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含钢渣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掺钢渣、矿渣和粉煤灰复合掺合料混凝土的碳化、氯离子渗透、碱集料反应、抗冻及绝热温升性能.结果表明:在同水胶比下,复合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明显提高,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膨胀率显著降低,当复合掺合料用量超过50%,混凝土抗冻性有所降低.掺加复合掺合料可显著减小胶凝材料的水化热,以及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和温升速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矿物掺合料对轻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Ⅱ级粉煤灰、超细粉煤灰、磨细矿粉以及钢渣粉等量取代水泥,制备了轻骨料混凝土.并采用加速碳化试验和混凝土孔溶液pH值测试技术,研究了其碳化特性,分析了不同矿物掺合料对轻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掺II级粉煤灰和钢渣粉的试样各龄期碳化深度均高于基准样,且不同深度处的混凝土孔溶液pH值也低于基准样;而...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试验,研完了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其离散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使得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降低,但后期抗压会超过或接近不掺粉煤灰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2)随着粉煤灰取代水泥率的增加,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后期抗压强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取代率在15%~20%之间.3)随着粉煤灰取代水泥率的增加,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散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马壮 《科技信息》2008,(5):295-296
一、概述 粉煤灰混凝土(FLY ASH CONCRETE),是指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组分的粉煤灰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掺入混凝土后,不仅可以取代部分水泥,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一系列性能.根据现代研究认为,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可以与水泥互补长短、均衡协和,所以粉煤灰可以充当混凝土的减水剂、释水剂、增塑剂、密实剂、抑胀剂等一系列复合功能的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在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按等量取代法掺入粉煤灰,研究了掺不同剂量粉煤灰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掺粉煤灰的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按30%等量取代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尤其是具有良好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再生混凝土压碎指标、抗渗、抗冻和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 MPa、25 MPa、30 MPa的再生骨料混合比例为1∶1∶2时压碎值最小;粉煤灰取代10%水泥时其28d抗压强度比未掺加粉煤灰时高出60%左右;粉煤灰取代10%~20%水泥时其抗渗性能有明显提高;粉煤灰取代10%水泥时,在冻融循环达到100次,其相对横弹模仍大于60%;粉煤灰取代15%左右水泥时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最好;抗侵蚀后质量损失率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在一定程度上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明显提高,对废弃混凝土再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掺合料之一,掺加粉煤灰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本文综述了粉煤灰的掺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粉煤灰能够很大程度上使混凝土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8.
薛兆峰 《科技信息》2012,(36):I0197-I0198
本文初步分析、对比了几种活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用粉煤灰、粉煤灰及硅灰、磨细矿渣等量替代部分水泥的情况下,混凝土7天龄期时抗压及弯拉强度均下降,但28天龄期后粉煤灰、粉煤灰及硅灰两种掺合料的混凝土抗压及弯拉强度依然下降.磨细矿渣掺合料混凝土抗压及弯拉强度比纯水泥混凝土强度高?本文综合对比了几种活性矿物掺合料等量替代部分水泥措施的效果,推荐使用磨细矿渣部分等量替代水泥措施.  相似文献   

9.
将磨细矿渣和粉煤灰分别等量取代水泥得到的3组磨细矿渣混凝土和2组粉煤灰混凝土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与基准混凝土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并由差热热重试验和恒温箱干燥高温炉灼烧法,分别测得了Ca(OH)2质量分数和非蒸发水质量分数随混凝土中磨细矿渣或粉煤灰掺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养护龄期为90d的C50混凝土,当S95级磨细矿渣或Ⅰ级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质量的30%时,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复合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复合矿物磨细矿渣、硅粉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了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用量,优化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仍是影响矿渣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磨细矿渣、硅粉等量取代水泥,取代值存在一个最佳值,分别是磨细矿渣掺量最佳值为凝胶材料总量的30%,硅粉的掺量为凝胶材料总量的15%,高效减水剂为凝胶材料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11.
矿渣、粉煤灰及减水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矿渣和粉煤灰这些工业废渣及其活性特点进行试验。该试验所研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选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对八种方案进行试配,测试分析混凝土的性能和混凝土四个龄期的抗压强度,通过对各种配合比的矿渣粉煤灰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的对比分析,找出理想的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总结了每种方案中最佳配合比掺量。  相似文献   

12.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路面应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加快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添加粉煤灰、硅粉和引气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能,包括力学性能、部分耐久性、干缩性及耐磨性.通过对13种配合比混凝土性能评价,得出粉煤灰取代率为30%、硅粉掺入率为7%和引气减水剂为1%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低渗透性、高抗冻性、低干缩性、高耐磨性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议该配合比为路面设计配合比.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在燃煤烟气净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及火山灰特性做了说明,并简单介绍了利用粉煤灰脱硫脱氮原理.利用粉煤灰进行燃煤烟气净化时,具有工艺简单并能同时脱硫脱氮的优势.列举了几种利用粉煤灰脱硫及同时脱硫脱氮工艺.但是粉煤灰作为脱硫脱氮剂的反应机理尚不很明确,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不很理想,因此粉煤灰的利用尚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掺加减水剂,调整水灰比等途径配制了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并力求加在粉煤灰掺量以降低混凝土成本,介绍了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讨论了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方法利用矿物掺和料来实现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之目的。结果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出发,选用20%粉煤灰、30%矿渣微粉进行单独等量取代水泥。通过对各组试样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比较,研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并对其作用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定量粉煤灰、矿渣微粉及少量减水剂可配制28d强度大于73~90MPa,坍落度大于225mm的C60和C80高性能混凝土。结论粉煤灰和矿渣微粉可以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研究掺低钙、高钙粉煤灰对结构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混凝土碳化、氯离子扩散系数、干湿循环破坏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低钙、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坍落度没有影响,在相同的养护龄期里掺高钙粉煤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低钙粉煤灰混凝土.掺加低钙、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碳化、氯离子扩散系数、干湿循环破坏有影响,掺加低钙粉煤灰混凝土具有比掺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更大碳化深度,掺低钙、高钙粉煤灰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影响不明显,在干湿循环初始阶段掺低钙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增加程度大于掺高钙粉煤灰混凝土增加程度,干湿循环超过30次后高钙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劣化增加程度小于低钙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劣化损伤增加程度.  相似文献   

17.
对近年来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合评述,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可泵送性等性能研究有一定进展,特别是一些粉煤灰混凝土的重大工程应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的恶化,空气中的CO_2浓度越来越高,混凝土碳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不断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水胶比、水泥用量和粉煤灰掺量这三个指标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并采用灰关联法分析了三个因素对碳化深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碳化深度增大;一般情况下,水泥用量越多,碳化深度越小;在混凝土碳化过程中,粉煤灰掺量对碳化深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初步探讨偶联剂、减缩剂和粉煤灰共同作用对新老混凝土界面层劈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同改性的新老混凝土界面层劈拉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的粉煤灰砼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文中详细论述了粉煤灰作砼掺合料对新拌砼和易性,对硬化砼的强度、变形及抗渗、抗冻、耐腐蚀等耐久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几种激发粉煤灰活性,提高砼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