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柳宗元在《晏子春秋》研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辩晏子春秋》是《晏子春秋》研究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章,其中的观点直接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引起了后人对《晏子春秋》著作的学派归属和作者及成书时间的长期争论。应该说,后人关于《晏子春秋》的很多重要观点和今天关于《晏子春秋》的很多重要成果都是在他的思想启发及他所引起的学术争鸣的基础上取得的,他对我国的《晏子春秋》研究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在《晏子春秋》研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辩晏子春秋》是《晏子春秋》研究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章,其中的观点直接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引起了后人对《晏子春秋》著作的学派归属和作者及成书时间的长期争论。应该说,后人关于《晏子春秋》的很多重要观点和今天关于《晏子春秋》的很多重要成果都是在他的思想启发及他所引起的学术争鸣的基础上取得的,他对我国的《晏子春秋》研究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从文学的角度审视《晏子春秋》,它可以说是先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了前人研究多所注意的晏子形象外,齐景公这一形象的生动性,复杂性,其于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丰满性等等,也颇值得注意。先秦阶段小说发展还很不成熟,《晏子春秋》所作的尝试为后世小说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人君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从学的角度审视《晏子春秋》,它可以说是先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了前人研究多所注意的晏子形象外,齐景公这一形象的生动性,复杂性,其于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丰满性等等,也颇值得注意。先秦阶段小说发展还很不成熟,《晏子春秋》所作的尝试为后世小说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人君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崇史尚实"的主流观点使《晏子春秋》之类以历史为基础却又不拘泥于历史的作品被鄙弃,难以得到恰当的评判。随着"文"的地位的提高,文学批评的完善,"史"与"文"始平分秋色。虽然《晏子春秋》处于中国文学发展的萌芽期,具有复杂的创作特征,但其具有的与史书迥异的文学创作的特征和手法,已显示出《晏子春秋》叛离正史、走向文学的的鲜明倾向。  相似文献   

6.
董秀枝 《科技信息》2008,(2):148-149
《鬼谷子》是先秦纵横家学派唯一的理论著作,蕴含丰富的修辞学思想。这篇文章以西方修辞学理论为视角,主要从"修辞的定义"、"受众的分析"、"修辞的自我韬晦"、"修辞的文体风格"四个方面重新解读了《鬼谷子》,指出了《鬼谷子》中的修辞思想与西方某些占主流地位的修辞学理论的一致性,从而肯定了这部书中修辞学思想的精妙和先进,强调了该书对于研究西方修辞学的中国学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晏子春秋》是一部由历史人物晏婴的传闻逸事连缀而成的作品,其成书年代至今尚存争议。如果从《晏子春秋》的文体渊源出发,对其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适当定位,根据其文体特征,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推断出《晏子春秋》的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初期稍后,中期以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参照大徐本《说文解字》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对《说文.肉部》涵盖的140个字进行逐字考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意义对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并分析了某些"肉部"字字义的转移以及"肉部"字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汉字发展演变中"肉部"与"月部"的混淆也是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从字本义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之争由来已久。这次"撞船事件"再度引发争议,也再次促使人们去了解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历史真相的来龙去脉。2010年岁末,日本共同社中文部《共同网》、日本亚洲通讯社和日本新闻网评选出"2010年日中关系十大新闻","日中撞船事件引发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文艺大系》与《中国新文学大系》在"十七年文学"的小说篇目编选上,表现了编选者不同的精神背景对同一段文学的不同讲述,以及编选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规训,在"谁"的"十七年文学"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归属的差异与分歧。我们应该以客观的目光去正视这段历史,靠近这段真实存在过的文学,最真实地还原这段文学的历史,从而给予"十七年文学"以更准确、更真实的文学史定位。  相似文献   

11.
孔子整理《春秋》所继承的是古代史学中的“记言”传统。重在阐释古史的微言大义一面,由他的弟子所传承的《公羊》,《谷梁》二传,继承了孔子重在阐释的风格。在丘明的身份是“鲁太史”,“鲁君子”,所继承的古代史学中的“记事”传统,由他所传承的《左传》仍是从“记事”一面为《春秋》补充史料,但是在《左传》中,却又包含有较之《公羊》,《谷梁》更多的孔子史论,这些史论基本上体出了《论语》所说“子以四教,却又包含有较之《公羊》,《谷梁》更多的孔子史论,这些史论基本上体现了《论语》所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成书时代 ,是学术界历来争论的焦点之一。有的学者征用《老子》书中出现的“三十辐同一毂”的记载 ,认为这种辐毂制的车子在春秋之世没有出现 ,到了战国中晚期才出现 ,所以《老子》只能产生在战国中晚期之后。本文就春秋时期辐毂等车制情况展开讨论 ,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文献资料 ,论证了春秋末期以前“三十辐同一毂”的制画实践技术的存在 ,从这一方面 ,否定了《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之说 ,进一步证实《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义和语法两个角度分析了《晏子春秋》的人名,探讨了《晏子春秋》中人名在词素意义关系和结构方式上的规律以及这些人名反映出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养生"一词的起源,大约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吕氏春秋.二孟冬纪》有"养生"一词:"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一直以来,佛教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注重来世、重死不重生的宗教,与养生没什么密切关系,甚至有人将佛教划为专门"事死"的宗教。但在佛教的思想理论、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修行方式中,都与养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于《左传》学多有发明,但其问世后所面临的批评也从未停止。宋儒刘敞治经专尚探究义理,因此针对杜预主“《春秋》为鲁史”、“经承旧史”等说而湮没《春秋》大义深为不满,并责备杜预不通经义、臆断解经,这些批评在《左传》学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的篇章构思精巧,风格高雅,其语言经历代广泛习用,许多已转化为成语。源自《诗经》的成语共有130个,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大类:一是《诗经》中首创的成语,二是后人从《诗经》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源自《诗经》成语的词义多种多样,这些语在汉语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古今词义相同,有的古今词义同中有异,有的则古今词义不同。源自《诗经》的成语形象、生动、简洁、凝练,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泓峻 《中州大学学报》2014,(5):38-42,90
经学研究是影响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汉大赋的写作,建立在经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唐代古文家的古文写作,受到当时以《春秋学》为代表的经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后世儒家学者《诗经》研究对汉语诗歌的发展的影响,远比《诗经》文本本身更大,文人诗歌中爱情诗的缺失,与经学家将《诗经》中大量爱情诗故意进行曲解,掩盖有关;古体诗、格律诗、词、曲等文体的价值,则是根据它们与《诗经》相似相近的程度进行判断的。宋代理学家喜谈性理、以白话说经的传统,与说理诗的大量出现以及白话小说的兴起之间,存在相互呼应的关系。经学研究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发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新文体的发明,"传体"这一在后世十分重要与活跃的文体,与"经传"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神话历史》丛书在资料处理、理论运用,或者说二者的“互动”上都达到一定的“规模”。对于经史相连的中国式“古典学”,尤其是“礼学”、“春秋学”等,“丛书”作者,跟近年学术新进们一样做了相当艰难的摸索与尝试,以“西学”为参照系,在经籍思想内容、历史意义、文化观念、思维机制的探掘上,尤其是给予现代性的哲学升华上,花了力气,也得到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19.
《老子》中“有生于无”的命题,郭店竹简本作“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部分学者据此认为,老子只有有无平等的观念而不主张无先于有。对老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以及从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论证,无先于有的观念并不能轻易地从老子那里剔除。“无”与“道”在形上层面同一,因而较“有”优先,有无的对等关系只在形下的经验世界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美育的发展轨迹比较曲折,但总体趋势是螺旋式向前拓展的,大致经历了“高校美育萌动期”、“高校美育焦虑期”、“高校美育复苏期”、“高校美育繁荣期”四个阶段.当前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校美育体系应确立高校美育前瞻性视野,凸现大教育战略意识;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瞄准正确的高校美育方向;协调高校美育硬件、软件建设,优化高校美育管理体制、机制;探索高校美育有效途径,创新高校美育教学方法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