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瓶颈。高校突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瓶颈关键在于树立以"就业力"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观,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就业技巧指导,提高大学生工作胜任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朱海洋 《科技信息》2008,(29):264-265
职业指导是隐性课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不断推进,职业指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连接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职业岗位实践的无形纽带,换句话说,"工"和"学"的结合需要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指导来无缝融合,学生具备了真实岗位的职业素养和掌握了具定岗位的职业技能,才能"零距离"适应严峻的就业环境,那么如何推行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开展特色职业指导的前提,本文就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指导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以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课程内容体系中的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成为由任务要求、技术和能力要求、理论知识支持等组成的综合信息载体,满足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课程与岗位"零距离"等教学要求,为学习者搭建起了课程与岗位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情境教学为典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以营造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的教学环境,这种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侧重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突显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点。本文将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这门课程中,以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解决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学做合一、课程与岗位"零距离"等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果与企业市场需求人才之间存在系统偏差。针对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定位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本文以网页设计课程为例,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面向"职业岗位定位"的教学模式,将企业人才岗位定位引入到课程职业定位中,并将企业工作过程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与企业、就业零距离。  相似文献   

6.
《电机运行技术》课程作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电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运行特性等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打破传统课程设计模式,通过就业调查,统计往年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同时与企业沟通,了解就业岗位对本课程的要求,根据岗位要求设计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具体做法。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学的知识必须要做到"学以致用",以满足社会职业需求。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彻底改变了过去几门课自成体系,知识重复交叉,理论繁杂,学生学了不会具体应用的局面。课程改革同时,注重教材建设,不断将企业生产实际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来。  相似文献   

8.
李海雯 《科技信息》2012,(11):319-319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是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将"职业化"教学模式融入《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的核心地位,让学生作真实的角色体验,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宣妮 《科技信息》2011,(19):I0043-I0043,I0039
就目前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校企对接"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改模式: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充分结合,教学方式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改革高职电工实践课程教学的旧模式,完善电工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块,注重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学实训与岗位资格结合.实现知识到岗位能力、岗位资格、职业技能的提升,是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工科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赖志刚 《科技信息》2011,(13):295-295
通过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特定技能要求分析,强调要特别重视综合性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通过实践探索出有效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特定技能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论述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以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如何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文章重点论述了如何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坐标,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好实践教学。强调在实践教学中应基于以"工作为导向",以"项目和任务为驱动"进行情境教学;以工作情境为指导,坚持"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的内容以及侧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联系实际,坚持"项目和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娟  饶晶 《科技信息》2011,(16):214-215
高职动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教育理念,以动画设计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的依据,重新设计教学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岗位技术需求来设计的,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基于企业工作过程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贴近行业标准、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要求。而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技能大赛是高校教师和学生接触行业企业实际的重要途径。该文介绍了一种"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把课程与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把竞赛内容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自己,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唯 《科技信息》2010,(23):I0279-I0280,I0247
《软件开发技术》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以来自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总体设计体现"做中学"的理念。以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的程序员或软件设计师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与软件公司合作,按照基于软件系统开发的工作过程来开发和设计课程,既保证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相关知识、职业素质的需要,又保持原有软件开发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学生的职业习惯,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一体化的必要性和作用。提出了开展学生自主选择就业指导课程、以职业技能证书代替就业课程考试、推行双证书制度、以技能竞赛促进学生技能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并提出了加强一体化工作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只有培养具有丰富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人才,才能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背景、现状进行深刻分析,从岗位、能力、知识、课程出发,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改革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中的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群.然后提出了基于过程控制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思路,修订了人才培养目标,提炼了岗位能力定义和典型工作任务.最后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了考核评价办法,引入了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证书.经过三年的运行和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崔冽 《科技信息》2012,(25):241+349-241,349
高职文科专业同理工科专业相比具有行业定位难、岗位技能不清晰、课程设置不突出等困难,培养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实际岗位的需求,这也使得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普遍不及理工科毕业生。本文围绕高职文科专业的教学现状,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营销类课程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沿袭的是"原理+案例"的传统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积极性更是无从说起,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本文结合《营销职场语言技巧》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革。重在探索一条既能提升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够促进课程建设和发展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