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快建立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如何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各地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对全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如何加快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一、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科技实力竞争和经济全球化严峻挑战,建立我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区域科技创…  相似文献   

2.
科技投入社会化是区域科技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投入竞争力差异是区域科技竞争力差异的重要来源。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研究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财政因素的科技投入竞争力差异的表现和性质,为研究区域科技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结合山西省省情构建了山西省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聚类方法确定了各市分类情况,将熵和分类算法相结合,建立了山西省科技竞争力预测评估模型,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山西省科技竞争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理论进行研究,建立了区域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针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国内八个城市自主创新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宁科 《今日科技》2004,(8):9-10
地区科技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区域科技实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包括科技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等指标所组成的指标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完整地揭示出某一地区的科技竞争力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6.
创新体系是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太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整合省城科技资源和创新要求,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改造、清洁能源示范和推广,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中介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太原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以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引领、辐射、集散等作用的我国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了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竞优评析方法,对我国六大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不仅得到了各个区域中心城市在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的优势特征信息,而且也得到了其在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上的排序.政府相关部门可据此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科技竞争力及在18个城市中的地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竞争力是衡量区域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一个重要依据,课题组根据2005年各地统计年鉴(2004年度数据),对杭州市科技竞争力与14个副省级及苏州、无锡、温州等18个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杭州市科技竞争力得出如下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科技人才的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文章在评述现有科技人才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描述了我国科技人才区域竞争的现状。文章构建出包含科技投入、科技成果、科技环境3个方面15个具体指标的科技人才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此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了我国东西部省份在人才竞争力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并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结合高技术产业的特征,基于五元协同机理,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构成的“圆轮模型”,建立了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对天津市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天津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提出了提升天津市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建立了一个包括产业科技竞争力系统评价模型和政策试验模型的综合模型.将产业科技竞争力评价中所涉及的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隐含于输入 输出行为模型中.运用神经网络模型来确立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潜力、竞争行为的指标作为输入向量,将竞争绩效的指标作为输出.并利用该综合模型的可视化系统,对某地区的产业科技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和R&D经费支出是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科技竞争力内涵的分析和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发现东北三省科技竞争力逐渐提高,东北三省在科技竞争力方面的排名依次是辽宁、黑龙江、吉林。研究发现,2003年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点,2003年以后,三省科技竞争力提高的速度明显加快,这说明振兴东北战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东北三省在科技竞争力方面呈现出的分层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武汉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自主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必备条件,并且贯穿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历史过程.文章从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阐述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并以此考察武汉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这对于武汉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同时,正改变着人自身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从科技伦理视野出发,透视和剖析了竞技体育中所出现的"人的自然性的消退"现象,试图寻找科学技术与竞技体育相互具有包容性的结合点:竞技体育中科学技术的使用既要有所畏惧又要实现科学技术的伦理"软着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动力机制视角下的泛珠三角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完善地区及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泛珠区域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基于我国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泛珠三角开展建设更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使得泛珠区域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分析泛珠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瓶颈,研究泛殊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及各组成要素定位.强调在CEPA框架下保持经贸对泛珠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具泛珠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科技生产力已经成为构成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是科技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首先对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生产力现状进行分析,随后研究并总结了制约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科技型企业研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开拓外部研发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对科技型企业与外部研发实体双方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指出科技型企业与外部研发实体之间有效的合作应主要集中在初期研究方面.并对多种合作模式的合作对象、合作的适用条件与内容进行了分析.为了保护核心竞争力,科技型企业在联合研发合作过程中应实施的策略是:掌控系统集成能力,内部实施核心技术以及拆分合作先进技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先.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企业培训职能外包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的创新 ,在国内外迅速形成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 (HRM)职能外包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施的热潮。其中 ,企业培训作为HRM的重要职能之一 ,具有为企业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而创造源泉的巨大潜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外包的含义 ,接着分析了HRM职能外包的可能性及企业培训职能外包的可行性 ,最后提出了企业培训职能外包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技资源与产出的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综合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分析美国的科技资源和科技产出的结构特征 ,对于同样是大国的中国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对美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来源结构、研发活动的主体结构、专利的领域结构 ,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进行了分析。指出 :美国拥有世界最雄厚的科技人力资源 ,但对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依赖性较强 ;美国的研发活动的主体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企业是试验与发展和应用研究的主体 ,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主体 ;美国在制药、空间、电子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大。  相似文献   

20.
圣人创造发明科技论体现了重视人类自身力量的科学思想;有机整体自然科技观,强调从世界的统一性和事物联系性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自然科学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使其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重科学技术的现实功用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古代技术的大发展,但不太注重对科学事理或成因的探寻,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重经验总结、轻科学理论创造的科技倾向,局限于对实际操作程序的记录,基本上没有超出经验层次和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创造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