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英来  赵沛虎 《天津科技》2010,37(3):108-109
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例阐述了其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介绍了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解决功率输出不稳定的问题,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控制方法和策略解决其并网控制的技术问题。说明了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电网接入的保护问题和如何应对孤岛问题,并针对我国的情况进行了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大面积的露天发电区域、密集的汇流线路及高度敏感的控制、逆变设备,借助于现有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理论、规范,在深入研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损害源、损害类型及损失程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评估中,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不同区域等效截收面积互相重叠,发电组件直击雷防护等级不明确等问题,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应用作图法,给出了定量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可再生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光伏机组并网容量有明显提升的趋势,而不同渗透率下的光伏发电系统动态行为对电网负荷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光伏发电并网动态模型复杂、待辨识参数多,增大了模型实际运用难度.为此,基于光伏电站机理模型,建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得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的模型参数;并采用IEEE 14节点系统研究不同渗透率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能准确描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且精度高、易于辨识.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背景下,全面推进新型清洁能源广泛应用,成为完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方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比例也因此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并网技术未能得到全面提高,以至于出现了电压波动、谐波干扰、孤岛效应等影响光伏发电并网效果的问题。文章结合当前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案例和发展趋势,对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类型进行分析,同时从储能系统组成结构、主设备选型、升压系统、保护措施与防雷接地等方面探讨了并网技术的应用方案,旨在提高光伏电池组效率,改善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增强入网传输效率,提高光伏并网的应用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商业应用,针对城市住宅小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案.对屋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布置和分组串接技术、光伏系统外置设备的防雷保护技术、并网逆变器控制保护技术以及光伏系统负荷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浙江省慈溪市天和家园住宅小区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具体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及做法.实践表明,这些方法与措施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加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连接地区电网暂态电压的稳定性,基于MATLAB平台搭建了单级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TCR+F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模型.通过设置电网侧发生各种类型故障,仿真分析比较SVC投入前后故障点暂态电压恢复特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实用且有效,SVC在电网故障时起到动态支撑电压的作用,大大减小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脱网的概率.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屋顶光伏并网系统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屋顶光伏并网系统的技术特点,讨论了光伏系统中的最大功率跟踪的实现、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控制策略问题,并着重对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指出了屋顶光伏并网系统走向大规模应用在技术上需要满足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秦月梅 《科技信息》2012,(11):150-150,140
光伏并网是世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并网光伏发电将主要用于调峰电站和屋顶光伏系统。本文介绍了小功率光伏系统的设计,详细阐述了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以及并网电流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为准确的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文章对硅太阳电池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通过改进水电、火电和风电现有的发电量预测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和G(1,1)灰色理论模型),使得改进后模型更适合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预测。最后,对三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今后并网光伏发电的预测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未来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对互联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可能造成的影响,从系统阻尼特性角度展开详细研究。首先建立了适用于稳定分析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模型,然后搭建了含光伏发电系统的IEEE16机68节点测试系统,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和模态分析法,研究了光伏发电的不同接入位置以及不同渗透率对互联电力系统阻尼特性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不直接参与系统机电振荡,而主要通过对系统潮流的影响改变系统阻尼,并且由于阻尼控制环节的缺失可能对系统阻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文中提出的光伏发电系统的阻尼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抑制该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了互联电力系统对光伏并网的接纳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光伏发电是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光伏发电系统中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会产生一定量的谐波,进而影响其电能质量。然而光伏发电系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谐波进行准确检测和分析,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对此,该文基于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算法,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检测在光伏并网中谐波的含量,使其能够快速实现与大电网同频同相的并网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的发电系统发展及应用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因为由太阳能光伏阵列、逆变器以及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具有初期投资低、无污染等优点,所以其发展前景良好,已成为当前较为常用的发电系统。然而,由于技术和政策的局限性,使得光伏并网在运用过程中易受地理、容量以及气象和时间等的影响,致使其发电量减少,其面临的问题对电网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此,该文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势入手,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作了详尽的分析,以期能为业内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学》2017,(5):722-726
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直流侧工作电压必须高于电网峰值电压,故光伏发电系统一般采用Boost+逆变器两级式拓扑结构.以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前级Boost变换器控制实现MPPT控制;后级DC-AC变换器控制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实现直流侧电压稳定和单位功率因数并网.最后在Matlab中搭建了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考虑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用蓄电池储能系统和氢气发生器来调节并网功率,以提高光伏并网运行的稳定性.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安装一个高纯度氢氧发生器来产生氢气.用PSCAD/EMTDC对具有储能单元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下,采用四象限变流器控制的蓄电池储能系统能够快速平滑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对象,结合光伏产业标准,通过对55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实际测量,对该逆变器的效率、电能质量等相关参数做出了分析.分析结果满足用户对掌握逆变器运行性能的要求,可为其他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分析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功率并网问题,开展城轨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光伏发电接入方式研究.基于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分析了光伏发电功率不同接入方式及其特点,建立了光伏接入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情况下系统动态运行仿真模型,进行了多列车动态运行时光伏发电功率接入的仿真分析,阐明了光伏接入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后潮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光伏发电并入城轨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功率会优先被附近列车吸收,有效降低了双向变流机组从交流电网吸收的能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3 kW.单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的控制方法.根据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的原理,利用MATLAB/SMUUNK,建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模型.通过调整系统参数对并网系统进行仿真,得到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波形,使得输出功率因数近似为1,并对波形总谐波畸变率进行了分析,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系统进行相关实验测试,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应运而生,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该文首先探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创新调压设备、改善调压方式、同步并网、优化并网设计方案4方面,提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问题的解决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促进配电网系统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特点,分析了传统PID控制方法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编写了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程序,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并网电流正弦波波形质量好等特点,完全能够实现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的光伏发电系统多逆变便器群控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伏阵列/逆变器对组并联开关分层分组轮循投切的控制策略.该方法能够使系统的发电效率最优化,可使各并网逆变器的运行时间更加均衡,并且可提高并网逆变器及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matlab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群控策略在节能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