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路与铁路的发展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果;利用莫兰指数测量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内部子行业的异质性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公路与铁路在不同时期对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直接回弹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空间计量方法,改进直接回弹效应测算模型,并利用中国城镇居民电力消费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用电直接回弹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忽略空间溢出效应会混淆本地区和相邻地区能效提高对本地区城镇居民电力消费的影响;局部空间溢出效应与全局空间溢出效应迥异,为充分发挥能效政策潜力,政府应关注能效政策的作用范围;城镇居民用电直接回弹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小,在区域层面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技术距离、经济距离和人力资本距离等三种不同维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份1998—2015年高技术产业RD同时涵盖本土和跨国两种不同途径下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高技术RD活动的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RD活动的产出时,本土途径以及跨国途径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以专利申请数作为RD活动的产出时,本土溢出效应非常显著,跨国途径下的溢出效应以关联效应为主,不存在明显的示范效应。此外,基于经济距离、人力资本距离和技术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得出的本土溢出效应依次递减。最后,针对模型结果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5—2014年长三角26个市的统计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运用matlab研究外部性,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与技术外部性不仅有效推动该市的创新,还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城市的创新。创意产业集群对本市创新直接效应为正,对相邻城市创新间接效应为负。长三角各市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城市创新互动明显,这为长三角地区合理利用外部性与创意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5、2009和2013年京津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区县尺度上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解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溢出效应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由以...  相似文献   

6.
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推动本地制造业外移,并逐步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产业空间格局。这有利于促进产业分工演进与城市价值链重组,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在政策涵义上,要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加快产业价值链的地域空间重组,建立面向大都市圈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体系。要以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为方向,统筹区域工业化与服务化进程,打造"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利用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oran'I指数检验出长三角城市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分别在邻接、地理和经济三种空间权重下,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将创新资源及其他因素对城市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关联模式下,创新资源均对城市发展有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开放度以及金融发展也会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周边城市创新资源溢出效应会影响到各城市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就城市发展中创新资源的空间溢出效应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农民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2010—2017年广西市域旅游产业发展显著正向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且增长弹性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旅游产业内在部门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A以上景区促进效应最大且最显著,星级饭店促进效应最小且不显著;旅游产业及其分支部门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旅游产业整体的空间溢出效应稍低于直接效应,旅游产业内在部门3A以上景区和星级饭店亦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旅行社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从加快农民增收型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要素需求与农民要素供给相对接,加强旅游内在部门对于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和充分释放旅游产业对于农民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4个层面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动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支撑,因此探索我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测算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Dagum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法等,研究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区域格局;(2)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竞争集聚位居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障碍因子排名前列,说明产业集聚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自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3)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主要源于四大区域间的差异,组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在空间溢出效应下,中低、中高、高类型的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更容易发生“等级锁定”。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服务业对江苏经济产生带动作用,具有低碳经济效应,并呈现产业集聚化态势。通过构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影响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并测算、比较江苏省和中国大陆其他30个省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江苏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位列第3,同时指出江苏省高技术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山东省2007~2016年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进行初步探索,构建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对保险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险业发展对本地市的实体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实体经济具有正向作用,而银行发展、宏观调控会抑制当地的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也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2004年—2014年我国省域融资租赁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融资租赁具有正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但融资租赁仍然处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了融资租赁对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省域融资租赁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限。融资租赁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本省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具有负的影响,是融资租赁业务发展不平衡没有根本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战略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大突破性技术的主要创新载体,其核心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驱动创新的内在机制,才能有效利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经济高质量。本研究以2011~2021年度中国34个省份中的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多维度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协同集聚的中介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驱动效应相比中部和西部更大;数字经济的创新效应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实施以来,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该文从创新人才城市化、创新产业城市化和创新空间城市化三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探讨双创政策以来中国创新型城市化现象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化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由“三核”向“三极多中心”结构演变,其变化趋势与水平现状相对一致,“马太效应”现象愈发凸显;创新型城市化与区域空间结构相耦合,创新高地往往涓滴效应更突出,而创新节点则极化效应更明显;城市经济活力、基础设施、信息化和就业规模越高,不仅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化发展,而且对周边城市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兰白西城市群41个县域(市辖区)为基本单元,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空间溢出效应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不仅仅与本区域的工业经济活动有关,也受到邻近区域的影响; 2005-2015年空间溢出效应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作用,溢出效应值为0.046 633 5;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支持体系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存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Erik Dietzenbacher的方法,计算我国1997,1999,2000,2002年三次产业间R&D溢出效应,得出三次产业之间的R&D溢出主要由第三产业向所有产业传递的结论.增强第三产业的产业间R&D贡献者效应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主要方向,可以通过增加其单位产值的R&D投入来达到增加产业间R&D溢出的目的,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产业间R&D溢出的状况和特点,对制定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各产业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越来越注重创新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出台了众多高技能人才政策,以便为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足够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政府竞争、政策工具等理论视角,借助回归检验、空间计量等技术,探究了高技能人才政策工具强度的空间溢出规律,并探讨了高技能人才政策工具强度对城市技术创新影响的中间机制.数据分析表明,高技能人才政策工具强度通过提升城市高技能人才数正向影响其创新发展水平.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城市高技能人才数的增加具有空间集聚性特征,且高技能人才政策工具强度对新增高技能人才数也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各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绩效,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区域之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与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中国高技术产业绩效差异明显,绩效高的区域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环渤海地区,绩效低的区域为西部边远地区;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区域信息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与科研水平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呈现正向影响,其中科研水平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最大,而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负相关的是区域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Romer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创新部门的空间知识溢出、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模型,从一个新视角研究了集聚和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当知识溢出效应全局化时,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创新部门的空间分布没有关系;当知识溢出效应局域化时,创新部门分布占优势的区域随着集聚度和知识溢出的增加,人均产出增长率提高,而创新部门分布不占优势的区域,人均产出增长率下降,但由于知识溢出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将减缓人均产出增长率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