据运动疲劳的概念及分类和产生机制,总结出恢复疲劳的方法。运动性疲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问题,它不仅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还与运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的竞技水平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进行高强度、大运动负荷训练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必然大大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能量供应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产生运动水平下降、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消极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5.
钙与运动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不仅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组织细胞机能的正常运转,而且影响着机体的运动能力与肌肉疲劳。从线粒体聚钙、肌浆网钙转运,游离钱的改变等方面阐述了钙离子与运动疲劳的关系。提示维持体内钙稳定,对提高运动能力、减缓运动疲劳的出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观察了核黄素合剂对运动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将小鼠(30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运动训练,普通饲料和正常饮水),实验组(给予运动训练,普通饲料,核黄素合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耗竭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血乳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核黄素合剂具有改善训练小鼠整体状况,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运动训练计划的设计理论问题,如运动训练计划的设计概念、层次、主要特征、基本步骤、评价等,旨在提高教练员运动训练计划制订的理论水平和设计能力,以改变其模仿制订训练计划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训练和停训对大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强度训练及停训后大鼠红细胞变形能力RCD(Red Cell Deformabihty)在1.0%NaCl溶液中的动态观察,探讨停训后运动能力与RCD的变化,为科学地安排停训后的训练及其比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RCD对运动训练能产生适应性变化;2.RCD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持久。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训练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蔚  李哥 《科技资讯》2010,(18):219-220
本文作者采取EUREKA技能测试进行前后测、主观评估量表等方法对80名大学生进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团体心理训练研究,发现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效果。通过人际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因子的技巧的训练,帮助他们在特定团体中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训练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采用放松技术的实际情况,充分论述了各阶段的放松技术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较大的相关,同时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中长跑运动在比赛,训练后对放松技术的运用加以充分的论述,进一步说明了在训练,及比赛中合理协调的放松技术对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的合理分配及调节,四肢肌体与内脏器官的协调合作,以及提高机体抗疲劳的能力和产生较好的超量恢复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们创造设计的室内生活环境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室内装饰离不开装饰材料,因此装饰材料的选择对于室内装饰是非常重要的。装饰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如果选材不当会给室内环境造成危害,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综合环境设计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建筑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小建筑设计,是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训练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深入、扩展、强化和综合的训练。本课程教学的创新性研究与实践的核心在于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明确发展思路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首先将教学过程与阶段讲评结合,细化教学阶段目标,切实做到稳步提高。其次将教学内容与科研和工程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这种改革加强了学生设计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培养,强化了工程实践,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课中按运动方式和要求,分别进行不补液、补矿泉水和补运动饮料,血细胞的变化显示,体育课中进行补液,有利于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尤其是补运动饮料。  相似文献   

14.
体育弱势群体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弱势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体质弱、对体育不感兴趣的人,一般不能完成各项技术考核指标和任务。多种多样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因素给体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体育教师应关注这类学生的心理并采取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中小企业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纷繁复杂的内部和外界环境,利用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一数学模型,同时结合企业态势分析法(SWOT)选取各类指标——企业所处状态、策略集,形成一个完善的企业决策模型:该模型能在充分考虑企业现有状况和已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得出决策结果,帮助企业管理者作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室内装饰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室内环境优化要求越来越高,对室内功能的挖掘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建筑设计住宅的基本功能没有变化的情形下,有时需要通过室内设计来改变其使用功能,从而满足客户室内使用的功能变更需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轨道不平顺引起地铁车辆车体壁板振动产生的车内低频结构噪声问题,建立了铝合金地铁车辆车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车内声场边界元模型和车辆轨道耦合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下,车体所受激励载荷并施加于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进行了车体结构谐响应分析,得到车体振动响应.将得到的车体振动响应作为边界条件传递给车内声场边界元模型,在SYSNOISE软件中计算了频率0~200 Hz范围内车内不同位置的低频结构噪声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车内最大声压级超过75 dB;车体结构特点以及激励载荷情况直接影响车内结构噪声特性;减少轮轨激励载荷或优化车体结构,均可降低车内结构噪声.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新生入馆教育后的跟踪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都安排了形式不同的入馆教育,通过入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图书馆在大学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在高校教学与科研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最基本方法。但新生入馆教育只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更重要的还在于随后结合专业学习进程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活动和跟踪辅导。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现代信息环境的变化,同时要重视调查研究,分析学生的信息需求,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用,从而增强培训效果。为达到预期效果,要注意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现代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PGZX—1型炉管特指管径在50 mm—90 mm,管间距在30 mm左右的直管。目前很多化工厂锅炉管道和热电厂加热管均属于PGZX—1型炉管。因长期受热,炉管极易产生严重的渗碳现象,需对管柱渗碳层厚度进行检测,以随时了解炉管内部渗碳情况,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能够攀爬管柱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受攀爬管柱材料和管径限制,在尺寸及重量上实现最小化。对炉管爬行工作时面临的管间距狭小,管径变动及管体变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介绍了新型爬管机器人的原理方案,阐述了新型爬管机器人主要机械结构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教学引发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心理也发生变化。文中对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生心理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网络成为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和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