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分析空间信息网特点,提出一种多径路由算法,将网络拓扑分为骨干网和非骨干网.在骨干网内充分利用节点运行的周期性和可预知性,进行路由的静态配置,引入了节点被选概率因子,有效避免了瓶颈节点的形成;非骨干网节点因其拓扑动态变化的特点采用按需路由,减少了路由维护的开销.依据网络环境建立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并且在多路径间进行合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家用无线网络平台. 分析了Zigbee网络协议,探讨了用Zigbee技术构建家用无线网络的关键问题. 对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路由算法和网络采样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构建的家用无线网络对脉搏信号进行监护实验. 结果表明,基于Zigbee技术构建的家用无线网络是可行的,该无线网络在家庭监护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Click和NS2的多路径域间路由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多路径域间路由仿真和性能评估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lick和NS2的多路径域间路由仿真器MIRS(multi—pathinter—domainroutingsimulator)MIRS通过在传统网络仿真器Ns2中嵌入Click软件路由器来构建,其源代码既可以在仿真器中运行,也可经小幅修改后在现有的真实系统平台上运行,从而有效缩短了实验评估的周期,,而且,MIRS能够准确描述多路径域间路由器转发流量的行为,提高了仿真的准确度。基于模拟网络拓扑以及山东大学校园网拓扑分别进行了单路径路由与多路径路由的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路径路由可以更好地改善网络性能,同时也验证了MIRS仿真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多跳无线网络(MHWN)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不可避免地面对恶意干扰的攻击。由于多路径技术固有的空间分集能力,在抗干扰设计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传统的方法多是基于干扰存在二元性进行多路径的设计,但由于干扰的智能性不断提高,其无法实现多路径路由的优化传输。为了提高抗干扰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评估的动态多路径优化方法,即通过实现量化评估干扰的方法实现业务动态路由优化分配,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MHWN可靠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5.
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种新的无线网络技术——无线mesh网络也逐渐发展起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线mesh的网络拓扑结构、特点以及与Ad hoc网络进行了比较,通过mesh网络解决大规模的Adhoc网络不适合传输大量的信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无线网络通信技术ZigBee.首先分析了ZigBee协议栈的组成、网络拓扑、和技术特点,其次与其他同类技术做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最后研究了ZigBee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网络技术。文章介绍了应用ZigBee技术组建智能家庭无线传感网络的关键问题,分析了无线网络协议的机理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组式无线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讨论了分组式无线计算机网络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其中包括分组式无线网络的信道多址访问方式,分组式无线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分组式无线网络的路由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9.
提供了一种TCP/IP环境下 ,利用工业标准SNMP协议 ,通过访问路由表实现网络拓扑图自动搜索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依赖于硬件设备 ,有较好的实用性 .  相似文献   

10.
GNSS测量误差中,多路径效应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是制约高精度GNSS的主要误差源之一.研究多路径效应的空间特征,依据多路径效应特征选择合理的方式削弱多路径效应,可以有效的提高精度.本文提出了利用时钟同步一机双天线系统,通过单差模型,分析多路径效应空间相关性特征的方法.通过两组实验得出不同环境下的多路径效应的空间相关性特征,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发展多路径效应的消除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间断连接无线网络中节点能量有限、节点间相遇持续时间较短和网络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自适应异步唤醒的数据转发策略,综合考虑节点能耗和休眠机制,并结合灰色模型预测节点间相遇持续时间,优化节点探测阶段和数据转发阶段的能耗,进而实现高效数据转发的目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据转发策略能够有效利用节点剩余能量和通信机会。与现有的转发策略相比,该策略能够在低能耗下有效改善网络的探测成功率和通信时延。  相似文献   

12.
大功率无线电力传感网络通信组网中,信道的交叉映射可以实现分层管理和提高抗干扰性能抑制。传统方法中,采用多因性的时帧分布调节方法是实现大功率无线电力传感网络信道交叉映射,容易导致无线电力传感网络节点出现信道频移,数据通信丢包较大。提出一种基于数据转发链路估计的大功率无线电力传感网络信道交叉映射机制。构建节点数据传输模型,进行大功率交叉网络模型构建和信道模型构建,把传感器节点划分为多个簇,构建无线电力传感网络,实现节点优化覆盖。计算大功率交叉网络信道的数据转发链路转发冲激响应函数,实现网络信道的交叉映射机制改进。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数据转发成功率,数据收集的稳定性提高了10%,保证有较高的通信成功率,且功耗减少24%,信道的交叉映射可以实现分层管理,提高抗干扰性能抑制,性能优越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存在的数据时延增加与节省能耗这一矛盾,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节点剩余能量与数据时延、支持QoS的分布式数据聚合策略,各个节点依据其他数据经由该节点转发的概率与能耗情况,自主地决定是否成为聚合节点,仿真结果表明,QoS算法在网络的生命周期,数据时延和抗毁性方面均优于经典的LEACH和PE-GASIS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层次型融合算法的单跳路由造成网络能量消耗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均匀思想在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混合型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LEACH进行分簇和融合节点的选择,融合节点主要用于簇内数据的接收和融合处理.然后基于融合节点到基站距离的不同,非均匀的选择出网内的副融合节点,副融合节点主要用于转发网内融合节点发来的数据.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综合了平面型融合算法和层次型融合算法的优点,既均衡了网络能量的消耗又有利于网络的扩展,并且算法简单、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5.
协作通信是提高无线网络链路可靠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文中将线性网络编码引入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中,提出新的中继转发方法。在中继转发阶段,参与协作的用户将机会侦听到的来自其它协作用户的数据和自身的数据进行线性网络编码,并转发出去。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与原有的基于异或编码方式的转发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能获得更高的空间分集度,更低的系统中断概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无线自组织网路由协议的可扩展性,根据多路径路由协议的特点,建立了多径寻由策略的数学模型.针对节点分离(Node disjoint)和链路分离(Link disjoint)式两种多径拓扑组织结构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弱多径覆盖的具有可扩展能力的路由协议.在此基础上对多径算法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实现.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基于弱多径覆盖的路由算法对网络拓扑要求不高,更容易得到可行解,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线传感网中数据收集、存储和查询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调簇的能量感知数据存取算法ACEDBA(Adjusted Cluster-based energy-aware Data Brokerage Algorithm).该算法将网络节点分成许多簇结构,簇内节点负责数据采集,簇首节点负责簇内数据的收集、汇聚和转发,数据可以集中存储,也可以分布存储在各簇首节点或本地存储.算法引入能量分级消耗机制,可动态选择和调整簇首节点,保证各簇首节点簇内数据存储和簇间数据转发查询的能量平衡.实验结果表明,与典型数据存取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节点能耗均衡、生命周期和查询成功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WSANs中一种基于能耗自适应的多反应节点的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无线传感器反应网络(WSANs)中传感节点和反应节点间数据包的传输距离及传输能耗,在分析了传感节点与多个反应节点共存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跳数有限且能耗自适应的多反应节点选择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最优解决方案的整数线性规划(ILP)描述.该算法在修改了贪婪转发路由算法的基础上,通过限定传感节点到反应节点的跳数以及重新计算从每个用于数据转发的传感节点到每个反应节点的能耗,来达到保证实时收集数据条件下降低网络总能耗及数据传输总距离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数据收集的实时性与网络总能耗之间的平衡.图3,参8.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因簇间长距离通信而带来的高能耗以及路由寻址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的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该算法对非均匀分簇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竞争半径的计算上同时考虑了节点的位置和剩余能量,以使簇头的负载更加均衡。采用层间多跳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不仅避免了节点的长距离通信问题,而且简化了数据转发过程。仿真实验表明:与低功耗自适应分簇路由算法和非均匀分簇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节约簇头的能耗,减少网络的系统能量开销,延长网络的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