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新闻事业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新闻(Pub lic Journalism)是1990年前后在美国兴起的新闻改革运动。它的兴起并非是单独的现象,而是欧美在政治经济困局下复兴的公民社会热潮中的一个环节。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公共新闻的理论来源之一,公共新闻事业对于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释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该理论探讨了中国社会未能产生哈氏所论证的公共领域的原因。通过对互联网特征以及互联网影响政府行为的成功案例的分析指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中国的公共领域将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而得到萌芽。  相似文献   

3.
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切口,考察了其颇具现代性色彩的传播思想,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公共领域的缘起、发展和转型进行审视,探讨了媒介发展在公共领域型变中的作用,尤其着重思考了网络传播能否带来公共领域新的勃兴.认为网络传播的兴起,可能导致出现具有公共领域性质的第二条媒体通道,即在保留传统媒体的功能的第一条媒体通道之外,出现脱离第一通道控制、纯粹表达不同的个体或团体公众参与的意见平台.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一词是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首先提出来的,其形成与传播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传媒公共领域是市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主渠道之一。对于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我国传媒公共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有碍媒体传播安全的问题,为了保证我国传媒领域的健康发展,构建传媒公共领域传播安全机制,警惕“文化霸权”,已经提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凸显了公民(或公民团体)的主体地位及其内部的能动交往活动。该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启示作用,对我们思考中国公共领域和公民问题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等方面也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公共领域和公民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要素,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构成性意义,如何保持公共领域的独立性,如何调动公民积极理性地参与公共生活,并从中实现公民之间的团结与认同,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主体间性与交往理性的观念对当今传播学的影响日益凸显。其交往理论在公共领域上的应用,更奠定了其对现代传播学的整体创新基础。文章重新审视了传播模式并从将媒介打造成公共话语平台角度探讨了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现代传媒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与通识教育有很深的思想渊源,他的生活世界的理论对理解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有借鉴意义;他关于文学公共领域的论述也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通识教育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制度分析范式首先是历史注意的分析范式。从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结构转型及其深刻社会影响的阐释中提炼出这样一条制度分析路径,可以为透视中国当前形形色色的制度现象提供一种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制度分析范式首先是历史注意的分析范式。从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结构转型及其深刻社会影响的阐释中提炼出这样一条制度分析路径,可以为透视中国当前形形色色的制度现象提供一种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政治博客已经成为公众讨论问题的重要平台,很多博客不乏广泛的公众影响力。本文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从手,分析现代网络政治博客作为真正的批判性公共领域应如何运转,从而对比出现实中的网络政治博客又存在一些有损公共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晚清与"五四"的语言变革,可以视为中国知识分子创建公共话语的努力。这种公共话语,既是公共领域的构成部分,更是公共领域的基础。晚清知识分子创建的公共话语还是二元化的,只有"五四"知识分子创建的公共话语才是一元的、彻底的。依托这种公共话语,文学公共领域才得以产生,具有公共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无偿性是知识产权法上公共领域的基本特性,对于保持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守护民主自由是必要的,同时也是人们的共识。目前,有学者提出公共领域的有偿制度。从经济学和审美心理学分析,有偿性增加创作成本,不能提高当代创作者竞争力,其国家管理基金的模式也因有损市民社会、对象无法把握、效率低等而不具有正当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互联网络在中国扮演公众舆论与民意表达的公共领域角色的正态推崇,从网络匿名性的伤害,信息发布源的检查与保密,事实本身的复杂与朦胧等角度,提出片面强调互联网信息表达的自由度掩盖了信息本身是特定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的产物这一前提。籍此,"公共领域"隐喻了一种作为意义被具体陈述、散布和协商的社会场所与公共论坛,换言之,是经由一种文化的样态建立实现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层面看,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其交往行为等理论范畴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相通性,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社会中来,以形成一种主体间性的、理想的商谈情境。从政治层面看,该理论模式还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语境中。我们应进一步培育自主的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平等、自由、开放、论辩的公共领域。我们要借鉴程序主义范式,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更多体现在人人自由、平等地参与对话和论辩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传媒的公共领域的建构实质上是媒介公共角色的显现,在实际中表现为媒介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对公共权力进行民主监督。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社会的和谐发展尤为重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经济全面现代化的目标,涵盖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所有方面。我国传媒的公共领域的建构不仅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意义明显,而且也具备了事实上的可行性。当然它也面临着媒介商业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的几次发展同政治学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历时性上相对应,在进行问题分析时使用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政治学理论框架。同时,女性主义也对传统西方政治学中“习俗-自然”以及“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区分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公共领域在网络上寻找到新的沃土,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是,受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面临着一些难题:网民意见表达存在非理性倾向;群体极化与沉默的螺旋形成对个体压制;商业元素侵蚀网络消解公共性;网络空间新权威间接操纵了网络公共空间的意见表达;政府与网络公共领域产生及时联系并反馈的机制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外学者在公共科技管理领域的研究,从公共科技管理研究的理论来源、内涵与相关概念、目标与任务、管理体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与述评,试图找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空白,以图推动公共科技管理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社会转型时期公共伦理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拓宽,使公共道德问题成为关于公民社会的热门话题.通过对转型时期伦理领域面临的主要困境——公共伦理缺失的成因如传统伦理的隐患、公德具备公共用品使用和回报的特殊性以及公德行为道德监督情境的弱化等的分析,提出加强和完善德福一致的公德制度建设、加强公德教育、提高公德意识以及重视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关怀及其德业以构建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20.
对于网络公共领域的治理是当下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由于其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遇的挑战与机遇,一些异化失序现象也不断冲击着社会底线。面对复杂局面,提出了更新观念、引导价值认同、创新执政方式、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议,力求实现管理创新,促进网络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