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本文对野生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和在水泥池内用种(Curangidae)鱼类饲养一年的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Ca和P含量以及氨基酸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经比较分析得出:饲养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质为84.75%低于野生鱼的92.54%;粗脂肪为7.76%高于野生鱼的1.54%;而在粗灰分、Ca和P的含量上两者相近。饲养赤点石斑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733.5mg/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04.1mg/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26.4mg/g,均分别低于野生鱼的806.2mg/g、437.3mg/g和356.8mg/g;饲养鱼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除精氨酸外均低于野生鱼。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认为是不同的饵料种类因其营养成分的差异而影响了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
赤点石斑鱼7个地理群体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AFLP技术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7个地理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大亚湾群体和舟山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湛江群体最高;通过UPGMA聚类,7个群体88个个体明显分成3支,三亚群体单独聚为一支(Clade A),湛江群体的部分个体聚类为一支(Clade B),湛江群体剩余个体和其他5个群体的个体聚为一支(Clade C)。其中在分支C中存6个小的分支,这6支中个体间基本以地理群体进行聚类。研究结果为赤点石斑鱼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贵州喀斯特洞穴青菜洞和癞子洞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菜洞和癞子洞食物链的碳源主要为洞穴内土壤有机质,为第一营养级(即初级生产者);洞穴内软体动物的螺类和节肢动物的裸灶螽、马陆等主要以土壤有机质和颗粒有机物为食,为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洞穴内的节肢动物的蜘蛛类和脊椎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物,为第三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本文中青菜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9‰,癞子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46‰。  相似文献   

4.
采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获得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非特异性免疫因子MHC IA基因的4个cDNA全序列,序列全长为1 680bp,含有3′UTR、启动子、多肽结合区(α1)、IGC区(α2)、跨膜区、胞质区和5′UTR区,编码区大小为1 074~1 080bp,共编码357~359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质量约41.66ku.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赤点石斑鱼MHC IA分子具有经典MHC蛋白分子的空间结构,在多肽结合区则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利用Real time PCR和SSCP技术研究了赤点石斑鱼MHC IA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表达多态性,发现其在头肾、心、肝等12个组织器官中均能有效表达,在头肾,脾,胸腺等免疫组织表达量不仅高,表达多态性也异常丰富,而在与外界环境接触较多的鳃、肌肉、肠等组织表达较弱.此外,根据MHC IIB分子中相对保守的IGC区氨基酸序列构建了脊椎动物的系统进化树,也表明了该分子的IGC区氨基酸序列可以作为研究鱼类物种间进化关系的良好标记.  相似文献   

5.
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可能性食物源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方法】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广西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及可能性食物源的碳、氮同位素比值(δ~(13) C值、δ~(15) N值)进行分析,并通过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估算不同食物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结果】大型底栖动物的δ~(13) C值为-23.37‰~-18.09‰,δ~(15) N值为6.59‰~17.00‰,δ~(13) C值、δ~(15) N值的变化范围较大,表明大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较为复杂多样。7种可能性食物源的δ~(13) C值为-29.09‰~-21.53‰,δ~(15) N值为6.85‰~15.67‰,其中红树植物的δ~(13) C值最为贫化。大型底栖动物的营养级别均小于3,表明它们基本属于初级消费者。SIAR混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颗粒有机物(POM)对大型底栖动物有较高的贡献率,其次为表层沉积物(SOM),大型藻类、附生植物的贡献率较低,红树植物叶片、落叶、树皮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最低。【结论】POM、SOM是广西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重要的食物源,红树植物不是大型底栖动物碳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动物的食性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大型底栖动物、游泳动物、浮游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类群,其食物来源和营养关系的研究对揭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大型底栖动物、游泳动物、浮游动物食物来源方面的应用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几种海水养殖鱼类化学组成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地区主要海水养殖鱼类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黄鳍鲷Sparus latus、银鲳Pampus argenteus、美国红鱼Sciaeunops ocellatus的全鱼及肌肉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比较了几种鱼的肌肉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的差异,同时进一步检测了这几种鱼肌肉结构氨基酸的组成,为今后的营养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罗源湾五种石首鱼类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罗源湾五种石首鱼类的食性,结果表明:它们的食物组成比较相似,但主要食物种类各有不同,棘头梅童鱼(Colichthyslucidus(Richardson))主要食物为磷虾和桡足类;条纹叫姑鱼(Johniusfasciatus(Chu,LoetWu))的为毛虾和磷虾;叫姑鱼(J,belengerii(CuvieretValenciennes))的为多毛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的为毛虾和鱼类;白姑鱼(Argyrosomusargentatus(Houttuyn))的为长臂虾和鱼类,五种石首鱼类的胃饱满指数除白姑鱼为65.76%外,其余都在4.58‰~16.12‰之间,摄食强度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五种鱼类都属低级肉食性鱼类,营养级为2.3~2.6。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乳杆菌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生长性能、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89.55±0.75)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按照对照组(CG)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EG)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照0.8%(EGⅠ)、 1.2%(EGⅡ)、1.6%(EGⅢ)、2.0%(EGⅣ)的比例添加亿菌优(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含量比2∶1)进行养殖.养殖8周后,分析各组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显示:(1) EG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与CG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2)血清生化指标中,EGⅡ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EGⅢ组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总胆固醇含量及甘油三酯含量,EGⅣ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G组(P <0.05);(3)杂交石斑鱼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中添加乳杆菌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EGⅢ组肠道淀粉酶含量最高(P <0.05),其他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稳定δ~(13)C和δ~(15)N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值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δ~(15)N值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本文利用稳定δ~(13)C和δ~(15)N对贵州省施秉下洞和木老唐洞进行营养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秉下洞和木老唐洞动物类群对δ~(13)C和δ~(15)N的富集都较明显,两洞对δ~(13)C富集跨度分别为4.911 4‰和6.292 8‰,对δ~(15)N的富集跨度分别为6.687 0‰和5.056 0‰;但从总体来看,两生态系统中对δ~(13)C的富集程度不稳定,而对δ~(15)N的富集程度较稳定,故通过利用δ~(15)N值来评价营养级层次,得出两洞对δ~(15)N的富集因子分别为2.808 0和2.420 0,其营养级层次均为三级:土壤有机质作为第一营养级,另外以土壤有机质为食的马陆类群和螺类、裸灶螽等处于第二营养级,蜘蛛类群、红点齿蟾和蝙蝠类群等处于第三营养级。  相似文献   

11.
广西红树林区的主要经济动物有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可口革囊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蟹(Scylla serrata)、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鲍罗豆齿鳗(Pisoodonophis boro)、弹涂鱼(Periophthalmidae)、(鱼喜)鱼(Sillago)、鲻鱼(Mugilidae)等。本文根据这些动物的行为生态特征,提出生态养殖的初步模式,同时讨论了生态养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盐度和潮汐淹水对红树植物筛选和定植的重要作用, 选择5种中国造林工程中常用的红树植物, 采用文献检索和荟萃分析方法, 探究其耐盐–耐淹性。结果表明: 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的耐盐–耐淹性最强 , 能 够 生 长 于 高 盐 度 (40‰)和 长 时 间 淹 水 (16 h/d)环 境 中 ; 秋 茄 (Kandelia obovata)和 桐 花 树 (Aegicerascorniculatum)具 有 较 强 的 耐 盐 –耐 淹 性 , 能 够 生 长 于 中 盐 度 (30‰)和 较 长 时 间 淹 水 (12 h/d)环 境 中 ; 木 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耐盐性较低, 能够生长于低盐度(20‰)环境中, 前者可种植在较长时间淹水(12 h/d)区域; 超过单一盐度或淹水胁迫耐受限度时, 复合胁迫会降低红树植物的耐受性; 在实际造林应用中, 白骨壤、秋茄和桐花树具有较强的耐盐–耐淹性, 适合中国南部沿海的红树林宜林地。最后, 提出相应的工程应用对策, 可为中国红树林的精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的可靠性及其稳定性的维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由营养级组成的.可靠性模型实验表明,营养级的可靠性取决于物种的失效率大小,物种丢失对物种丰富、失效率高的营养级的可靠性影响甚微,而对物种贫乏、失效率低的营养级略大,换言之,营养级的可靠性与物种的丰富度无紧密关系.其次,在营养级可靠性相同的条件下,简单系统的可靠性普遍略高于营养级多或食物链长的复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必然联系,只要营养级还存在(无论剩下几个物种),那么按串并联方式组合成的生态系统就不会崩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冗余结构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经常遭受干扰,但物种和个体的丢失可以通过来自其内外源源不断的冗余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备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综述广西红树林的植物及群落类型。广西北部湾的红树植物大家族里,共有真红树植物12种(其中外来种2种),半红树植物8种,广西的红树林群落类型可分为11个群系和若干群丛。据此,本文为广西海岸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游泳动物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大拦网(拦截水体约10hm2)分季节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的游泳动物。结果表明:4种软体动物、3种甲壳动物、42种鱼类随潮水进入红树林缘滩涂。这些种大多是近海浅水种类。在49种游泳动物中,最常见且数量大的有中华小公鱼、大眼青鳞鱼、印尼小公鱼、双边鱼、边鱼箴、黑斑、圆颌针鱼、勒氏银汉鱼和长毛对虾。鱼获的尾数和鲜重都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平均为75466尾/网和39.38千克/网。体长小于10cm的游泳动物的尾数和鲜重,平均分别占鱼获尾数的93.92%和鱼获鲜重的70.83%。以尾数和出现季节频度来衡量它们跟红树林生境的关系程度,可将49个种大体上分成3类:关系程度较高的有9种,一般的有20种,较低的有20种。这些结果表明,红树林缘滩涂主要是近海浅水小型游泳动物或鱼苗的活动场所。跟热带红树林区相比,广西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鱼类群落的多样性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影响因素及来源,加深对红树林湿地中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方法】测定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度、TOC和TN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OC/TN比值分析有机质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结果】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TOC和TN的含量分别为1.24%~3.81%和1.19~2.05mg/g,TOC/TN比值为11.6~26.3,TOC、TN含量和TOC/TN的平面分布均呈现出由陆向海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粒度效应。【结论】控制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粒度效应,而可能是其来源。沉积物中TOC和TN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红树林植物碎屑、养殖废水输入的有机碳和氮污染,以及海洋浮游植物碎屑。  相似文献   

17.
2009年8月-2010年6月,对中街山列岛海域网箱养殖设施附着海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箱养殖设施附着海藻共34种,分别隶属于3门26属,其中红藻17属19种、褐藻4属6种、绿藻5属9种,均为亚热带和温带种类。网箱框架附着海藻的生物量及种类均多于绳索及网具附着海藻。该海域网箱养殖设施附着海藻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开始上升,春季达到鼎盛期,夏季逐渐消失,秋季又开始附着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神蕊螨属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并重新定义了属征;列出了中国大陆神蕊螨属已知种检索表;描述了二新种:米易神蕊螨A. miyiensis sp. nov. 和阔神蕊螨Agistemuse smpliatus sp. nov.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