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溶液中用替换法合成稳定的拉曼信号较强的金纳米粒子,即首先以植酸为稳定剂和控型剂,用柠檬酸三钠还原硝酸银合成银纳米粒子,再利用银纳米粒子还原氯金酸,在水溶液中制备金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散射光谱(EDX)对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及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合成的金纳米粒子结构均一、分散性好.以罗丹明6G为探针分子,研究了金纳米粒子作为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效应,结果表明:这种金纳米粒子具有SERS信号强、检测限低、稳定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用Freundlich方程对4种天然非金属矿物(硅藻土、膨润土、高岭土和珍珠岩)吸附水中硫化物进行了热力学拟和.结果表明,随着硫化物溶液浓度的增大,4种矿物吸附量随着增大,但增大幅度不同.4种矿物吸附特征均符合Freundlich吸附规律,吸附量与溶液浓度的对数关系为线性,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4种非金属矿物可作为硫化物的吸附剂,吸附硫化物的难易度为:硅藻土膨润土高岭土珍珠岩.  相似文献   

3.
以金、银纳米及Au@Ag、Au-Ag合金复合纳米粒子为基底,研究尼古丁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讨论分子在4种纳米粒子表面的作用方式及可能的吸附取向.结果表明,分子在金纳米和Au-Ag合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取向相同——垂直吸附,不同的是与金纳米粒子形成了稳定的N-Au键;由于银纳米粒子和Au@Ag核壳纳米粒子表面均富含大...  相似文献   

4.
江西冷水斑岩型银铅锌矿床除银铅锌铜矿化之外,局部还出现相当规模的金矿化,对该矿床硫化物矿物和金矿化关系的系统研究表明:一些硫化物矿物的出现和共生组合,它们的成分和成分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而且与金矿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这表明金在斑岩热液体系中可能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存在,金矿化主要发生于班岩热液体系演化的晚期。特别地,在温度、pH值、氧逸度和硫逸度突然变化的部位,金可以有较明显的富集。  相似文献   

5.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矿石物质成分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新发现的超大型细脉浸染型铜(金)矿.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矿石学研究,表明矿石类型主要分为氧化矿石、次生硫化物矿石和细脉浸染状硫化物矿石三大类型.矿石主要为细脉浸染状.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其次是辉铜矿等.主要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约占矿物总量的60%~70%;其次是红柱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绿帘石、石榴子石等.矿石主成矿元素以Cu为主,伴生有用组分为Au,Ag,Zn和Pb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等方法,研究了金川镍沉降渣的矿物组成、结构、嵌布特征、主要有价成分Fe、Ni、Cu、Co的分布等工艺矿物学性质.结果表明,金川镍沉降渣主要由铁镁橄榄石和玻璃质组成,并含少量的铜镍铁硫化物、辉铜矿、磁铁矿等;沉降渣的结构单一,微细粒的铜镍铁硫化物呈星散状无规律分散在硅酸盐基质中;铁主要存在于铁镁橄榄石内,镍和铜主要赋存在铜镍铁硫化物中,钴没有独立矿物存在,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其他矿物中.镍渣中有价成分的回收可考虑用深度还原法或湿法冶金工艺.  相似文献   

7.
首先制备镉离子的LB单层膜,将硫化氢气体通人LB膜,并与之反应生成硫化镉纳米微粒,再与氯金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金纳米粒子二维结构.AFM表征显示,所生成的金纳米粒子是单层结构,粒径为10nm左右,XPS结果表明,硫化镉与氯金酸反应生成单质金的二维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采用RAFT聚合法合成了端基为双硫酯的聚-4-乙烯基吡啶(P4VP),进一步使用NaBH4还原得到端基为巯基的P4VP,最后通过原位还原法在HAuCl4水溶液中合成了Au@P4VP纳米复合粒子(Au@P4VP NPs).通过UV-vis、FT-IR、XRD、SEM、DLS及TEM等手段表征其结构,证明成功合成了金纳米复合粒子.研究表明:金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和形貌与P4VP的浓度及溶液的pH值有关.当P4VP和HAuCl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时,得到的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粒径最好;在P4VP的物质的量很小时,得到了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当金纳米复合粒子溶液的pH3.2时,得到的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分散性且粒径较小;若溶液的pH3.2,得到的纳米粒子粒径较大,且发生一定程度的团聚.  相似文献   

9.
湖南某难处理金矿的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湖南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预处理技术研究.该矿含砷(质量分数)为11.28%,金的直接氰化浸出率为21.91%.矿石中的砷以毒砂形式存在.载金矿物为毒砂和黄铁矿等硫化物,金为微细浸染型被毒砂和黄铁矿包裹.通过加压预氧化,对矿石进行氰化浸金试验研究.加压氧化最佳条件为初始酸度1 mol/L,木质素磺酸钠5 g/t,硝酸硫酸比7∶1,氧压0.6 MPa,搅拌速度300 r/min,时间100 min,温度100℃,矿浆浓度20%.试验表明经过加压试验后,金的氰化浸出率达到90.87%,与未预处理相比提高了68.96%,达到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黏胶纤维和自制纳米金溶液为原料,采用浸渍吸附法制备不同载金量的载金黏胶纤维;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载金黏胶纤维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载金黏胶纤维的吸湿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金以单质金的形式均匀负载在黏胶纤维上,最高负载质量分数可达2 785 mg/kg;载金前后黏胶纤维的吸湿性能和力学性能变化较小;载金黏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当载金质量分数达到1 500 mg/kg时,载金黏胶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氯金酸(HAu Cl4)为原料,柠檬酸钠(C6H5Na3O7·4H2O)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乙醇为溶剂制备出含有金纳米粒子的溶胶溶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含有金纳米粒子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纳米纤维。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不同含量的金纳米粒子对纤维吸光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含有金纳米粒子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纳米纤维的形貌。研究表明,随着金纳米粒子在纺丝溶液含量的增大,金纳米颗粒的特征吸收峰越来越明显,且有红移趋势;随着金纳米颗粒的增多,纤维逐渐变细,浓度过高时则不能生成纤维。  相似文献   

12.
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Fe3O4纳米粒子多功能复合材料,并研究该材料在水体系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及快速磁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聚苯胺纳米纤维/Fe3O4纳米粒子多功能复合材料在水溶液中大部分稳定存在,不溶解也无明显团聚现象,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性能;HNO3溶液可将重金属离子从聚苯胺纳米纤维/Fe3O4纳米粒子多功能复合材料上解吸附以实现重复使用,且该解吸过程不破坏其物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用离子束溅射镀膜技术将聚四氟乙烯(Teflon)纳米粒子沉积到石英基板,将基板置于50μg/mL的瑞氏木霉疏水蛋白HFBⅡ溶液中浸泡,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直接观察和水接触角测试仪测试基板表面水接触角的变化,研究了HFBⅡ在Teflon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Teflon纳米粒子能够对HFBⅡ产生吸附且对其生长有很强的异相成核作用,同时用超声波方法对Teflon纳米粒子上的HFBⅡ进行脱附,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图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青海省抗得弄舍矿区Ⅴ1金多金属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组成复杂,矿石中主要的有价元素回收对象为金、银,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金以银金矿、自然金及金银矿系列矿物形式存在,银主要以硫锑铜银矿及硫砷铜银矿形式存在,其次为自然银及汞银矿。矿石的矿物嵌布特征复杂,粒度偏细,硫化物紧密连生;矿物单体解离测试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时,各主要硫化物均能较充分解离,有利于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直接电解硫化氢碱性溶液(通常用Na2S溶液表示)产生单质硫和氢气的关键问题是单质硫在阳极表面上沉积而导致的阳极钝化. 用硫化氢气体分解Na2S的阳极电解液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对简化S-H2O 系的电势-pH图的分析表明,多硫化物Sx2-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且随着体系中溶解态物质的总硫浓度T(s)的增加,高级多硫化物的优势区增大.当Na2S阳极电解液与硫化氢气体反应时,固相硫稳定存在于pH较低和H2S 分压较小的环境中.分析表明,当H2S 分压为1atm,溶液pH值小于8时,大多数多硫化物分解为单质硫S、S2-, HS-或H2S(aq.).分析结果对电解产生多硫化物以及用H2S气体分解多硫化物的实际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图6,表1,参10.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鸡笼山金铜矿主要载金矿物的标型特征及与金矿化的关系,金矿物的种类、特征及其在矿石矿物中的赋存状态。确定了4种主要载金矿物和6种金的矿物.金的赋存状态包括显微可见金、次显微金和晶格金,分别以粒间嵌连、裂隙嵌连、包裹嵌连和类质同像形式赋存载金硫化物中.本文还用选择性溶矿方法定量地确定了黄铜矿、闪锌矿中上述3类金的含量分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金矿化特征,对小秦岭金矿的形成划分为四个矿化阶段。金矿化主要呈自然金和少量其它金矿物显微包体形式,存在于各阶段黄铁矿、黄铜矿与石英晶粒间,少数产于石英或其它硫化物中。根据不同矿化阶段主要矿物的包体测温数据和包体成分的酸碱度测定位,用热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计算了小秦岭金矿床成矿的温度、压力、硫逸度、氧逸度、二氧化碳逸度,以及主要矿化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用半胱氨酸做稳定剂,壳聚糖做修饰剂,通过NaBH4还原HAuCl4制备了稳定的金/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Au/CS),并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对金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红外、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物选择合适的配比时可以合成性能良好的金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9.
崖湾金矿床矿石工艺类型为中等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矿石中金矿物为自然金及银金矿,有害元素炭品位为2.28%,金矿物粒度细小,赋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次为粒间金;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粒度粗细不均,大部分粒度较细;矿石中泥质矿物含量较高;通过对矿石质量研究,为选矿试验提供必要参数,并为矿床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2130酚醛树脂为碳质前驱体,乙二醇为溶剂,苯磺酰氯为催化剂,纳米单质Fe粒子为掺杂剂,通过聚合诱导相分离热解法制备了掺Fe多孔炭单体,主要分析了Fe对前驱体溶液和多孔炭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粒子使前驱体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开始凝胶的时间增长,不同酚醛树脂含量下纳米Fe掺杂多孔炭的微结构及性能具有明显差异。Fe主要化合态存在于FeS和C48H44Fe14.01N15O35.68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