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清代晚期的《品花宝鉴》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全面形象地反映梨园辛酸的白话小说。鲁迅认为它是狭邪小说的始作俑者,并指出其"自谓伶人有邪正,狎客亦有雅正"这一鲜明的对比。从美丑对比、雅俗对比、善恶对比、真假对比四个方面对这一艺术手法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2.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呈现出优劣.正是有了社会,人性才有善恶之分.人性善恶论是伦理学最基本问题之一,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之一.要正视人性弱点,善待人性,给予人性正常自然的发展空间,使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道德哲学之善恶概念及其人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扭转了关于道德法则和善恶概念之间关系的传统观点,即善恶概念既不是理性之先验的设定,也不是基于经验之上的预想,它乃是寓于道德法则并为道德法则所决定的,所谓的善恶概念决定实践民的传统观点必将流于经验论.  相似文献   

5.
培根是英国16世纪著名法学家,其关于人性论的探讨极为深刻。他的人性善恶二元论和人性可塑论客观全面地回答了人性善恶的理论争议。他对善恶伦理学上严格的概念界定,以及诸多培植善和防范恶的具体举措,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对近代西方法学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白马藏族兄弟型民间故事通过兄弟冲突的描摹和叙写,表现了广大民众歌颂勤劳,鄙视懒惰;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兄友弟恭,家庭和睦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伦理信仰,并在主体情节的推进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善恶力量以及不同结局的对比,藉此表达了对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道德问题贯穿小说《罪与罚》的始终,这也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宗教探索的主要问题。在道德领域没有纯善与纯恶之分,善恶往往是相随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同样,《罪与罚》中的人物大多都是善恶相杂的,分析他们身上的善恶,揭示了作者的善恶观。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课堂尤其是大学英语课堂不应该只是讲授英语知识的场所,教师还可以通过英语课文对学生进行美学渗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伦道德等方面的审美能力,东西方文化对比欣赏能力,善恶分辨能力。笔者将自己在多年教学中的亲身感受加以整理,在文章中阐述了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所讲素材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性有善恶,制度设计的逻辑依据是人性的缺陷。制度通过影响个人心理、规范个人行为,可以形成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判断,并决定人的善恶取向、规制人的行为,从而创造和谐有序的秩序社会。  相似文献   

10.
善与恶的斗争是托尔金《魔戒》系列幻想作品的主题。《魔戒》中体现的善恶观与奥古斯丁关于善恶问题的论述有相似性,具有一元论的特点。《魔戒》中的善恶观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强调善恶的不对等性和自由意志的影响,但也带某些古希腊色彩。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善恶观念不仅有阶级性,而且有历史性。恩格斯曾经说过:“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矛盾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提出,善与恶应该被同时置于道德与历史领域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并着重强调对于善恶的任何一种评价都必须考虑到认识本身所具有的相对性。从这一思想出发来审视当代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对善恶的认识与表现也经历了由迷失到发现、由简单化到复杂化这样一种趋势,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悲剧冲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为伦理性质的善恶冲突和冲突的淡化与模式化,本文将从中西悲剧的比较当中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泽 《科技资讯》2006,(4):251-251
医学伦理学是用伦理学理论和原则,来探讨和解决医疗卫生工作中人类行为的是非善恶问题。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是对道德的哲学研究。道德是关于人类行为是非善恶的信念和价值,体现在关于人类行为的规则或准则中。伦理学是对道德的哲学反思,对人类行为的规则或准则进行分析,提供论证,以解决在新的境遇中不同价值冲突引起的道德难题。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成功与准确划分阶级成分是分不开的。当时的阶级划分不仅政策性强,而且充满着斗争,使广大农民阶级分清了敌我善恶,对提高农民觉悟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欧阳修对孔子春秋书法义例的领悟和实践:一是述文简而有法;二是叙事能别是非,明善恶;三是能申劝戒。  相似文献   

17.
师德作为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应是高校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徐立志 《科技信息》2007,(20):162-163
《了凡四训》是一本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道德伦理书籍,其所体现出的改造命运、修正错误、辨别善恶、戒骄戒躁等思想和方法对今天提高公民个人道德修养仍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雁 《科技信息》2007,(11):10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引导其从点滴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0.
舍勒把康德伦理学当作形式先天的伦理学理论代表,而舍勒建立起来的伦理学理论是质料先天的价值伦理学。两种伦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究竞是把“合法则”和“违法则”的形式当作评判行为善恶的唯一标准,还是把价值及其秩序当作行为善恶的最终根据。实际上,道德法则本身也必须以价值及其秩序作为依据,因此舍勒伦理学是对康德伦理学的深化和补充,而后者之所以没有看到这个更为根本的伦常事实,是错误的人性预设所造成的,并且这个错误的人性预设实际上危害到了人们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