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血清2型对鳗鲡有专一的感染性,是鳗鲡出血性败血症、烂鳃病和烂尾病的重要病原菌。采用间接ELISA法对制备的兔抗创伤弧菌多克隆抗血清进行效价测定,结果表明其效价高达1∶512 000。从发病鳗鲡中分离出创伤弧菌和37株其他致病菌,将38株病原菌以较低浓度(1×106cfu/m L)包被后通过兔抗创伤弧菌血清进行交叉反应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兔抗创伤弧菌血清稀释到1∶256 000或1∶128 000时,其与37株其他病原菌均未产生明显的ELISA交叉反应。该血清分别经1∶64 000和1∶32 000稀释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经创伤弧菌、鳗鲡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anguillarum)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感染死亡的美洲鳗鲡(Auguilla rostrata)脏器组织悬液(肝脏、肾脏和鳃),结果表明,兔抗创伤弧菌血清经1∶32 000稀释后可特异性检出鳗鲡鳃和肾脏组织中的创伤弧菌。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方法,研究了正常草鱼和患出血病草鱼的肾脏、肝脏、脾脏、心脏、鳃、肌肉以及血清中的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患病草鱼和正常草鱼各组织器官及血清中的MDH同工酶酶谱均为6条带,患病鱼的酶谱明显地不同于正常鱼的酶谱;MDH同工酶的活性具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同一组织及器官,患病草鱼MDH同工酶的总活性较正常草鱼偏高,其中鳃、肝脏、脾脏以及血清中的MDH同工酶总活性具有显  相似文献   

3.
2018年1—2月,饲养于集美大学疫苗中心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从病鱼脾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株,结合Biolog系统微生物鉴定和分离菌16S rRNA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采集自然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前后的日本鳗鲡肝、脾、肾和粘液为cDNA模板,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组织中Toll样受体3(tlr3)、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型溶菌酶(lysC)和环氧合酶(cox2)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日本鳗鲡自然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tlr3、tnf-α、cox2均未发现显著性的变化,但lysC的含量在日本鳗鲡脾脏和肾脏中均出现显著性上调,即,自然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日本鳗鲡的抗感染免疫功能与C型溶菌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用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采集死亡或濒死鳗鲡的心脏、肝脏、肾脏和脾脏,通过病理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从组织病理学角度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美洲鳗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美洲鳗鲡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注射部位出现溃疡,其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见于肾脏,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肿胀,肾小囊囊腔狭窄;肾间质出血,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变性崩解,上皮细胞肿胀,颗粒或水泡变性,大部分上皮细胞脱落进入管腔,管腔内有蛋白管型和细胞碎片.肝脏弥散性出血,肝细胞水肿变圆,空泡变性,部分肝细胞溶解、消失;肝中央静脉扩张,充盈红细胞;肝血窦瘀血,肝组织间含铁血黄素沉着.脾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白髓几乎消失;被膜结缔组织增厚、出血;脾炎性水肿,部分实质细胞坏死,出现许多网孔;脾间质小动脉管壁严重水肿增厚.心肌纤维出现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变性纤维浑浊肿胀.本研究结果为美洲鳗鲡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病理诊断及其免疫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16S rDNA序列和RFLP分析的病鳗分离菌株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分析方法,通过与GenBank库中已递交的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对分离自发病鳗鲡(欧洲鳗鲡,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的30株细菌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可大致分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sp.)、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等7个菌属.分析认为,部分分离菌株可能是引起鳗鲡病害的疑似致病性菌株.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方法,研究了正常草鱼和患出血病草鱼的肾脏、肝脏、脾脏、心脏、鳃、肌肉以及血清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结果表明,患病草鱼和正常草鱼各组织器官及血清中的MDH同工酶酶谱均为6条带,患病鱼的酶谱明显地不同于正常鱼的酶谱;MDH同工酶的活性具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同一组织及器官,患病草鱼MDH同工酶的总活性较正常草鱼偏高,其中鳃、肝脏、脾脏以及血清中的MDH同工酶总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种组织及器官,患病草鱼的MDH同工酶的相应组分,活性序列产生了较大的差异;MDH同工酶可以作为草鱼患出血病的一个生理、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在水温28±3℃下饲养的黄鳝(Monopterus ablus)(37.35±0.89 g)为研究对象,以酶学方法研究黄鳝不同免疫组织(血液、体表粘液、肝脏、肠道、肾脏、脾脏)中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和碱性磷酸酶(ACP、AKP)、补体C3、C4)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组织中SOD活性依次为;肝脏>肾脏、脾脏>粘液>肠道>血液(P<0.05);ACP活性依次为:脾脏>肾脏>肝脏>肠道>血液、粘液;AKP活性依次为:肾脏>肝脏>脾脏>肠道>粘液>血液;补体C3的含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脾脏>肠道>血液、粘液;补体C4的含量依次为:肝脏>脾脏>肾脏>肠道>血液、粘液。由此可见,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补体C3、C4主要分布于肝脏中,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肾脏中,酸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脾脏中;而各种非特异性酶和物质在肠道、血液和粘液中也均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8.
对3株染病的日本鳗鲡肾脏中分离的致病菌进行活化,同时采用二倍稀释法以黄连、大黄、穿心莲、大青叶、黄岑、黄柏、鱼腥草、虎杖、苦参9种单味煎剂对3株分离菌和爱德华氏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的标准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大黄及虎杖体外抑菌活性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筛选单用抑菌作用较强的6种中药药材,依据棋盘法设计15种双联用复方,采用超微药粉琼脂稀释法测定各系列浓度组合的复方对养殖鳗鲡18株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5种双联用复方对18株致病菌中绝大多数菌株的抑制作用比6种中药单用的抑菌作用强,呈现协同效应(FIC≤1)的比例占85.7%,其中显著协同(FIC≤0....  相似文献   

10.
氟苯尼考在两种鳗鲡体内残留及消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氟苯尼考在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在25 ℃下,以30 mg/kg的剂量多次口灌给药后1、2、3、5、8、12、20、30 d,取鳗鲡的血浆和肌肉、肝脏、肾脏等样品,加入内标氯霉素混合,经萃取过滤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在97.8%~101.3%之间,日内变异系数为(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