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郑州城区鸦科Corvidae混群鸟冬季集群栖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4年连续6年冬季,在郑州城区进行鸦科Corvidae混群鸟大集群栖宿的调查,共记录该混群鸟5个种群,大集群栖宿数量达10000只以上,显示了郑州城区鸦科Corvidae混群同属鸟类冬季大集群栖宿的季节性和种群数量的多样性与高智力、高密度、大领域、大集群越冬栖宿领域行为及领域回归行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1987-1989年对沈阳市郊越冬乌鸦进行生态观察.发现冬季集群于沈阳市郊的乌鸦主要由小嘴乌鸦(C.corone orientalis)组成,大嘴乌鸦(C.macrorhynchus mandschuricus)趋于在郊外形成独自分散的小群.市郊的乌鸦取食地主要分布于城市东北部、西北部,以及南部40km范围内,为稻田、垃圾场、菜地和铁路沿线等环境.有东北、西北、南部3条飞行路线连结市内夜宿地和郊外取食地.乌鸦入城夜宿的高峰期为最寒冷的2~3月份,估计数量达10000只.增加郊区林地面积,减少对其夜宿林的干扰,可以减少乌鸦入城夜宿的数量.控制禽流感流行和传播,从疾病防疫角度对这一种群的动态进行监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隆冬话寒鸦     
隆冬季节,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太原市南郊区汾河岸边的防洪林带,成了寒鸦的乐园。天空中一群一群地飞翔、地面上一片一片地觅食、树梢上一伙一伙地晒太阳,黑压压一片载歌载舞。寒鸦(Corvus monedula dauuricus)属于雀形目、鸦科、鸦属。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家。在国内见于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和沿海各地。其外形具有醒目的特征:上体羽毛除颈后灰白色外其余黑色,头大颈细、胸腹白、眼珠褐黑、体长约32厘米。寒鸦已被中日两国政府协定为共同保护的候鸟。  相似文献   

4.
鸟类的白色变异虽较常见,但大嘴乌鸦、凤头百灵的白色变异较少.本文对上述鸟类的白色变异进行了报导.1 白化了的大嘴乌鸦1965年冬季,甘肃省天祝县莎玛乡居民发现白色鸟类1只,活捉送我校生物系,经鉴定为1只白化了的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体型和鸣声与一般大嘴乌鸦相  相似文献   

5.
针对异构网格的复杂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平台的新型消息传递接口(MPI)程序设计和运行框架Grid MPI(G-MPI),实现了网格中集群内部节点和集群外部节点的有效通信,从而提供了一个更广意义上的虚拟集群环境.G-MPI作为一个网格中间件,提供给网格平台上有并行任务需求的用户使用.G-MPI提供了C/C 编程接口,使得在集群环境下用这两种语言开发的并行程序,不必经过改动,就可以移植到网格环境下运行.网格环境下并行程序的开发,也变得相对容易.G-MPI加强对并行任务运行状态监控的同时,针对某些特殊的并行任务,给出了新框架下任务异常时的二次调度方案.应用实例验证了新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子常 《科技潮》2011,(6):62-63
今年初春的一天下午,几只乌鸦在房前的杨树上发出一阵阵"哑、哑"的叫声,这叫声听起来有些凄惨,被一些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很可能要有意想不到的厄运降临。事情竟然就这么凑巧,乌鸦叫过两三个小时之后,一位久病的老人离开了人世。老人的死去,好像更证实了"乌鸦就是不祥之鸟"。那些怀有偏见的人说起话来更有了底气,什么"乌鸦叫,愁事到。""乌鸦一叫,不来邪气也来恶风。""你看看,现在不是都灵验了吗!"一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简直把乌鸦说成了妖魔。乌鸦果真是不祥之鸟吗?作为鸟纲雀形目鸦科动物的乌鸦,是鸟类中进  相似文献   

7.
寒鸦(Corvus monedula dauuricus Pollas)在甘肃武山滩歌地区常集聚成上百的大群,栖息于山丹河河漫滩的片状杨树林中,每天清晨5:30左右集群分三路飞往取食地高利瓦山下大片正在收割的麦田中取食。每日取食频率有三个高峯:5:30—9:00,14:00—15:00,17:30—19:00,其中以第一高峯频率最大,延续时同最长。这与其一夜过来的生理消耗有关。傍晚19:00仍沿三路飞回栖息地。寒鸦的活动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阴雨天飞出推后一小时,返回则提前一小时。在麦收季节(七月)该地寒鸦主要以小麦为食,据食性分析结果,小麦占食物含量的90.13%,昆虫占4.22%,其它占5.6%。根据数量统计二公里的范围内有1500只左右,每日每只消耗粮食10.69克,则每天总共吃去麦子12774克,折合24.5厅,这个数字是值得注意的。因此看来寒鸦在该时该地,对农业带来的损失是大的,应予重视与适当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一种从建筑学场地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围合度与场地微气候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建筑外部空间形态是建筑师可以操作的对建成环境的调控手段,场地微气候是环境调控的主要目标和媒介,建筑低碳节能是环境调控要达成的目的.在对上海市内城区典型办公建筑群案例——国歌广场的研究中,采用现场微气候实测的方法,分析外部空间形态与场地微气候的温度场、风场、日照分布的关系.经场地平面、剖面类型分析探讨场地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场地微气候特征的关联性.场地实测的数据表明外部空间几何形态对场地微气候指标如温度、风速、太阳辐射有显著影响.对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场地微气候与场地围合度因素显著相关,包括建筑、地形和绿化的围合,围合度的量化变量指标包括剖面高宽比(H/W)、平面通透率(L/C)、天穹可见度(SVF)、地面升起与下沉的高差(H).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场地中的空气温度(TMP)与天穹可见度(SVF)正相关,夏季三次曲线模型拟合度较好,冬季相关性比夏季弱;场地中的风速(WNS),夏季与平面通透率(L/G)正相关,相关性较弱,冬季与剖面高宽比(H/W)负相关,相关性比夏季显著;场地中的太阳辐射强度(SRD)与天穹可见度(SVF)正相关,夏季为三次曲线模型拟合度较好,夏季相关性比冬季显著.天穹可见度(SVF)与平面通透率(L/C)、剖面高宽比(H/W)可以作为影响太阳辐射和热压通风作用的指标.总结得出了夏季和冬季场地空间形态围合度要素与场地微气候要素关系的拟合模型.对场地热环境的太阳辐射、温度场、风场的分析发现,由半围合、半覆盖的空间形式组合的多样化的空间形态最有利于场地中微气候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野外观察结合无线电遥测研究表明 ,河南董寨鸟类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在非繁殖期倾向于集群活动。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两性混合集群是其常见的 3种集群方式 ,但以单性集群为主 ,并且性别隔离现象明显 .繁殖期观察到亚成体仍集群活动 ,但发现成体也有集群行为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繁殖的需要 .观察期内平均群体大小为 (3 87± 2 2 4 )只 ,而雄群、雌群和混合群平均群体大小依次为 (2 54± 0 31) ,(3 81± 0 4 0 )和 (6 4 2± 1 2 5)只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群体活动对研究区内 7种生境类型的利用有明显选择性 (χ2 =93 545,d =6 ,p =0 ) ,其中混交林、幼林和茶灌是集群活动利用的主要生境 .集群活动对坡位的利用存在时空变化 .冬季和繁殖前期对坡位的利用相似 (z =- 0 36 ,p =0 79) ,而与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存在明显差异 (χ2 =0 0 2 8,d=3,p =0 0 2 8) ,表现在对坡下位的利用方面 .白冠长尾雉集群个体的组成相对稳定 ,群体内个体间关系多样化 .遥测结果表明 ,雄性集群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独立活动、靠近、尾随、一起活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白鹇的行为时间分配、日活动节律、集群模式以及季节变迁对其活动节律的影响.共获得216个有效样本,共观察到白鹇216群次,计271只次.结果表明:白鹇的主要行为类型有警戒、觅食、梳理、育幼和移动.其中警戒和移动是白鹇的主要行为,分别占其总行为的46.18%和40.63%,依次是觅食占10.82%、育幼占1.58%、梳理占0.79%.白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觅食和梳理行为有2个高峰期,育幼只有1个高峰,警戒和移动行为没有显著的时间波动.在不同的季节,白鹇的5种行为中只有警戒行为具有显著的节律性.白鹇的集群大小为1~6只,平均1.37±0.74只,其集群类型包括单雄、单雌、雄-雄、雌-雌、雄-雌和母-子6种类型,以单雄群为主(占52.2%),单雌群次之(占35.2%),然后依次是雄-雌群(占6.0%)、雌-雌群(占3.9%)、母-子群(占2.3%)和雄-雄群(占0.4%).白鹇多以单只型为主.在春季期间开始出现了母-子群,冬季期间单雄集群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1.
谭丽凤 《广西科学》2012,19(2):180-186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和2010年11至2011年1月,对柳州市区内的4个公园(柳侯公园、鱼峰公园、雀山公园、龙潭公园)的鸟类进行调查,记录到鸟类76种,分属于12目35科。雀山公园的鸟类物种数、多样性和优势度都最高,柳侯公园的鸟类密度最大,龙潭公园的鸟类密度最小,鱼峰公园的鸟类均匀度最好。鸟类物种数与公园内的乔木种数、灌木种数和水域面积,鸟类多样性与生境类型种数,鸟类密度与人流量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柳州城市公园应该提高植被和生境多样性,采用接近自然的管理模式营造适合鸟类生存的环境,从而提高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市较有代表性的新郑市降水变化为研究对象,对年内降水分配、降水年代际变化及季节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当中,1-7月份降水呈逐渐增多趋势,7月份增至峰值,12月减至最少.其中,汛期(6-8月)平均降水量占年均降水量的54%;年代间,以20世纪60年代偏多,70年代偏少,80年代正常,90年代最少,进入2001...  相似文献   

13.
赵玲  于莉  刘洋  赵勇  杨耀东 《河南科学》2010,28(12):1609-1612
应用压力(Pressure)一状态(State)一响应(Response)模型,构建郑州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3—2009年郑州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的结果作了状态分析与趋势分析,结论表明:2003,2006年为临界安全,2004,2005,2007,2008,2009年较安全,郑州市生态安全状态正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郑州市城市生态安全状态,将郑州与其他一些城市做了比对,并对郑州城市生态安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揭示了郑州市生态安全状态变化的原因,提出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改善郑州生态安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苔藓植物是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校园微环境苔藓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2010年通过样方布设法对内蒙古大学校园内的苔藓植物进行采集,并通过镜下观察,将2010年所采集的标本与内蒙古大学馆藏1964年同样地的标本进行鉴定与比较.整理出1964年有苔藓植物9科、19属、31种,以耐旱藓类和生态幅度宽的藓类植物为主,2010年有12科、20属、42种,除了适应性强的藓类植物外,还增加了一些喜阴湿环境的苔藓植物,物种组成较早年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均以北温带及世界广布种为主,这是研究地大环境地理气候决定的;两个年代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系数为0.4384,物种相似性较高;1964年校园内生境类型单一,分布物种较少,随着校园的建设,2010年生境类型多样,新增物种及校园内大多数物种主要集中分布于人工林、楼群背阴及开阔地湿润土生生境,另外,校园硬化、裸土面积减少、原水湿环境丧失导致了早年分布的部分物种退出校园环境,突显了生境多样性及环境变化对物种丰富度及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郑州新区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层,其新区经济建设能否与环境协调发展值得关注.参照<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郑州境)环境影响报告书相关内容,阐述了郑州新区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现状,从社会生活活动、开发建设活动、生产活动、交通运输活动以及空间格局改变5个方面分析了郑州新区在建设发...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黄河湿地鹤类的越冬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陕西省黄河湿地越冬的灰鹤和丹顶鹤分布和数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灰鹤从每年的11月迁入本区,翌年3月份离开,活动时间长达3个多月,数量较大,活动稳定.丹顶鹤于1月才在本区出现,为偶见冬候鸟.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鸟类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中心点周边7km范围内的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2种,隶属于15目34科.研究结构表明:该区有繁殖鸟类69种,非繁殖鸟类43种;69种繁殖鸟类中,古北界鸟类有58种,构成了繁殖鸟的主体,东洋界鸟类仅有6种,鸟类组成反映出典型的古北界鸟类区系特征;A区记录到鸟类79种,是鸟击防范的重点区域;鸟类常见的飞行高度为80~100 m,大多数雁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飞行高度为200~300 m,该高度区间在飞机起降和爬升阶段极易发生鸟击事故;湿地、草地和林地记录到的鸟类种类较多,密度较高,是鸟击防范的重点区域.根据调查资料和吸引鸟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的分析,提出了以生态环境治理为主和人为干扰相结合的鸟击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前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开展对其居群遗传学研究有利于两面针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11个广西两面针自然居群共138个样本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结果】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63个DNA片段,都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00%。两面针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27和0.356。两面针11个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90,居群内变异占51%,居群间变异占49%,说明居群间和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基本持平;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2,表明居群间基因流动较贫乏。各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53~0.334之间,居群间的聚类及Mantel检验(r=0.391,p=0.040)均表明广西两面针居群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广西野生两面针种质资源多样性较高,有利于培育高品质的药材品种;就地保护是两面针资源保护的首选,选择个体数量多、居群内变异系数大,自然环境不易受到人为影响的天然居群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大源湖虾类种类组成、时空分布及生物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蹦网”(pop-net)采样,调查了龙感湖一个湖汊—大源湖的虾类种类组成、空间分布,估算优势种类的生物量.在2002年冬季的31个采样点和2003年春季42个采样点中共采集到虾类2707尾,属于甲壳纲,十足目的2科5属.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 Heller)是大源湖虾类的优势种,占采样总数量的84.1%.根据水深分布特征和水生植被的分布格局,划分生境类型,苦草生境是各虾类分布最多的生境,冬季优势种秀丽白虾在苦草生境中的密度是8.14 ind/m2,生物量是1.59 g/m2.春季分别是2.98 ind/m2,1.04 g/m2.春季水深对虾类的分布影响较小,冬季虾类主要分布在深水区.表明水生植被是影响虾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在冬季,水深成为影响虾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