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国外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中心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对地观测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我国对地观测数据中心的建设方案: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并提供深层次服务;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数据共享与服务;资源优化与整合。为了促进陆地观测数据共享与应用,必须建立国家陆地观测数据中心,建立的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处理、归档、分发与服务。国家对地观测数据中心必将改善对地观测数据共享与应用,满足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获取手段越来越丰富,重力研究领域面临对大量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以及如何更好利用这些数据还原真实地球重力场等问题.利用配置法融合2种不同类型重力场数据来恢复某地区局部地球重力场为例,利用模拟数据分析不同大小的观测噪声和非稳态误差对数据融合结果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验证了配置法处理数据融合的有效性.数据融合结果对于精化地球重力场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对于不同大小的观测噪声和非稳态误差数据,数据融合结果均能获得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3):60-60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11月26日,由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维修改造项目“遥感数据异地备份系统”详细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该项目的研制过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汶川县巨震之后,人们对地震前兆问题广为讨论,由此引发诸多思考。基于地球系统复杂变化过程中的突变现象,分析了地震前兆信息的基本问题;指出目前社会公众及国际地震学界一般存在以下3个误区,即认为前兆与地震应一一对应,陆区地震预报主要依赖于台网监测,地震前兆分析方法比较单一;进而提出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应重视卫星对地观测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分析,建立地震数据共享机制和地震信息汇合机构,期望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技术尽快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MODIS科学数据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正跨入全球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新时代,长期连续观测的遥感数据已成为其最主要的分析资料来源。美国宇航局(NASA)为地球观测计划(EOS)发射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把大气-陆地-海洋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观测,代表了当前遥感应用技术的最新水平。NASA已经建起了针对MODIS数据处理、分析、发布与共享的平台,为全球各类用户提供服务。文中分析了当前NASA对MODIS数据处理的方法,讨论了这些算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作者在MODIS数据处理方面的相关工作,包括设计了更有效的遥感反演算法、更有针对性的数据产品及派生的应用系统等,展望了未来处理算法的改进和下一步卫星计划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6.
面向全球变化探测的月基对地观测覆盖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变化的空间观测需求出发,设想了一个依靠载人月球基地的对地观测望远镜,通过模拟地球静止轨道,太阳轨道和月球轨道,利用逐点计算法,从空间、时间和角度三个方面分析月球对地观测的覆盖特点,同时与现有的静止轨道卫星和日地L1点对地观测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月基对地观测具有良好的时空覆盖性能,尤其是角度覆盖度优点突出,有助于完善多角度遥感以及全球能量平衡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国外发展情况,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接着结合国内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对地观测系统发展存在的差距,从对地观测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出发提出了启示和建议。对地观测系统可以满足面向各种应用的对陆地、海洋、大气等各个层面的全方位、立体观测信息需求,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推动技术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出发,通过借鉴国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市场现状、典型商业数据公司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未来数据应用市场发展趋势等3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推进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和市场化发展的措施建议,促进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9):57-57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10月14日18时38分,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成功接收了RADARSAT-2卫星向我国发送的第一轨数据,这标志这我国在接收国际民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方面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数据随即由位于密云县的卫星接收部通过高速网络传送到北京,并实现了高质量的成像处理。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刘翌 《江西科学》2010,28(2):271-274
介绍了一种使用廉价的摄影设备实现对地面三维地形的勘测系统,系统由机载摄像系统和地面应用处理系统组成,实现用视频摄像机完成对地观测任务,可应用于城市建设、森林植被勘测、边境安全监视、反恐、缉毒等应用领域。提出的对视频图像处理的技术包括无缝拼接、地理注册、形成高精度地面3D模型影像。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效的卫星调度算法对于解决任务分配不合理问题,充分利用卫星资源收集地面信息,提高对地观测系统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多星分布式协同调度模型的第一阶段预调度问题,考虑卫星性能指标和成像约束条件,将多星调度问题分解为单星自主调度问题.为求解该问题,本文通过计算任务的可用时间窗口之间的潜在冲突系数和实际冲突系数及能量系数,提出一种基于冲突成像概率的调度(Collision Imaging Probability Based Schedule,CIPBS)算法,根据可用时间窗口分布特点预测每个任务被每颗卫星成功调度的概率,从而设计任务分配方案,尽可能提高能被成像任务的总权重.本文设计了3种不同分布的任务场景来评估CIPBS算法的适应性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均有10%~20%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王楠 《科技资讯》2014,12(21):253-253
随着“大数据”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大数据时代下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本文通过阐述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浅论地方特色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以此作为本人研究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服务的前奏.  相似文献   

13.
数据驱动的定量规律发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决现有定量规律发现技术存在的发现范围狭窄,对噪声过于敏感,很难用于含干扰较大的实际观测数据等问题,将回归技术引入化简算法,提出了一个基于化简算法,原型回归和假说验证的多元函数规律发现的框架,根据该框架建立的知识发现系统,可用于发现蕴含于含有随机噪声的多变元观测数据中的数量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对地观测图像质量的数据校准方法,建立区别于传统模型的对地观测目标复合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模型. 通过BRDF量值实现计量标准对该模型进行绝对量值标定,使得对地观测影像更真实反映观察对象. 该模型综合考虑对地观测目标的BRDF分布、太阳辐射、大气分布状况等,加入BRDF国家计量标准的修正参量,结合遥感相机参数,得到计量校准后的遥感相机入瞳辐亮度数据. 以一种典型建筑材料毛玻璃的BRDF测量及其对地观测图像的校准为例,通过这一复合模型的校准,其图像的色差提高约3,亮度对比提高约3.   相似文献   

15.
空间对地观测及应用是发展航天技术的核心使命之一。至今为止,国际上已发射了几千颗航天器。其中,对地观测卫星占有重要分量,是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及环境、能源等领域的需求直接带来效益的、不可替代的航天技术领域。几十年的发展表明,国际上把对地观测技术作为重中之重技术发展。我国对地观测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走过四个发展阶段,已成为谱段齐全、数据获取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有较深入的基础研究及处理方法的初具规模的技术科学体系,几十年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建设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多项相关对地观测的重大事项和研究项目。我国对地观测将以需求牵引、技术驱动,面向国际前沿,力争在对地观测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6.
地震地电阻率观测在我国进行了近50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地电阻率观测环境保护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减小或抑制电磁干扰,将平凉崆峒传统地表地电阻率改为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本文主要介绍平凉崆峒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场地布设方式、测项设计安装,并对观测资料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系统能减少干扰,提高信噪比,是未来地电阻率观测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地球观测系统”中的两颗重要卫星——“云卫星”(CloudSat)和“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观测卫星”(CALIPSO),经过多次推迟,终于在2006年4月28日由一枚德尔他2号火箭发射升空,加强了日益庞大的“地球观测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对地覆盖是遥感卫星的重要性能之一,影响到遥感图像的有效调取,研究人员提出了网格点、几何拓扑等一系列对地覆盖算法.如何将这些算法业务化运行,在数据体量较大时仍然满足实时性和高精度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将多种卫星对地覆盖算法联合使用的单机方案,并在单机方案的基础上搭建出分布式机群环境,以卫星仿真步长为计算单位,通过引入时间片设置多机之间同步信息的传递频率,解决单机处理大量遥感卫星数据所存在的计算资源不足及传统分布式算法同步性差的问题,满足实时性和高精度覆盖特性展示要求.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太原科技》2010,(4):110-110
2010年3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综合成千上万条卫星观测数据,得到了一些图片,随后,科学家将每平方公里地球陆地表面、海洋、海岸线以及云层的图片像电影蒙太奇镜头一样,拼贴在一起,制作出了这些真彩照,这也是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地球“真彩图像”。  相似文献   

20.
光电经纬仪在跟踪测量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云层遮挡等原因,导致目标暂时丢失情形,采用数据融合技术是保证系统连续平稳跟踪的一种有效解决办法.由于在数据融合中需要估计目标的状态信息,面临着被动目标跟踪领域普遍存在的非线性估计与可观测性两大难题.采用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会产生较大的估计误差,并易导致滤波发散.介绍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nscented Kalman:Filter,UKF)来解决非线性估计问题,同时分析了光电经纬仪在实际目标跟踪时的可观测性问题,提出在不可观测条件下保持滤波稳定的方法.Monte-Carlo仿真结果证明此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