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明刚 《科技信息》2010,(33):I0046-I0048
埕岛油田注水开发采用海水注水,海水中氧成分的存在可能导致注水管道和设备的腐蚀加剧,嗜氧细菌的滋生。造成水中生成Fe(OH)3等沉淀,附着在管线上,造成水质恶化和管线堵塞,同时杂质的增多会导致油层的堵塞.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影响注水开发的效果。本文针对海上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埕岛油田海水脱氧方式进行了分析,根据水域特点,对海水基脱氧剂的应用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研制出HC-3型高效海水基脱氧刺,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典型的深海浊积砂岩油田AKPO为研究目标,剖析了浊积水道和朵叶的储层特征,以注采井组间砂体连通方式为基础,结合生产动态特征评价了注采井组间的连通性,确定油田在无水采油期的注水策略。基于时移地震揭示了不同储层类型的水驱波及特征,形成了油田注水突破后的注水以及控堵水策略,建立了适宜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高效注水策略。在无水采油期阶段,基于注采井组间砂体的连通方式应用以“控制压力”为重点的注水强度优化策略,实现不同井组的分级配产配注;在中低含水阶段,基于储层沉积类型应用以“提高波及”为重点的注水强度优化方法,即依靠水动力学方法来改善水驱波及系数,水道储层注采井组采用周期注水提高“纵向”波及系数;朵叶储层注采井组采用改变液流方向提高“平面”波及系数;在高含水阶段,应用适宜深海油田的“低成本”分段控堵水方法,实现深海油田经济有效的控堵水。上述深海浊积砂岩油田高效注水策略经AKPO油田实践,实现AKPO油田高峰采油速度达到5.5%,连续7 a实现稳产,预测油田采收率达到53%。系统形成深海浊积砂岩油田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高效注水策略,该策略简单易行、经济有效,可以指导同类深海油田的注水优化。  相似文献   

3.
玻璃钢管道以其耐腐蚀、材质轻等优点广泛运用于石油行业。随着玻璃钢注水管的大范围使用,其连接问题也凸显出来,阻碍了其在油田的推广和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玻璃钢注水管的使用情况,分析玻璃钢注水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玻璃钢管在石油注水中的应用决策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油田在单井注水自动控制系统中采用PLC控制、GPRS无线网络通讯传输、远程计算机集中控制,达到油田单井注水无人值守控制系统。由于单井注水站分布点多、距离远,偏僻且分散,注水设备的操作及管理都需要人工完成。不能保证注水工艺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同时也不利于油田数字化进程发展。设计集信号采集、处理、传输、管理为一体的自动化单井注水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海上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需要持续向地层注水保持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地层能量,其效果决定了海上油田开发生产的好坏。海上油田通过注水泵增压以达到设计注水压力要求实施注水,随着油田开采年限的增加,信息层含水量和注水量也逐年增加,因而,需要对注水系统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确保设备在最佳工况区运行,以此实现对海上油田设计注水压力的要求。通过中控系统组态对海上油田注水井远程控制优化,实现异常工况下注水井的远程控制,从而避免了海上油田因注水流程而导致的流程关断,提升了海上油田生产效率,保证了海上生产平台的平稳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祖琳 《科技咨询导报》2013,(17):109-109
该文通过对某A块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出发,对区块开发调整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注水开发过程中在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摸索出了一条低渗透裂缝性油田由开发初期同步注水、温和注水转成分层注水、线性注水的调整技术手段,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缓解开发过程中的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取得了较好的区块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污水处理回收”在张天渠油田油井注水中的应用,阐述了其流程方案、流程特点和效果以及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特低渗的鄯善油田和丘陵油田为例,对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见效见水受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见效见水的控制因素有砂体的连续性、储层的物性非均质程度、射开层数、注采比及地层压力情况;②地饱压差低的特低渗油田,注采比及地层压力情况是注水见效见水的首要控制因素,这类油田应尽早注水保持地层压力;②在某一物性范围内,物性非均质程度比物性好坏对特低渗油田注水见效见水的控制作用更为突出i这一研究结果对同类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所谓油田的注水开发,就是油藏的二次采油,是在利用天然能量第一次采油后运用最多的一项提高油田采收效率的方法。研究注水油田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动态分析技术及注水效果评价技术来分析提高注水油田开采效率的措施,并对油田注水设备技术和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于采油废水用于低渗透油田的注水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当前先进的用于采油污水注水处理的技术设备,以及结合宝浪油田对于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废水处理中的实际技术应用情况,证明了采油废水处理工艺用于油田注水开发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盛梁  尹斌 《科技信息》2011,(18):I0375-I0376
本文对胜利油田注水管道的腐蚀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注水pH值、溶解氧、溶解盐、H2S、CO2、SRB、TGB及压力和温度变化对腐蚀率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了目前国内注水管道腐蚀防护的主要类型,针对胜利油田各类防腐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出改善回注污水水质,是解决注水管道腐蚀的根本措施;而将阴极保护与涂层防腐结合使用是目前可采用的经济合理的防腐蚀方法,特别指出钛纳米涂料防腐蚀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低、耗电多、注水单耗高。有效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和降低注水单耗是油田节能增效的重要课题。针对注水工艺以及注水系统各个环节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系统的能流模型和各注水单元的计算数学模型;结合中原油田卫城注水区块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各注水单元效率的判断标准;编制了注水系统效率分析计算软件,通过分析该软件在卫城注水区块的实际应用结果,提出了如何提高我国油田主水效率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油田注水系统地面管网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水系统的注入水质将造成地面管网腐蚀,降低注水管道的承压能力、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可靠性.对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注水系统地面管网腐蚀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现场和室内实验及测试分析,确定了介质腐蚀速度的影响因素.随溶解氧含量、氯离子浓度和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增加,介质腐蚀速度增强;主要以氧腐蚀为主,微生物腐蚀为辅,并发生了以氢去极化为主的二氧化碳腐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低渗透油田的渗流特性、低渗透油田的超前注水机理以及低渗透油田的超前注水技术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分析了我国低渗透油藏中超前注水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工业产业的迅速发展,石油能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随着油田的大量开发,石油能源的消耗,为了提高石油的产量,所以本文针对长庆油田的特点以及注水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的探讨了长庆油田注水管线防腐原因和一系列措施,使得石油能源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影响注水系统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注水系统的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分析了我国油田开发中提高注水系统效率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阚宝春 《科技资讯》2006,(7):234-234
本文从我厂注水系统实际出发,在对我厂注水系统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厂注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注水系统能耗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节能技术,降低注水系统能耗。对油田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集油田周期注水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周期注水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小集油田实际地质特征,确定了该油田采取周期注水的注水量变化幅度以及注水周期,并且在前期周期注水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一轮的周期注水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玉平 《科技信息》2010,(7):109-109
油田注水是补充地层能量.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田开采速度和采收率,保持油田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为了达到注好水,注有效水,科学开发油田的目的,就必须取全取准各项注水资料(如注水压力、注水量等)。因此,对于取准注水量来说,如何保证油田注水流量计(即水表)的准确度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水表在选型、生产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保养五个环节上。工作做的好坏与否,对保证水表的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常规的注水压力设计仅考虑裂缝开裂的压力,不能预测长期注水过程地层岩石物理参数及地应力的变化。从疏松砂岩注水过程近井筒周边受力分析入手,分析地层周边地应力及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得到疏松砂岩在注水过程中拉伸及剪切破坏机理;并根据有效应力概念预测出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通过分析长期注水过程油藏及上覆盖层岩石物理性质及地应力的变化,建立以盖层的剪切破坏、拉伸破坏和断层的重新开启为依据的注水完整性分析模型。以乌干达Buffalo油田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地层参数及应力变化及不同注水压力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该油田的安全注水压力,通过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注水能力,在保证注水安全的情况下,为油田的增产增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