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鞘磷脂合成酶2(SMS2)的表达与阿霉素(ADR)致乳腺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过表达慢病毒感染法构建并筛选SMS2过表达的乳腺癌MCF-7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对ADR的IC50值,选择适当浓度的ADR药物作用条件处理细胞后,使用MitoSOX试剂染色检测线粒体ROS水平,检测细胞内ATP水平以评估线粒体功能;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异同;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水平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3、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SMS2过表达的MCF-7细胞对ADR的IC50值为(2.42±0.073)μmol/L,而对照组细胞IC50值为(0.62±0.036)μmol/L(P<0.01).2μmol/L ADR处理细胞24 h后,SMS2过表达的MCF-7细胞内线粒体ROS水平降低(P<0.05);细胞内ATP水平增加(P<0.05);电镜观察示线粒体结构性损伤减轻;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水平降低(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3、Bax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SMS2过表达可能通过减轻ADR对乳腺癌MCF-7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进而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以雌酚酮为原料,合成了7个雌酚酮-17-杂环取代衍生物,经过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质谱MS和红外光谱IR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选用人肝癌细胞(HepG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癌细胞(A549)对化合物进行抗增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雌酚酮-17-(5-氯-吲哚)腙(3f)对Hep G2细胞和Hela细胞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3. 60μmol/L和8. 74μmol/L。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科罗索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科罗索酸干预SW480细胞24和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使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染色以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科罗索酸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单克隆实验考察科罗索酸对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法和二氢乙啶(DHE)超氧化合物阴离子荧光探针法检测科罗索酸对SW480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浓度的影响;荧光探针(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Ca~(2+)荧光探针Fluo-4AM检测细胞内Ca~(2+)浓度;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科罗索酸对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Bcl-2和Cleaved PARP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科罗索酸干预细胞24和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2.13和7.79μmol/L;低于半数抑制浓度的科罗索酸可以显著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科罗索酸(3.75、7.5和15μmol/L)干预SW480细胞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05%、20.95%和31.60%,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同时,Cleaved Caspase-3、Bax和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科罗索酸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SW480细胞凋亡。科罗索酸可以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和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杨梅酮的抗氧化和抗膀胱癌活性,进行了抗氧化试验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察.结果表明,杨梅酮能有效抑制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且效果呈浓度依赖性,80μmol/L杨梅酮的溶血抑制率达到(93.67±0.01)%.研究表明,杨梅酮可通过增强细胞内SOD、GPx的酶活来调控ROS水平,减少MDA产生,避免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杨梅酮对膀胱癌细胞EJ和T24以及正常膀胱细胞SV-HUC-1的抑制效果也有剂量相关性,IC_(50)分别为(39.8±1.0)、(49.0±0.9)、(75.9±1.8)μmol/L.进一步细胞吸收量分析表明,可能是EJ对杨梅酮有更强的细胞吸收导致了杨梅酮对EJ的IC_(50)比T24更低(更敏感的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杨梅酮对EJ细胞周期DNA分布的影响,发现杨梅酮主要通过诱导EJ细胞产生凋亡及S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鳄胆素(crocodile choline,Cro)联合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诱导作用.用鳄胆素(15μg/mL)和阿霉素(0.4μg/mL)单独或联合作用SMMC-7721细胞后,测定了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渗漏率,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及p53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图3)显示鳄胆素和阿霉素单独或者联合作用都能促进细胞中LDH的渗漏,与对照组相比,联合作用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经药物处理后,AO/EB荧光染色发现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同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独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都能上调促凋亡蛋白p53的表达,促进凋亡蛋白CytC由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联合用药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鳄胆素和阿霉素单独或联合作用都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有诱导作用,且以联合用药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两药联合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本研究有望为肝癌的联合用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藻红蛋白调控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MTT法检测藻红蛋白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藻红蛋白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Ho-echst33258单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藻红蛋白作用MCF-7细胞的形态学变化;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藻红蛋白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凋亡率;TMRE单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CF-7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藻红蛋白对MCF-7细胞的IC50为81.60μg/L;形态学观察在作用48 h后,随给药质量浓度增加细胞生长密度逐渐变疏,细胞变小,细胞皱缩,高质量浓度组大部分细胞破碎,贴壁减少.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藻红蛋白与MCF-7细胞共培养后,随着剂量增加细胞呈明显的固缩状,细胞核出现碎片和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现象;藻红蛋白作用48 h后的细胞出现凋亡的亚二倍体峰,DNA复制下降;凋亡率分别为25.18%、55.45%、83.94%.不同质量浓度藻红蛋白对MCF-7作用48 h后,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分别为24.40±0.21、20.45±0.24和19.77±0.27.藻红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诱导MCF-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扁塑藤素对体内外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扁塑藤素的抑瘤增殖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适量的扁塑藤素提取物分别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及H226)及动物模型(BALB/c裸鼠),应用MTT方法测定其细胞存活率,应用细胞集落实验检测其长期毒性作用.制备A549非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测定PTM对移植瘤体积及湿重的生长抑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TM共培养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549和H226两组细胞随PTM剂量的增加及共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平均存活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PTM:0μmol/L)比较,0.1μmol/L组A549及H226的细胞集落形成均受到抑制,并且0.2μmol/L组的细胞集落形成抑制更为明显.PTM腹腔内注射治疗第7天,PTM 2 mg/kg治疗组的移植瘤(A549)体积抑制作用优于PTM 1 mg/kg治疗组(P<0.05).湿重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TM 2mg/kg治疗组移植瘤湿重低于空白组及PTM 1 mg/kg治疗组(P<0.05).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PTM(8μmol/L)对各组细胞(A549和H226)作用时间持续3 h即可导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持续6 h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更为明显,提示PTM作用时长与细胞(A549和H226)线粒体膜电位呈负性相关.结论 PTM对体内外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226)的细胞抑制作用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初步证明PTM具有诱导细胞线粒体去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啤酒花中异葎草酮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中成分异葎草酮(tetrahydro-iso-α-acid)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初步揭示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MTT法进行细胞毒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MMP)测定用罗丹明123(Rhodamine l23,Rh123)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异葎草酮对SGC-7901和HepG-2的IC50分别为13.4μg/mL和11.58μg/mL.异葎草酮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均有明显凋亡峰出现.异葎草酮可以导致SGC-7901和HepG-2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SGC-7901及HepG-2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异葎草酮是通过线粒体路径启动细胞凋亡的,而且诱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是其引起细胞凋亡发生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是目前肝癌诊疗的最大难点。检测槲皮素(Quercetin)对抗肿瘤药物作用于人肝内胆管细胞癌细胞系HCCC-9810的影响,确定其在胆管癌细胞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使用系列浓度梯度的槲皮素作用于HCCC-9810细胞,使用MTT法计算抑制率,确定槲皮素作用于HCCC-9810细胞的量-效关系。检测系列浓度梯度的抗肿瘤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多西他赛(Docetaxel)对HCCC-9810细胞的杀伤作用,确定抗肿瘤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选取适宜的作用浓度,利用MTT法检测槲皮素对上述抗肿瘤药物杀伤HCCC-9810细胞的影响。利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槲皮素对上皮细胞标识物E-Cadherin以及间质细胞标识物N-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是槲皮素、索拉菲尼、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等能够剂量依赖地抑制HCCC-9810细胞的存活;选取2μmol/L为后续实验中的槲皮素作用浓度,该浓度的槲皮素预处理HCCC-9810细胞能够显著上调其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索拉菲尼、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作用于HCCC-9810细胞的半数作用浓度(IC_(50))依次从(2.75±0.22)μmol/L、(0.83±0.12)μmol/L和(0.05±0.01)μmol/L下调为(0.31±0.5)μmol/L、(0.15±0.02)μmol/L和(0.01±0.00)μmol/L。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处理能够下调HCCC-9810细胞中的间质细胞标识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上调上皮细胞标识物E-Cadherin的表达。槲皮素能够通过抑制胆管癌细胞系EMT上调抗肿瘤的效能,在肝脏胆管细胞癌诊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石蒜碱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凋亡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石蒜碱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数据表明石蒜碱对K562细胞的IC50为16.000μ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石蒜碱对K56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数据表明给药剂量越大,其凋亡率越高,凋亡率与给药剂量呈依赖关系.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石蒜碱对K562细胞膜电位的影响,数据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大,膜电位逐渐降低,且成剂量依赖关系.结果显示石蒜碱能够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使其膜电位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敏感性的差异。方法:用台盼蓝色染色区分死活细胞,检测细胞活性;利用碘化丙啶(PI)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凋亡细胞和细胞DNA的含量。结果:0.50μmol/L以上浓度的As2O3与细胞共同孵育48h以后对NB4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对K562细胞来说,As2O3浓度要达到2.0μmol/L以上,72h以后才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白血病细胞对As2O3有不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15个原小檗碱衍生物(3-17)及小檗碱(1)和药根碱(2)抑制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包括Reh和Nalm-6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化合物4(9-溴乙基小檗碱),5(9-氯乙基小檗碱)和6(9-溴丙基小檗碱)表现出最为突出的抑制活性:在Reh细胞中,IC50值分别为0.45、0.39和0.57μmol/L;在Nalm-6细胞中,IC50值分别为3.6,4.3和1.17μmol/L。活性均强于先导化合物小檗碱和药根碱(后两者的IC50值均大于20μmol/L)。此外,化合物4和5能够剂量依赖的通过裂解PARP诱导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凋亡,降低procaspase-3的浓度,增加活性caspase-3水平,同时提高细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水平。进一步,Reh细胞用0.5μmol/L的4和5处理36 h,能够显著下调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以上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类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化合物1、4、5、7和11的PAMPA膜渗透实验说明,C-9位取代的小檗碱衍生物可以提高化合物的细胞膜渗透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中成分异葎草酮(tetrahydro-iso-α-acid)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初步揭示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MTT法进行细胞毒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MMP)测定用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123)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异葎草酮对SGC-7901和HepG-2的IC50分别为13.4μg/mL和11.58μg/mL.异葎草酮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48h后,肿瘤细胞均有明显凋亡峰出现.异葎草酮可以导致SGC-7901和HepG-2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SGC-7901及HepG-2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异葎草酮是通过线粒体路径启动细胞凋亡的,而且诱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是其引起细胞凋亡发生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莪术油影响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机制。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剂量莪术油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片段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作用48h时,最佳浓度为110μg/mL,IC50值为104.958μg/mL。DNA电泳可见有梯状条带出现,流式细胞术法显示有凋亡峰出现。莪术油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量子点(CdTe)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及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Hoechst染色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抑制率随着量子点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增高而增加;形态学观察可见明显的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剂量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较阴性对照组有所下降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1.45~5.8 μg/mL剂量范围的量子点(CdTe)能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引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从而认为这种凋亡可能是依赖线粒体途径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长春碱在C-28'位点的结构修饰,并研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在长春碱的C-28'位使用钯催化偶联的方法合成衍生物,所得化合物经~1H NMR和HRMS-ESI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以长春碱为对照组,并将其用MTT法在MCF7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本试验共6个新颖的长春碱类似物,其中化合物10的活性优于对照品长春碱,两者的IC_(50)分别为0.22μmol/L和0.43μmol/L.  相似文献   

17.
研究白杨素衍生物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谷氨酸构建体外培养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模型,选择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使用酶标仪,对细胞培养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检测,并对丙二醛的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的高低进行检测;使用Annexin V/PI的方法染色,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药物(50、100、200、400μmol/L)处理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比例,药物浓度为200μmol/L时细胞存活比例最高,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也最高,丙二醛的含量最低,总抗氧化达到最大水平.药物浓度为100、200μmol/L,其凋亡率降低到11.39%、5.02%,较模型组的凋亡率28.06%降低了2-5倍多.白杨素衍生物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 Y神经细胞拥有效果明显的保护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或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进而达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培养的人喉癌细胞 Hep‐2及肝癌细胞HepG‐2,分别用不同浓度姜黄素(CUR ,0~50μmol/L)和紫杉醇(PTX ,0~5 nmol/L )单独处理或联合处理(5μmol/L CUR+0.5 nmol/L PTX、10μmol/L CUR+0.5 nmol/L PTX).处理48 h后,用WST‐1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再用结晶紫染色检测活细胞的密度,最后用Hoechst 33258凋亡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姜黄素或紫杉醇单独处理对 Hep‐2细胞和 H epG‐2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姜黄素与紫杉醇联合处理后细胞的增殖速率要比紫杉醇单独处理的明显降低;同时,姜黄素与紫杉醇联合处理后细胞的凋亡要比紫杉醇单独处理的更为明显.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姜黄素对紫杉醇抑制肿瘤细胞H ep‐2和H epG‐2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紫杉醇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天然抗氧化剂白藜芦醇(Res)对Cd Cl2暴露所致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单独应用Res联合Cd Cl2共同处理受精后2 h(2 hpf)的斑马鱼胚胎,观察至96 hpf胚胎死亡率和孵化率;采用荧光探针DCFH-DA、Mito SOX、JC-1分别检测胚胎总体活性氧、线粒体源ROS水平和胚胎线粒体的膜电势;采用吖啶橙(AO)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胚胎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mt SSBP)、OPA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0μmol/L Res持续暴露96 h可明显增加斑马鱼胚胎死亡率(P0.05)。20~100μmol/L Res与20 mg/L Cd Cl2联合暴露较单独Cd Cl2暴露组相比,胚胎死亡率和未孵化率明显增加(P0.01)。100μmol/L Res与20 mg/L Cd Cl2联合处理明显增加了胚胎总体ROS(P0.01)和线粒体内ROS(P0.01)的生成,降低了线粒体的膜电势(P0.05),胚胎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Cd Cl2单独暴露组相比,Res联合处理明显下调了mt SSBP和OPA1的m RNA表达水平(P0.01)。由此可知,高浓度Res明显增强Cd Cl2所致的斑马鱼发育毒性,胚胎总体ROS和线粒体源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势下降,mt SSBP和OPA1表达下降,表明线粒体损害可能介导了Res对Cd Cl2育毒性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游离脂肪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OA刺激Ishikawa细胞作为实验组(OA作用组),并以空白组(未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用Cell Counting Kit (CCK-8)法检测OA对细胞毒性和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OA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Bcl2、Ki67、MMP1、MMP9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不同浓度OA作用于Ishikawa细胞后,CCK8结果显示,50μmol/L、200μmol/L作用组细胞的活性在48 h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48h)=2.504,P0.05);500、1000、1500μmol/L刺激组细胞的活性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24h)=3.625,P0.05;F_(48h)=9.318,P0.01;F_(72h)=36.630,P0.01;F_(96h)=47.871,P0.01),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2)50μmol/L及200μmol/L OA作用Ishikawa细胞48 h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48h)=2.504,P0.05),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高于空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迁移)=8.993,P0.01;F_(侵袭)=6.560,P0.01)。(3)200μmol/L OA作用于Ishikawa 24 h后,Bcl2、Ki67、MMP9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Bcl2)=7.232,P0.05;F_(Ki67)=6.245,P0.05;F_(MMP9)=3.837,P0.05),MMP1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不饱和脂肪酸OA可能通过上调Bcl2、Ki67、MMP9等基因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