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粒在维持基因组稳定、癌症和衰老相关的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鸟嘌呤通过形成G-四分体平面堆积成G-四链体结构,DNA二级结构参与一些重要的生物调控过程。人们已经在生物体内发现G-四分体结构的存在,它们大量存在于基因的启动区域表明G-四链体可能参与调节基因表达。以G-四链体为新靶标设计能与G-四链体DNA相互作用的小分子,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最近的许多研究证明金属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具有有效的相互作用,有望开发成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2.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药物分子与DNA的结合能够阻碍DNA的复制,使癌细胞的生长得到有效抑制.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某些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对设计临床上更为有效、毒副作用更低的新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相似文献   

3.
金属配合物的药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属配合物药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具有广谱活性的抗癌药物顺铂是治疗生殖──尿系统肿瘤的首选药物.本文系统概述了具有抗肿瘤、抗炎症和抗病毒活性的金属配合物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应用裸鼠移植瘤模型作实验性抗鼻咽癌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9年Ryard首次将人结肠癌在裸鼠体内移植成功至今,该技术及其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与传统的小鼠肿瘤相比,运用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进行抗肿瘤药物药效学评价有以下优点:(1)强调药物对实体肿瘤的作用:(2)具有更多证实对某一特定人类肿瘤有较强作用的新化合物的机会:(3)实验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较吻合。目前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已成为抗癌药物评价和实验性肿瘤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4种核糖核苷酸还原、生成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酶。该酶是DNA合成和修复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调控作用。不同生物中的RR根据其结合的金属辅助因子不同而分类。虽然不同类型RR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低,但它们有十分相似的三级结构的活性中心和相同的催化功能。RR分子中包含2个变构位点,即酶活性中心和底物特异结合位点。活性中心通过生物有机自由基的作用催化核糖核苷酸还原;底物特异结合位点通过变构作用调控4种dNTPs在细胞内的平衡。因此,该酶不仅是研究DNA合成与修复、细胞增殖与分化及癌症的治疗与抗癌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同时也是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的催化机理等的重要工具。本文总结了该酶的种类与分布、结构特征、催化机理及作为抗癌药物开发靶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抗癌药物与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对阐明药物抗癌活性的机制以及以DNA为靶分子的药物筛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2].  相似文献   

7.
用电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分别对[Cu(phen)(gly)(H2O)]Cl·2.5H2O(a)、[Cu(phen)(L-ala)(H2O)]Cl·4H2O(b)(phen=1,10-邻菲哕啉、gly=甘氨酸、L—ala=L-丙氨酸)与鲱鱼精DNA的作用进行研究.电子吸收光谱研究发现,加入DNA使两配合物吸收峰产生明显减色效应,表明配合物能与DNA发生部分插入作用;但通过计算得出a、b配合物与DNA结合常数分别为4.61×10^2、1.75×10^3L/mol,表明两配合物与DNA结合力较弱;电化学研究表明,两配合物离子在电极上的反应过程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加入DNA使其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表明发生了插入作用,与紫外实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显示a、b两配合物对DNA作用相似,说明配体氨基酸结构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无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因芯片技术和抗癌药物的筛选是现代生命科学诸多发展方向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抗癌药 物的研究中,由于合成药物在治疗中伴随明显的副作用,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在中药中筛选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近年来中草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结合基 因芯片筛选抗癌药物,在国内已成为筛选抗癌中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体肿瘤的异种移植与抗癌药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缺陷动物的肿瘤异种移植为研究抗癌药物提供了各种人体癌瘤的实验模型。研究证明,药物对异种移植的人体肿瘤的作用与药物的临床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人体肿瘤异种移植在药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针对某些类型癌瘤的新药筛选中,在评价药物对人体癌瘤的实验疗效以及在肿瘤的导向治疗研究中,此实验模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性地研究席夫碱类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按文献方法,合成了2种Salen-Mn(Ⅲ)配合物和2种Salen-Co(Ⅲ)配合物,用紫外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这4种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结合模式,在DNA存在下,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粘度测试表明,DNA溶液的粘度随着配合物的加入而增加.结果说明,这4种配合物都是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其中平面性好的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较强;Co的配合物与DNA作用强于相应Mn的配合物与D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Ga3+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且毒副作用小,66/67/68 Ga放射活性适中,Schiff碱配体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癌活性,因此Schiff碱镓配合物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N4O2、N3O3、N2S2、N4S2型Schiff碱是镓配合物的研究重点.综述了Schiff碱镓配合物生物活性(抗癌活性、抗菌活性、显像活性)的研究进展,为镓抗癌药物、抗菌药物、放射性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合成染料木素钐(Ⅲ)配合物的基础上,以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染料木素及其钐(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发现,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加入DNA后增大,而染料木素则降低;配合物使DNA-EB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要明显强于染料木素;配合物相较于配体与DNA相互作用之后,其紫外光谱的减色效应以及红移现象均强于配体;配合物使DNA粘度的增加的程度也大于配体.结果显示,染料木素及其钐(Ⅲ)配合物都能与DNA发生插入结合作用,但配合物与DNA结合得更加紧密.抗肿瘤活性体外测试的结果表明,无论染料木素还是配合物对于筛选的瘤株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配合物对瘤株的抑制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荧光光谱、电子吸收光谱、粘度测定及琼脂凝胶电泳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邻菲咯啉-铜-甘氨酸、邻菲咯啉-铜-异亮氨酸和邻菲咯啉-铜-蛋氨酸三种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荧光、电子吸收及粘度实验均表明,三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都为部分插入;琼脂凝胶电泳显示,三种配合物对pBR322DNA有较明显的切割作用.此外,辅助配体氨基酸空间位阻过大会阻碍配合物与DNA的插入作用,过小也不利于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近年来抗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目前抗癌药物研究领域较活跃的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金属抗癌药物,以天然产物为原料的抗癌药物,抗癌药物靶向制剂,基因工程药物,纳米材料抗癌药物与癌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Zn2+对硫酸长春碱抗癌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了Zn2+对硫酸长春碱与DNA的结合模式、结合常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无Zn2+存在的情况下,硫酸长春碱与DNA均以氢键和范德华作用力结合,Zn2+的加入使硫酸长春碱与DNA的作用模式由沟槽结合转为嵌入式结合,同时反应的结合常数随Zn2+浓度增大而增大,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变小,说明Zn2+对硫酸长春碱与DNA的结合起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Zn2+和硫酸长春碱形成络合物,又通过水合分子以氢键与DNA上的碱基对结合,加快了硫酸长春碱-DNA体系间的电子传递.由于部分抗癌药物的抗癌机理主要是药物与癌细胞DNA相互作用,抑制癌细胞的繁殖,可以判断出Zn2+的参与可能增强了硫酸长春碱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魏春英 《太原科技》2007,162(7):20-21,23
端粒末端G-四股螺旋DNAs可以抑制端粒酶的键合,进一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因此,端粒DNAs已成为具有抗癌药物作用的靶分子,能键合并稳定G-四股螺旋DNAs的小分子化合物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和合成能特异性靶向G-四股螺旋DNAs并显著抑制端粒酶活性的配体成为当今抗癌药物研究的又一大热点。叙述了近年来以端粒G-四股螺旋DNAs为靶分子的抗癌药物设计、合成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谱法、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及粘度法研究了大黄酸及大黄酸铜配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DNA对大黄酸及大黄酸铜配合物的紫外光谱有减色作用,大黄酸及大黄酸铜配合物的加入对DNA-溴化乙啶体系的荧光有强的猝灭作用,且随DNA加入,大黄酸及大黄酸铜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均有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大黄酸及大黄酸铜配合物与DNA发生嵌插作用,形成了复合物,且大黄酸铜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大于大黄酸。  相似文献   

18.
参照文献以2-羟基-1-萘甲醛为基础合成了含萘环结构的4种Salen-稀土配合物,研究了这4种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是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与DNA的作用强度呈一定规律变化,原子序数越大,与DNA结合常数Kb越小.同时发现,与Salen–过渡金属配合物不同,Salen-稀土配合物在固体及非水溶剂中具有荧光,在水溶液中荧光强度减弱,但随着DNA浓度的增加,配合物荧光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肿瘤研究新视点——MGM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GMT作为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对于保护细胞免受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和(或)化疗物引起的基因毒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细胞对环境致癌物的易感性与肿瘤对化学药物的耐药性等研究领域,MGMT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化疗药物作用的有限性一直是困扰肿瘤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肿瘤的早期发现与预防上,MGMT作为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起着保护细胞免受基因毒的重要作用,利用这一性质,通过检测组织中MGMT的活性水平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正常细胞的突变性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为肿瘤的早期预防和确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MGMT的一般性质、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应用紫外、荧光、黏度、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吡柔比星与DNA的作用.结果发现:加入DNA后吡柔比星紫外光谱呈现减色效应,同时吡柔比星的加入使得EB-DNA荧光强度增强,黏度增大;循环伏安法表明DNA的加入使得吡柔比星的式量电位正移;Scatchard图表明吡柔比星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吡柔比星与DNA之间为嵌插作用;这些结果,可为合理改善药效,降低抗癌药物毒性和设计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