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我国的侦查中强制侦查到案措施包括:拘传、拘留、逮捕,立法的不足在于这样三个方面,第一,没有明确强制到案措施与羁押的分离,混淆了羁押防范措施与强制到案措施之间的关系;第二,拘留所附带的关押期限太长,而使其变成一种准羁押的诉讼防范措施;第三,没有明确公安机关的无证强制到案措施,不能满足侦查实践的需要,从而导致本属警察法所规范的留置盘问措施在侦查中滥用,成为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到案措施体系之外,被最为广泛运用的强制到案措施。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第一,建立羁押与强制到案措施分离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第二,缩短拘留所附带的监禁期限;第三,整合留置盘问与其他强制到案措施之间的关系,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将留置盘问作为紧急情形下的侦查强制到案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对我国未决羁押现状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人权保障的角度提出未决羁押独立化改造的若干思考:建立未决羁押的司法审查机制,将羁押决定权从承担追诉职能的警检机关转移给处于中立地位的治安法院;重塑我国看守所的管理体制,将未决羁押场所从公安机关分离出来,改由处于超然地位的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将未决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相分离,改变未决羁押期限随着办案程序的流转而相应延长的做法等.通过上述制度性、法治化的改造,使未决羁押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司法控制系统,减少以至于消除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会见难等刑事诉讼中的不良现象,切实改善被羁押人的处遇,维护其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只存在有证逮捕,且羁押往往与逮捕相混,不利于刑诉程序的顺利开展。国外对逮捕和羁押分剐进行了规定,可以确保安全与自由、侦查的效率与程序正义得到合理平衡。确立逮捕和羁押分离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一般情况下逮捕后的羁押期限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对于逮捕后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有关规定被再次逮捕的羁押期限未做明确规定,但此种情况又是在实践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未决羁押制度存在着范围不明,期限不清等问题,作为联合国的核心人权公约之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未决羁押从原则到制度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为了达到《公约》的要求,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要在司法审查、羁押期限以及替代羁押措施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正式确立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仔细予以审视,该条规定相对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足。为做好检察工作与新刑诉法实施的衔接工作,有必要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期限、程序启动、配套制度完善等方面对其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采取的是一种放任主义的态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稳定,限制了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也使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立法与世界通行立法相左。要克服这一现象,我国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立法应与国际接轨,对期限与续签次数进行严格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8.
由于片面强调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保证性,忽视了其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权保障,羁押性办案措施尽管用到了极致,办案效果却未能按比例呈现。对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性质认识不清是一个重要原因。理解了羁押性强制措施所具有的本质属性,能拓展办案思路,并为重新认识和构建强制措施中的羁押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保护期限从专利申请之日起算。虽然世界其他国家对外观设计保护期限的规定各有不同,但是美国与日本法律中规定的外观设计保护期限都长于10年,并且将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限划分为数个阶段,允许外观设计申请人自行选择保护期限。笔者认为,更灵活的保护期限更有利于保护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10.
张家驹 《科技信息》2010,(8):129-130
未决羁押是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一国公民的权利现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未决羁押得到了广泛和普遍适用,成为一种常态。存在适用范围过广、羁押期限过长、羁押违反比例性、超期羁押、羁押场所违背中立性、司法救济虚无化等问题。从无罪推定的理念考察,未决羁押应当受到比已决羁押更加严格的司法控制,被羁押人应当受到比已决犯更加充分的制度保障。为此,应当在法定羁押地位,法定羁押适用,法定羁押场所,法定羁押期限,法定司法救济和权利保障等方面着手改革并完善,对现行未决羁押措施进行制度化、法制化,切实保障未决羁押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1.
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不但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价值,而且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阐述了统一借阅期限中存在的弊端,分析了影响图书流通周转速度的因素,并据此对合理借阅期限的规定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立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但法律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具体实施措施,还存在审查主体不确定、审查内容不具体、审查方式单一等问题,应当建立审查批捕过程中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设立统一的审查批捕部门,规定批捕必须听取辩方意见,引入听证模式,同时完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相当严重,而该问题在立法中却一直未受到重视,2006年初《劳动合同法》草案对该问题的规定依然没有改变现状。文章旨在为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重构提出一些微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国债的几种期限结构,通过对几个发达国家的国债期限结构的对比,分析了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的现状及发行短期国债的必要性,提出了优化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专利最优保护期限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通过期限收益曲线模型和诺德豪斯的基本模型,对专利最优保护期限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具体专利保护的实际情况,在诺德豪斯基本模型和期限收益曲线模型的基础上放宽了假设条件,得出了专利保护期限应当差异化并可适当延长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要落实《行政复议法》“复议前置”这一强制性规范,申请行政复议期限应分为绝对期限和相对期限,绝对期限与诉讼时效挂钩,届满后消灭“胜议权”,相对期限届满后只消灭“免费权”;同时,超过行政复议决定期限还应作出决定,通过上报等方式以具有相应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7.
未决羁押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又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密切相关,所以应当谨慎。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未决羁押制度,为实现逮捕与羁押程序上的分离,未决羁押救济也非实质意义上的诉讼程序,故有必要借鉴域外立法经验,以重构我国未决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合同法》规定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劳动稳定,但在实践中,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仍很严重。《劳动合同法》从新设计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加强了劳动者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的主动性。但,该制度在重新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的同时,是否兼顾了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是否兼顾了企业发展的合理要求还是值得考虑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与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相关的投资组合的风险值.检验了我国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协整的存在情况,发现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许多国外市场一样存在3个协整;然后,对影响收益率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将主成分分析与情景分析方法相结合,计算了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风险值,发现只要利用主成分分析的3个因素,便可解释大部分样本期限收益率曲线的整体风险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理应在"平等武装"、"平等对抗"的基础上推进,为此必须保障被羁押犯罪嫌疑人的实有权利。我国现行法律虽从人身权、参与权等角度对上述人员的权利予以保障,但仍与国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且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司法审查、律师帮助等制度,以维护处于公权力羁押之下"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