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东省部分高校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研,考察了山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和自我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的;(3)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是直接的,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既有直接作用效果,又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度量表对贵阳市不同阶层的 12 0位老人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 1)生活满意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 2 )贵阳市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大多处于中等程度 ;( 3 )男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普遍低于女性老年人 ;( 4)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感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与负性情感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谦虚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为主观幸福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方法:运用大学生谦虚心理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中对南昌市4所高校的4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谦虚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542。谦虚倾向、谦虚效应、谦虚防御、谦虚真诚及谦虚规范五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和正性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49-0.437),与负性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谦虚心理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解释力。结论:谦虚心理能有效地预测主观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了解军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603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在校本科生进行测试。军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军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情感指数在大学生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情感指数在专业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其正向情感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负向情感略低于中等水平;生活满意度评价为"既满意又不满意"。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除正向情绪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外,其它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幸福感高于女性;中学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高于小学体育教师,但在负向情绪维度上,前者得分低于后者;教龄只在负向情感维度上显示出了差异性;收入变量在情感维度上不存在差异,但在生活满意度和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主观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源,但是人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研究还没有取得显著性的进展。文章指出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人格因素,介绍了有关人格与SWB研究的发现及其理论模式,指出人格在预测SWB时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郝建英 《科技咨询导报》2009,(20):220-220,222
主观幸福感(简称SWB)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整体生活质量作出的判断,它既包括情感反应,也包括认知评价。本文旨在介绍SWB的概念,结构,重点探索属于主观范畴的人格因素(外向性(E)、神经质(N).开放性(O).有爱心(A).认真(c))。及属于客观范畸的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经济收入、健康状况)对SWB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在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对广州市2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1)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个体的社会关系会影响主观幸福感;(3)个体的价值取向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4)性别、个体的家庭经济收入以及个体过去的生活事件等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听力障碍等残障大学生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其自身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听障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女生的积极情绪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一大二听障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城市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0.
陈桂兰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5):78-79,82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大学生提升主观幸福感水平就必须掌握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心理策略,这样才能在确定的环境中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对62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城乡、年级上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存在显著差异;城乡、留守和非留守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2)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且同学朋友压力因子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广西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在城乡和年级上主效应均显著,主观幸福感在民族上主效应显著。为民族地区初中生幸福教育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作为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参数逐渐受到关注。Diener(1984)认为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它由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量表、歧视知觉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对533名5~8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以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地预测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和主观幸福感3者之间相关显著(r在0.12~0.38之间,P<0.01);歧视知觉在家庭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消极情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感恩、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大学本科生208名。采用GRAT、GQ-6感恩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感恩水平,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测查主观幸福感。结果:1、感恩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的感恩要高于男生,但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感恩与总体幸福感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及松弛和紧张5个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3、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两个幸福感因子是影响感恩水平的主要因素。主观幸福感对感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感恩是增强个人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指标的相关。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综合幸福感问卷》(MHQ)测量了107名大学生。结果:(1)幸福指数及各维度与SCL-90总均分及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2)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恐怖和强迫可解释幸福指数的20%变异,强迫因子解释生活满意的22%变异,抑郁分别解释正性情感12%变异,负性情感11%变异。结论:心理健康指标评估应包括正负两个指标系统,抑郁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6.
私立中学男生的负向情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私立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一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最高,初三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最低;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私立学校非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7.
对淮安钵池山公园不同体育锻炼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小、中、大锻炼量三组老年人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程度、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值间差异均不具显著性,但随体育锻炼量的增加,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值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五台山景区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从社会认同的视角研究非正规就业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价值维度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价值维度能正向预测自尊;自尊在社会认同及其价值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董刚 《科技信息》2010,(34):I0267-I0267
有关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情感维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雅克布逊(Jacobson)以渐进放松的运动锻炼方式来干预焦虑的研究[1]。之后西方心理学界出现了大量的有关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情感维度的研究,但大多数都是针对消极情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广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文章提出从培养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寻求社会支持等方面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