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龚倩 《科技信息》2013,(26):412-413
为了研究大客流的组织对策,本文首先对大客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州地铁3号线的客流特点和车站布局,分析了其大客流时存在的问题,从站台、站厅、行车组织和规划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Y字型线路的运营交路设置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国内第一条Y型线路——广州地铁三号线开通前面临的实际情况。从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综合需求等方面对存在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广州地铁三号线在不同条件下开通运营的优选交路方案。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6号线甘家口商场站为与规划3号线平行换乘车站,由于两条线在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中的构成关系,使换乘客流流向呈现出明显的重心特征,通过调整两线上、下行线路在站台层的位置使之与主要换乘客流方向相互匹配,达到了绝大部分换乘客流实现同站台换乘的目的,换乘十分便捷。同站台换乘形式目前在国内地铁设计中形式新颖,本文针对具体车站同站台换乘形式的确定思路、实现方法及功能评价进行了简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车辆通常车厢底板高度低,车体尺寸小,与传统地铁车辆相比,具有车辆限界小的特点.目前地铁车站站台边缘与车体间空隙过大,导致乘客上下车时经常发生踏空受伤事件.本文针对广州地铁4号线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采用车线动力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直线电机轮轨车辆侧向动态偏移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线路状态、不同运行速度等条件下车辆各方向运动情况,计算了站台面高度处车体的横向最大侧移,并以该值作为车辆限界确定站台与车辆间空隙.研究表明:广州地铁4号线站台与车辆间隙还可以缩小20 mm.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21,30(7)
正0引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站台门已广泛应用于地铁、城际列车等轨道交通项目。由于地铁线路或周边环境的限制,部分车站站台建设成曲线,列车在曲线站台车站停靠后,司机视线只能看到站台部分位置,对站台环境的人工检测效率较低,原有的司机目视瞭望灯带方法难以满足探测需求,容易造成夹人、夹物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
马艳丽 《科技资讯》2012,(25):227-227
本文通过分析司机配置数量的各种影响因素,探索性地提出通过电客车作业总工时需求与个体有效工时供给进行分析而测算电客车司机数量的配置模式,并以西安地铁2号线司机实际配置进行验证,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州地铁三号线行车间隔逐步压缩,使用等间隔运行功能可以有效提高行车调整效率,减少人为判断的误差。本文阐述了等间隔运行的基本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和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常规公交站台容纳线路能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交站台停靠线路数和线路特征入手,运用排队理论建立公交站台容纳线路能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充分反映了公交车到达特性对公交站台通行效率的影响,从理论上计算公交站台车位数与站台容纳线路及线路特征的定量关系,为公交站台的车位数以及线路数的设计提供理论设计依据.运用该模型对南京市某公交站台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公交站台的线路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从实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公交站台的实际流量小于其通行能力,但仍常出现公交车排长队现象,导致站台内拥堵,其原因主要是公交车到达的不均匀性.合理设置站台的线路数和线路发车频率可以有效地控制站台内公交车的排队长度,减少公交车在站的运行延误.  相似文献   

9.
噪声污染作为世界四大污染之一,是影响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主要因素.沈阳地铁一号线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沈阳地铁二号线是在沈阳地铁一号线之后中国东北地区开通运营的第二条地铁线路.对沈阳1号线,2号线地铁内各站站台,车厢内噪声做了检测,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高速运行是地铁站噪声的主要来源,地铁站环境噪声还与车站的广播次数和广播音量,客流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经常会出现在公交站台处有多条公交线路在此停靠,导致站台容纳能力不足,降低了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以及公交运营效率.因此,当站台线路数大于站台线路容纳能力时,对多线路公交站台线路容纳能力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本研究以公交站台通行能力为基础,引入公交平均到达率和站台平均服务率,建立排队论系统模型,对长沙市韶山南路上多线路公交站台进行现状公交站台线路容纳能力计算.当线路容纳能力不足时,以提高站台线路容量为目的,通过改变站台类型、增加站台的泊位数等方式对多线路公交站台线路容纳能力进行系统的优化研究,并找出了合理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时速120km/h地铁线路平面主要技术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信伟 《甘肃科技》2011,27(13):49-50
120km/h轨道交通系统超出了《地铁设计规范》的速度适用范围,以广州地铁3号线为例,结合线路、轨道两个专业,对线路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重要平面技术标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运维作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维作业中存在的线路护线人员单薄、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比较了采用传统运维方式和重点区域划分法运维方式对输电线路运维的优越性,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运维方式,即采用重点区域划分结合1+1运维模式,组织群众护线的运维优化方法,达到减少运维作业时间,提高运维作业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并以某输电公司的线路实际运维模式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有效性,并指出该方法对提高输电线路运维效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面电机车司机视野受限,行车安全无保障;调度人员无法实时监控现场,机车运行效率低等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创建了以工业以太网为平台的视频采集、有线+无线传输、终端固定+移动视频显示监控系统,无线系统速率达1Gbps,实现了司机、调度员对全线路有效的实时监控,有效的杜绝了事故发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线路最小平曲线半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曲线通过能力是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本文首先对影响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该系统技术特点确定了其合适的指标值.然后,应用行驶动力学理论,对曲线半径、速度与超高等曲线要素进行初步匹配.再利用所建的直线电机轮轨交通车辆/线路动力学模型分析相关线路参数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广州地铁4号线系统技术规格,提出了该系统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地铁环境空气的污染和热舒适状况及乘客对热环境的感知,选取了6条人员相对密集的北京地铁线路,并对其污染状况和热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测量了地铁高峰时段列车车厢和站台空气中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PM1.0,PM2.5及PM10)和CO2质量分数以及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运用单因子分析法和预测平均投票指数-不满意率(predicted mean vote-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PMV-PPD)热舒适评价法对客观和主观结果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车厢内PM2.5在PM10中占比范围为63% ~83%,相比于燃烧源场所和住宅环境占比较小,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在地铁高峰时段,地铁1号线、5号线车厢内PM2.5平均质量浓度超标,地铁10号线车厢内PM10平均质量浓度超标;②高峰时段各地铁线路车厢和站台的CO2质量分数高于低峰时段;高峰期4号线、5号线、6号线CO2质量分数平均值超出标准值(0.15%),影响因素主要为人员密集度;③车厢内空气平均温度范围为25.7~28.52℃,平均湿度范围为相对湿度41.32% ~58.13%,车厢热环境PMV在-0.71~0.53,PPD在5% ~16%,说明热感觉和不满意率较小程度偏离热舒适范围-0.5≤PMV≤0.5及PPD<10%,其中高峰时段4号线和6号线不满足热舒适要求,低峰时段1、2和10号线不满足热舒适要求,影响因素主要为人员密集度和空调调节温度;④主观问卷得到的热感觉投票占比与客观分析结果一致,主客观相关联,PMV-PPD指标适用于对地铁空调列车热舒适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地铁环境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我单位从2012年12月进入广州地铁线路委外维修以后,发现广州地铁二、八号线道岔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广州地铁二、八号线采用整体道床9号单开道岔,经过运营多年后,陆续出现了轨枕螺栓失效、滑床板伤损等各种病害情况,必须对其进行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已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贾晓鲁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5):70-71,82
嘉南线及梅坎线大部分为山区线路,其中嘉南线为最高设计行车速度仅100km/h的单线货运铁路;梅坎线为200km/h客货共线铁路。从嘉南线及梅坎线部分车站的设计入手,分别就站位选择、站场图型、站内桥隧、客货运作业及场坪等方面分析总结山区铁路车站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地铁司机属于行车安全重点岗位,为了进一步加强西安地铁司机安全管理,首先阐述了司机岗位工作特点,其次从持续规范员工作业标准、持续提升员工技能素质、持续关注员工思想动态3个方面系统展开阐述加强司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初步构建了各模块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影响地铁站台屏蔽门渗漏风量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以广州地铁某岛式站台车站为例,使用通风网络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模拟计算求得屏蔽门漏风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列车司机驾驶行为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列车行车安全与状态,但当前对列车司机手比行为的检测仍存在不足。为了对列车司机手比行为进行有效检测,本文利用动车组模拟驾驶系统所采集的司机乘务作业影像,结合采用融合注意力机制的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7 (YOLOV7)神经网络模型与Strong 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 (StrongSORT)算法,对动车组司机驾驶过程中的5种手比行为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提升对列车司机乘务作业时不同类型手比行为的检测效果,其中检测精确率平均提升1.2%,检测召回率平均提升1.9%。本文提出的算法将有助于改进铁路院校、机务部门对列车司机日常训练、工作考评的效果,提高列车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