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适用于代谢组学研究生物体液样品的核磁共振测定实验方法。鉴于代谢组学研究的核磁共振测定中传统方法预饱和压抑水峰的实验结果不甚理想,通过在脉冲序列的适当位置引入新的脉冲元素,对相关脉冲序列进行结构改造,以延迟信号检测时间,消除梯度脉冲涡流电流效应的影响。由结果可知,建立了代谢组学研究的尿样、血样核磁共振检测方法 1D MPFGE 1H NMR、2D MPFGE1H1H COSY和2D MPFGE NOESY等新的脉冲序列实验方法。因此,新的核磁共振方法压制水峰效果好,实验谱图偏共振效应弱、基线平稳,明显优于传统的预饱和实验方法。在黄药子代谢组学研究中取得满意结果,实验方法亦适用于其它的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建立相关的检测方法对钻井泥浆中含油率进行随钻检测是随钻录井技术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该文基于核磁共振原理对汽油、柴油及盐水泥浆构成的钻井泥浆中的含油率进行了核磁共振实验,建立了核磁共振谱参量与钻井泥浆中含油率的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对钻井泥浆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时,实验样品静置时间需超过一定时间(最佳测量时间)才可获得稳定的核磁共振谱;钻井泥浆中含油率与核磁共振T_2谱中油峰的峰比例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且线性关系的斜率随泥浆中含油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储集层岩样的核磁共振检测分析技术指的是低磁场核磁共振岩样分析仪在钻井现场岩样分析中的应用。目前低磁场核磁共振岩样分析仪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主要应用于三方面:一是用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基础实验研究;二是用于储层评价及开发试验研究;三是用于油气储层的快速评价、解释。这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样品分析技术,称为核磁共振储集层物性和可动流体含量测定技术,即储集层岩样的核磁共振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4.
哈达 《科技信息》2013,(8):451-452
温度是影响核磁共振测井的一个因素,储集层的温度通常可高达100℃以上,与室温相差很大,所以有必要研究温度对岩石核磁共振弛豫的影响。本文对一组饱和水或油的人造碳化硅、人造碳酸钙、天然贝瑞砂岩以及天然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核磁共振变温实验,利用工作频率为2MHz的Maran2核磁共振仪器进行实验,实验温度从25℃到60℃,结果表明:对饱和水的砂岩和碳酸盐岩,温度对岩石NMR弛豫的影响不同;饱和水的人造碳化硅和天然贝瑞砂岩的核磁共振弛豫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表现为反常的温度关系;而对于饱和水的人造碳酸钙和天然碳酸盐岩都表现为正常的温度特性,即弛豫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饱和油的贝瑞砂岩和碳酸盐岩样品,其NMR弛豫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实验证明,温度对不同孔隙介质流体弛豫的影响在实际核磁共振测井中应该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利用合成蛋白石模板、填充溶胶前驱体、烧结移除模板的方法,制备BaTi O3∶Tm3 的反蛋白石结构.根据实验测量的反射光谱与650nm激光光源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光谱,得到了反蛋白石结构的光子带隙位置以及上转换光谱.由于带隙位置与激发光源位置的重合,与粉末样品的上转换光谱相比,反蛋白石的光谱强度降低,出现了峰位展宽,从而也为光子带隙对于特定电磁波的抑制提供了明显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是利用物理原理,通过对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数的测定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它不破坏被测样品的内部结构,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化学、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光谱对国外热塑性弹性体样品SBS进行研究,实验证明,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是进行共聚物序列分布测定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紫外光谱对其组份含量测定灵敏度高,精确度好。  相似文献   

8.
回波间隔(TE)参数的选取对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为确定TE值对不同岩样的核磁共振结果的影响程度,系统研究了页岩、砂岩岩心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对TE值的敏感性。对相同状态下的岩心进行了多组TE值的核磁共振测量,分析了不同岩样核磁实验T2谱的形态、T2谱峰位置和核磁孔隙度与TE值的关系。结果表明,TE对于核磁共振岩心分析结果影响很大,而且对不同岩性岩心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砂岩岩心对TE值的敏感性较弱,不同TE值的测量结果,其T2谱的变化在形态上有所改变,但其主体位置和核磁孔隙度变化不大;页岩岩心对TE值非常敏感,不同TE值测量时,T2谱不但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其主体位置向右移动,核磁孔隙度也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9.
报导了对镍超细微颗粒进行核磁共振研究的初步结果通过测量61Ni的零场核磁共振谱研究镍超细微颗粒的赵精细磁场的分布.微颗粒平均直径约20nm.为了对比,还对镍粉(粒径约76μm)进行了类似测量.发现微颗粒与块状样品的核磁共振谱的共振峰位置基本相同,但在线型、谱宽和信噪比方面明显不同。这表明其超精细磁场的分布有特征性的区别.镍超细微颗粒的共振谱比块状样品稍微展宽.因为超细微颗粒的表面原子数目比块状样品的多,谱线变宽可能与超细微颗粒的表面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膜蛋白是一类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蛋白,但是膜蛋白三维结构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水溶性蛋白.核磁共振方法由于不需要膜蛋白的晶体制备,使得该方法日益成为膜蛋白结构解析的主力.对不同的膜蛋白样品制备方法,有几种不同的核磁共振方法来进行膜蛋白的结构研究.其中液体核磁方法针对膜蛋白/去污剂胶束和膜蛋白/饼状胶束样品,并已经成功解析了多个膜蛋白结构;静态取向固体核磁共振方法针对具有均一取向的膜蛋白/饼状胶束样品和膜蛋白/磷脂双分子层样品,也成功获得了许多膜蛋白的结构信息;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方法针对膜蛋白/磷脂双分子层样品,也在发展中,并尝试着进行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顶部籽晶熔融织构方法(TSMTG),制备出了配比为GdBa2Cu3O7-δ(Gd123):Gd2BaCuO5(Gd211):Gd2Ba4CuNbOy(GdNb2411)=1:(0.4-x):x的系列单畴GdBCO超导块材(其中x=0,0.02,0.04,0.06,0.08,0.1,0.12,0.14,0.16),并研究了不同GdNb2411掺杂量对样品生长形貌和磁悬浮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掺杂范围内,均有可能制备出单畴GdBCO超导块材,且样品的表面生长形貌与掺杂量x密切相关.当x≤0.06mol时,样品上表面光滑平整且四径分明,表现出通常的单畴形貌;当x≥0.08mol时,样品的单畴区域不再光滑和平整,表面出现褶皱,且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单畴区域越来越小.样品的磁悬浮力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其磁悬浮力先增大后减小,当x=0.06mol时,样品的磁悬浮力达到最大25N.实验结果对研究纳米粒子的磁通钉扎作用及进一步提高GdBCO超导块材的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低密度聚乙烯的电学性能,文中将镀镍后的碳纤维添加混入低密度聚乙烯中,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成CNFs/LDPE半导电层+绝缘层双层样片.采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其空间电荷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直流电场的增加,在CNFs/LDPE半导电层+纯绝缘层双层样片中,当CNFs质量分数低于1%时,CNFs/LDPE半导电层对电场的削弱作用相对较小,样品中残余了相对较多的空间电荷.当CNFs质量分数超过1%时,CNFs/LDPE半导电层的导电机制发生了改变,注入的空间电荷量很少且短路后几乎无残余.尤其是CNFs质量分数为5%时,样品内除阴极附近有微量电荷外,样品内部几乎无空间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13.
随机挑选20名男性中长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实验组服用银杏叶软胶囊2周,每天早晨2粒.2周后观察银杏叶软胶囊对安静状态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递增负荷运动中对抗氧化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服用银杏叶软胶囊后,安静状态时与对照组相比,其抗氧化能力无明显改变;而在运动过程中可延长运动时间、降低主观用力感觉等级表(RPE)(P<0.01及P<0.05);并可显著提高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水平(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服用银杏叶软胶囊可以提高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可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铁基金属玻璃涂层在无铅钎料中的耐腐蚀性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Fe基非晶合金粉末(含有Cr、Mo、Ni、P、B、Si),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Q235基体上制备了金属玻璃涂层.在自行设计的腐蚀实验装置中将Q235钢、1Cr18Ni9Ti不锈钢和覆有Fe基金属玻璃涂层的Q235钢浸入450,℃的高温液态无铅钎料Sn-3.5,Ag-0.5,Cu中进行腐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分析了腐蚀后的微观形貌及腐蚀产物.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Q235钢和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均腐蚀严重,断面微观组织分为钎料层、腐蚀层和基体层.其中Q235钢的腐蚀剧烈,腐蚀层成分为FeSn2;1Cr18Ni9Ti不锈钢腐蚀较严重,腐蚀层成分为(Fe,Cr)Sn2.Q235基体表面的Fe基金属玻璃涂层腐蚀前后断面微观形貌变化不大,没有出现明显的腐蚀分层,表现出了非常好的耐高温无铅钎料腐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粉体特性研究对于探索矿渣粉高效制备的方法至关重要.选用Rosin-Rammer-Bennett方程作为粒度分布模型,对立磨矿渣粉采用分级组合的手段,配制出22种具有不同特征粒径(De=8~20μm)和不同均匀性系数(n=0.9~1.4)的矿渣粉体(n=0.9~1.4).在研究其粉体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矿渣粉的粒度分布参数(n和忱值)、压缩应力与粉体的自然堆积密度和压缩密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发现经400kPa压缩应力压实的矿渣粉体,呈现出弹性特征.卸载后其回弹率介于0.33%~0.475%.矿渣粉的比表面积越小,回弹率越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硝酸-高氯酸湿法消化发样,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青少年白发中Zn、Cu、Fe、Ca、Mg的含量,确定了最佳仪器工作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试验准确度高,回收率在96%~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超过5.02%.结果表明,Cu、Zn元素的缺乏可能是导致青少年白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感应电动机特性分析系统的主要作用及其关键技术。该系统基于电机电机电流信号分析技术(MCSA)且仅需采集感应电动机定子三相电流瞬时信号,无需任何机械或热传感器,应用简单,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荧光素(HFIn)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测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6.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使荧光素的荧光猝灭,体系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87nm和532nm。HFIn的荧光强度差值与DBP的含量在0.2~8.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92mg/L。应用于水样和一次性塑料袋中痕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测定,结果满意,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  相似文献   

19.
纳米晶CoFe2-xCexO4的结构与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CoFe2-xCexO4(x=0~0.3)粉料,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铈掺杂量x≤0.2时样品形成了单一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相,而x〉0.2时钴铁氧体相和CeO2相并存;铈掺杂量对样品的磁性能有较强的影响,在铈含量较低(x≤0.2)时,比饱和磁化强度σs变化不大,矫顽力Hc大幅度增大,而在x〉0.2之后二者都急剧下降,在x=0.1附近样品能同时获得较大的Hc和σs值.  相似文献   

20.
表面粗糙度作为重要的参数,对合金高温氧化膜剥落有重要影响.为此,研究表面粗糙度对Ni-20Cr合金氧化20 h内的氧化动力学及氧化膜剥落行为的影响.通过热重法绘制动力学曲线,可以看出2.5 μm砂纸磨痕的合金氧化速率明显低于90 μm砂纸磨痕的氧化速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氧化膜表面形貌,显示粒状的氧化物在2.5 μm砂纸磨痕合金表面生成,而刻面状的氧化物在90 μm砂纸磨痕合金表面形成.XRD分析表面,在2.5 μm砂纸磨痕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为Cr2O3,在90 μm砂纸磨痕表面形成的氧化物为NiO.结果表明:平滑的Ni-20Cr合金表面有利于生成保护性的Cr2O3而不发生脱落,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