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1996~2012年天津市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进行分析,发现减少天津市CO2排放对其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天津市CO2排放量,运用LMDI法分解影响CO2排放的因素,探索了天津市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消费量保持上升形势,且终端消费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耗量的增多必然会导致天津市CO2排放的迅速增多,其中,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耗产生的CO2中贡献最大,决定了全市CO2排放增长的形势.人均GDP和能源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量相对较大,而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累计贡献量相对较小,且拉动和减缓作用交替出现.优化天津市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交通运输业碳减排是中国碳减排中的核心重点之一。选取交通运输业消耗的12类能源,采用相应排放系数,测算1996~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CO2排放,交通运输业CO2排放由1996年的195.41×106 t增加到2010年的505.73×106 t,基本与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量同步。采用情景预测分析法,设计基准情景、节能情景、低碳情景等3个情景,分别预测未来中国的碳排放量。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0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将呈快速上升趋势,而2025年左右将放缓。利用LYQ弹性脱钩分析进行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脱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减排在碳减排中的贡献度最大,而进入2006年之后,产业发展决定了交通运输业碳排放,2008年以后,产业节能的贡献程度最大,在抵消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使产业碳排放与GDP(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仍表现为弱脱钩,表明产业节能在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减排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从产业投资结构角度出发,探讨其与能源消耗及利用效率、碳排放的关系,有利于正确把握产业投资结构对能源消耗及利用效率、碳排放不同的影响方向与程度.以中国2003-2010年全国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碳排放总量、单位GDP消耗的碳、单位GDP消耗的能源做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不论是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投资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相关性最大,而在碳排放利用率的相关分析中发现,第二产业投资与单位GDP消耗的碳,单位GDP消耗的能源相关系数最低,第三产业投资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是优势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和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策略,以期能够合理引导中国产业投资结构,降低能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经济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大户,贯彻实施"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的15%"和"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奋斗目标,首先要抓影响最大、效益最大的节能减排措施。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中,人们通常优先关注的是各种各样的节能技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准方法,对1997—200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产业的CO2排放分布、CO2排放强度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各产业部门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主体,在CO2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第一、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CO2排放所占比重都有所减小;1997—2007年福建省CO2排放强度和人均CO2排放量都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CO2排放量是衡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CO2排放量多少与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有紧密关系。对济南市2005~2009年CO2排放结构进行了分析,其能源结构的高碳化特征比较明显,传统能源对CO2排放量的贡献较大;从经济结构来讲,CO2排放量保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格局,生活消费CO2排放城乡差异明显;从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分析,CO2排放量和CO2排放强度的行业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力  李润  陈子教 《广东科技》2009,(19):75-77
该研究从未来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综合考虑降低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能源技术相关性紧密)、优化能源结构等主要能源多样化因素,预测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除经济增长以外,主要包括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化石能源,主要是煤炭)的比重,用Kara公式可表示为:排放量=国民生产总值能源强度能源结构。根据近年来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未来GDP保持9%的年增长率,对能源需求总量逐年增加,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污染物有逐步增长的趋势,广东省同时采取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技术、降低能源强度等能源多样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出了单位GDP能源强度“十一五”期末下降15%的硬指标,一次能源中煤炭的消耗比重逐年下降,以1万吨标煤排放180吨二氧化硫、2.25万吨二氧化碳估算,预测2010~2020年间主要污染物SO^2、CO^2的产生量,定量分析能源多样化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碳排放的历史特征及未来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CO2信息分析中心的数据,分析了中国60年的经济、能源、CO2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Kaya恒等式构建了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变量的长期协整关系,并结合各类政策报告设定了低排放情景、基准情景和高排放情景,预估了3种情景下中国未来C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的快速升高,1980年之前各变量波动剧烈,之后GDP、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等经济社会变量变动规律明显;3种情景下2013—2020年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2.94%~3.91%、2021—203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3%~2.60%;3种情景下2030年CO2排放量将分别达到142.68、155.41、170.09亿t.研究表明,在低碳情景下,中国最有可能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达峰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18,(10):4-9
以两个时段上中部老工业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估计方法,对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产生的环境和能源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环境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污染排放强度。(2)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而对老工业城市工业烟(粉)尘的排放缺乏显著影响。(3)中部老工业城市"倒U型"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在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两个层面上存在。(4)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缺乏显著影响。(5)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均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简要解释了研究的相关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以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准方法,对1997-2012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产业的CO2排放分布、CO2排放强度等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12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2)在各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的CO2排放量显著增加,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北京市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主体.(3)1997-2012年北京市CO2排放强度明显降低;人均CO2排放量虽在2007年后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地区CO2排放量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广西统计年鉴>(1991~2010)中的社会经济指标和能源消费统计数据,采用能源消费耗总量及化石燃料系数估算法估算广西地区1991~2009年CO2排放量,归纳出CO2排放量变化趋势,并将因素分析法应用于Kaya恒等式定量分析广西的经济产出规模、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及能源结构等驱动因素对CO2排放的影响.1991~...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住宅建筑碳排放的特点,通过完善和扩展Kaya公式,引入对数平均分解指数法,提出住宅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因素分解的实证模型.根据1995—2008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分析居民消费水平、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强度、户均建筑面积、人口密度等因素对住宅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变化的影响,提出住宅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的正向驱动和负向驱动因素及其规律,为控制建筑节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1999-2008年生态足迹动态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子  苏欣欣  李红伟 《河南科学》2011,29(5):623-625
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模型,对湖北省1999-2008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计算结果表明:在这10年里,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GDP持有量一直在增加,但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趋势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则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说,湖北省1999-20...  相似文献   

14.
李慧 《河南科学》2014,(10):2184-2189
研究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河南省1978—2010年统计数据,对河南省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强度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交互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国际贸易分工;对人均碳排放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交互作用、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分工.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河南省碳排放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及贡献率最大的均为经济增长,而能源强度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交互作用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测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PSR模型对1999-2008年长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情况和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长春市人均碳排放量由平稳转向快速上升,2003和2007年,最高值分别达0.708 t/人和1.307 t/人;而碳排放足迹从1999年的0.076 hm2/人上升到2008年的0.202 hm2/人,两者密...  相似文献   

16.
碳税与碳排放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二氧化碳 (CO2 )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税常常被认为是成本有效的碳减排政策工具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国家征收碳税或能源税。作者应用建立的一个中国 MARKAL -MACRO模型 ,研究了征收碳税对中国碳排放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 :1)征收碳税将会导致较大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损失 ;2 )存在减排效果最佳的税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以及设计的SO2排放弹性系数,考察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成本与环境代价;利用统计数据考察了我国部分重化工业行业的总产出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得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的基础上,特别是一些重化工行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单位产出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尤其严重的结论;由此引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对发展重化工业的驱动力提出疑问,希望从一个侧面探讨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模式对全国性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加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石化产业提出了解耦状态模型,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方法构建了石化产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索石化产业能源强度、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对石化产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石化产业经历了4个阶段:强烈的消极解耦阶段(1999-2002年)、扩张负解耦阶段(2003-2007年)、弱解耦阶段(2008-2009年)和强解耦阶段(2010年),已呈现出"强解耦"的低碳经济特征.能源强度是影响石化产业解耦效果实现的关键性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解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1960~200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Toda-Yamamoto检验程序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都是CO2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即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增加会导致CO2排放的增加,反之则不成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相应的CO2排放在今后几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内还将持续增长,因此中国应该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来降低CO2排放.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效果和效益,在碳中和视角下对广东省121个主体功能区县进行碳平衡测算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主体功能区提出空间低碳优化策略。碳平衡测算结果表明:自2012年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各类主体功能区的碳中和工作成效总体初步显现,但仍有一部分主体功能区县的实际发展与规划定位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2017年,有14个优化开发区县的净碳排放量呈增加趋势;重点开发区中除了赤坎区、霞山区和城区等8个县(市、区)的发展方式相对较好外,其他31个县(市、区)在加快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对突出;有12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和6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净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有13个农产品主产区县的耕地碳吸收量呈现减少趋势;121个主体功能区县中,仅连平县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