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参考E.coli偏爱密码子,设计并合成人MT-3α结构域(α-MT-3)的DNA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IPTG诱导,在E.coli中高效表达出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α融合蛋白。凝血酶酶切融合蛋白(用CdCl2或ZnSO4辅助)后,得到纯化的结合镉或锌的α-MT-3蛋白。质谱分子量检测及氨基酸组成分析证明得到了目的蛋白。紫外吸收光谱及圆二色性光谱研究重组α-MT-3的结构。MT-3的与其余MT的α结构域不同,α-MT-3的圆二色性光谱在220nm左右为负峰,说明α-MT-3可能包含一个α-螺旋的二级结构。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量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5-二(α-硫甲基吡啶)1,3,4噻二唑(DPTD)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 mol.L-1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的N,N-二甲基甲酰胺底液中于1.08 V(vs.SCE)处有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v1/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DPTD在GCE上的伏安行为是一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过程.利用电化学方法求出该电极反应过程是单电子转移,传递系数α为0.78,扩散系数为1.20×10-5cm2.s-1.利用循环伏安法还研究了该化合物对过渡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该化合物在一定浓度下对Cu2+和Pb2+有较好的选择识别性.  相似文献   

3.
以含H2SO4、As、Sb、Bi的酸性溶液为研究体系,采用化学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电解液中砷的氧化还原规律及价态转化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溶解在铜电解液中的空气在一定温度下将As3+氧化,而且Sb可显著促进As3+的氧化。通过向电解液中通入适量的SO2可实现电解液中砷的价态调控,促进砷锑铋的共沉淀反应。采用SO2还原电解液中的As5+,使砷物质的量比(n(As3+)/n(As5+))维持在1∶1附近,Sb、Bi在一定条件下脱除率分别高达60.0%和46.0%。电化学测试表明:加入As3+后,阴极过程在-0.1~-0.2 V出现还原峰,随着As3+加入量增大,峰电位负移。加入As5+后,阳极和阴极过程分别在-0.01 V和-0.18 V附近出现氧化峰和还原峰,随着As5+浓度的增加,氧化峰电流逐渐增大;还原峰电位负移,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4.
改性黑荆树皮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原位固化黑荆树皮(YYGHS)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原位固化黑荆树皮(YGHS)经氧化后对Cu2+、Zn2+、Ni2+吸附量增加450%以上.在25℃、pH值4.82和Cu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72 mg.L-1的条件下,YYGHS对Cu2+的吸附量达到44.3 mg.g-1.在本实验条件下YYGHS对Cu2+的吸附符合拟二级速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5.
朊蛋白是铜结合蛋白,而铜离子介导了朊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使其聚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重组人朊蛋白91-231截去了八肽重复区域,利用X射线吸收谱近边结构解析出了C端高亲和性的铜结合位点的三维精细结构.结果显示与兔朊蛋白相比人朊蛋白中氨基酸与铜结合更紧密.本研究可能揭示了不同物种对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双金属Hg2+和Cu2+对木瓜蛋白酶活性与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双金属Hg2+和Cu2+对木瓜蛋白酶活性与构象的影响.利用FT-IR、荧光发射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探讨Hg2+和Cu2+处理与木瓜蛋白酶二级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木瓜蛋白酶活性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表现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的Hormesis现象.低浓度下,双金属Hg2+和Cu2+表现出协同激活效应;高浓度下,Cu2+的添加屏蔽了Hg2+的抑制作用.双金属离子浓度为10-6 mol/L Hg2+和10-8 mol/L Cu2+时,对酶的激活效应最大,其处理的木瓜蛋白酶的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最高,二级结构最稳定,酶与底物亲和力最强,活性最高.当双金属离子浓度为10-4 mol/L Hg2+和10-4 mol/L Cu2+时,其抑制力最强,处理的木瓜蛋白酶有序结构含量最低,二级结构破坏,活性最低.木瓜蛋白酶分子构象的有序度与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富碳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DME)的高活性催化剂C207-HZSM-5。考察了催化剂配比、还原条件、反应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程度升温还原(TPR)方法及XRD表征,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及催化剂氧化态、还原态、反应后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还原时,低升温速率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在p=3MPa、T=280℃、空速为3000mL/(g·h)条件下,CO转化率为66.03%,DME收率为45.5%,接近其热力学平衡值。结合活性评价结果及不同还原温度下的XRD结果得出,Cu+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物种。TPR结果表明,还原分两步进行,即165℃处的Cu2+还原至Cu+过程,和175℃处的少量的Cu+还原至Cu0过程。  相似文献   

8.
利用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沙丁胺醇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作用,并对牛血清蛋白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发现,在pH 7. 0 PBS缓冲溶液中,当加入不同浓度牛血清蛋白后,0. 6 V处沙丁胺醇的氧化峰电流降低,牛血清蛋白的线性范围是2. 47×10~(-7)mol/L~2. 00×10~(-5)mol/L,检出限为8. 23×10~(-8)mol/L。沙丁胺醇与牛血清蛋白形成了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2. 84×10~5L/mol。紫外光谱表明沙丁胺醇使牛血清蛋白的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4种常见金属离子Zn~(2+),Mg~(2+),Fe~(3+)和Cu~(2+)对沙丁胺醇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起抑制作用。红外光谱表明沙丁胺醇与牛血清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宽带和频光谱(BB-SFG)对Cu和Au表面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TC)自组装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Cu表面APDTC的SFG共振谱峰为叠加在基底宽带非共振谱峰上的正峰,其与Cu基底的相对相位约为0;而在Au表面,共振谱峰为负峰,相对相位约为π.烷基十八硫醇自组装膜的SFG中也观察到相似的线型变化.X射线衍射(XRD)谱分析表明Cu表面有氧化峰,而Au表面没有,这是由于Cu在自组装过程中发生了自发氧化.因此,Cu表面的SFG信号来自于氧化物,而Au表面的信号来自于金属本身,两者绝对相位的不同造成其表面分子与基底相对相位的差异,使APDTC分子SFG共振谱峰分别表现为正峰和负峰.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天冬氨酸-邻二氮菲-Cu(Ⅱ)配合物([Cu(Phen)(Asp)]2+)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配合物[Cu(Phen) (Asp)]2+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随DNA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线性范围为0.02-10.05 μg/mL,检出限为0.002 μg/mL,且研究该配合物存在条件下对DNA的电化学诱导降解.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u(II)的二维网状聚合物[Cu(tza)2]n(Htza=四氮唑乙酸)的晶体.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47974(5)nm,b=1.17811(12)nm,c=0.94739(10)nm,β=103.727(2)°,V=0.52016(9)nm3,Dc=1.578g·cm-3,F(000)=357,Z=2,μ(MoKα)=1.057mm-1,R1=0.0128,wR2=0.142.中心Cu(II)与配体形成近似菱形结构,测定了该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法表明该配合物存在较好的氧化还原性,其氧化峰、还原峰的峰电位分别为0.29、-0.20V,其是Cu(II)和Cu(I)之间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利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Cu2+存在下多巴胺(DA)与鲱鱼精DNA在Tris-马来酸缓冲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7.0 的Tris-马来酸缓冲溶液中,DA在聚L-半胱氨酸复合膜修饰电极上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加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下降,说明DNA和DA能发生相互作用.再加入Cu2+后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更大,说明Cu2+对DA和DNA的相互作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半经验CNDO/2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YBCO的结构单元及晶胞作了计算,结果指出:1.采用簇模型不能较好地反映YBCO晶体性质。2.YBCO中Cu(2)的氧化态为( 2),Cu(1)的氧化态为( 1.5),Cu(1)也可能是在( 2)与( 1)两个氧化态之间共振。3.铜的电子组态分别为Cu(2)(d_(xy)~2d_(x2)~2d_(yz)~2d_(x~2-y~2)~1d_z~(2_2)),Cu(1)(d_(xy)~2d_(xz)~2]d_(yz)~2d_(x~2-y~2)~2d_(z~2)~1)。这种组态是YBCO形成层状氧缺位结构的主要原因。4.超交换作用在YBCO中普遍存在,但铜-氧面间这种作用最大,超导电流在其间进行最为有利。5.Y,Ba在YBCO中的主要作用是促成Cu(d_(xy))与O(P)形成最高占领杂化带。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MWNT-石墨糊修饰电极,研究了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u2 的最佳实验条件.在0.6mol/L硫酸溶液中,于-0.6V(vs.SCE)处富集420s后进行阳极溶出伏安扫描.Cu2 浓度在1×10-6-2×10-5mo/L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在5×10-7-4×10-6mo/L范围内与峰电流二次导数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5×10-7mol/L.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膜蛋白(SARS-CoV-2 M蛋白)结构及性质.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蛋白质基因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翻译后的修饰和进化历程.结果表明,M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其基因编码区长度为669bp,编码222个氨基酸;M蛋白启动子区内不存在甲基化位点,存在17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β折叠为主,不含外分泌信号肽,存在3个跨膜结构域、2对二硫键、37个磷酸化位点、1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和6个B细胞抗原结合位点;进化树分析表明,SARS-CoV-2 M蛋白与蝙蝠冠状病毒的M蛋白具有同源性.此结果为深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理论数据,也为疫情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以及位点竞争实验研究了邻菲罗啉铜(Cu(phen)23+)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3+对HSA的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过程.由Lineweaver-Burk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由vant Hoff方程和结合常数求出了体系的焓变值和熵变值,焓变值(-10.50kJ/mol)和熵变值(59.28J.mol-1.K-1)表明,静电作用力是维持Cu(phen)23+-HS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位点竞争实验揭示了Cu(phen)23+在HSA上的结合位点主要在site I.圆二色谱实验结果表明Cu(phen)23+与HSA结合后,HSA中α-螺旋含量减少,说明HSA的构象和微环境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搅拌界面缩聚方法,用M(AS)(AS是双(2,4 二羟基苯甲醛)乙二亚胺,M=Cu2 ,Ni2 ,Mn2 ,Co2 ,Fe2 ,Zn2 )Schiff碱金属络合物与对苯二甲酰氯反应,合成了主链含金属离子的聚酯.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CP、扫描电镜表征了结构.热分析表明,聚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穆斯堡尔谱分析了铁聚合物的氧化态、自旋态.  相似文献   

18.
大豆ASR蛋白富含组氨酸结构域在结合金属离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亲和层析实验结果表明,GmASR蛋白及其含组氨酸结构域A1~A5短肽可与金属离子Cu2+和Cd2+结合;采用Cu-抗坏血酸体系检测了GmASR蛋白及A1~A5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证明GmASR蛋白及A1~A5短肽中组氨酸数目与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呈正相关;GmASR蛋白及A1~A5可保护DNA分子免受Cu2+造成的氧化损伤.CD实验和SDS-PAGE实验结果发现,GmASR蛋白及A1~A5短肽与Cu2+结合后将引起可逆性聚集及沉淀.可见GmASR蛋白通过组氨酸结合过多的金属离子,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是保护植物免受重金属毒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纳米立方体(PB NCs)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方法.PB NCs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氧化态的TMB(oxTMB),在652nm处有较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峰;GSH既可以与PB NCs表面Fe3+结合,又可还原oxTMB,这双重作用抑制了TMB的氧化过程,引起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峰强度降低.基于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峰强度随GSH浓度的变化关系,我们得到GSH检测线性范围为0.01-5.0μmol/L.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不仅为GSH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还拓展了PB NCs在生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Cu(Ⅱ)-α-氨基酸配合物溶液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对Cu(Ⅱ)与甘氨酸(Gly)、亮氨酸(Leu)和组氨酸(His)3种α-氨基酸形成的二元及混配配合物溶液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讨论了不同介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0.60V或-0.10- 0.60V(vs.SCE)电位范围内,以KNO3介质或磷酸盐缓冲溶液(pH=7.2)为底液时,Cu(Ⅱ)及其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都出现了一对稳定的氧化还原峰,从峰电位可知,此对氧化还原峰应为Cu(Ⅱ)还原为Cu(Ⅰ)的电极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