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卫星干扰源的卫星定位理论中,需要通过计算信号的时间差和多普勒频差来确定卫星干扰源的位置.测量两颗相近位置卫星的时间差和多普勒频率差的精度,决定了卫星定位的准确度.本文研究计算时间差的信号处理及其计算.利用小波变换方法计算两个信号的相关特性可以减少计算的数据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很快得出所需要的信号时间差.  相似文献   

2.
基于TDOA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到达时间差/到达频率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FDOA)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卫星速度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定位精度不高,尤其是在参考站数量较少时,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TDOA方法实现高精度单参考站卫星干扰源定位。研究了TDOA卫星干扰源定位原理,建立了定位数学模型,采用信赖域算法计算干扰源的位置,进行了定位方法实验验证,分析了定位误差。通过对实测卫星信号的定位试验,证实了该定位方法在单参考站条件下显著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卫星干扰源的卫星定位理论中,需要通过计算信号的时间差和多普勒频差来确定卫星干扰源的位置。测量两颗相近位置卫星的时间差和多普勒频率差的精度,决定了卫星定位的准确度。本文研究计算时间差的信号处理及其计算。利用小波变换方法计算两个信号的相关特性可以减少计算的数据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很快得出所需要的信号时间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测时差定位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奈曼一皮尔逊准则的到达时间差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去噪特性,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准确估计接收信号的TDOA参数,为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性能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选择最佳小波基函数对接收信号直接进行加权处理,减小了传统小波变换过程中的运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对未知干扰源定位的问题,采用基于检测概率和波达角估计的单接收机定位方法,只需一个参考节点就可以确定干扰源的位置。该方法采用能量检测作为接收机的感知模型,利用接收机的感知结果估计距离参数;使用天线阵列的测量数据,采用多重信号分类算法估计角度参数,从而得到目标的坐标。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精度较高,能够有效估计干扰源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针对利用直接定位(DPD)方法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终端面临的干扰源进行定位时,在线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逐级缩小定位区域的低复杂度多级干扰源直接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多级全连接神经网络(FNN)逐级缩小干扰源所在的区域范围,每一级处理将目标区域均分为两个子区域,并利用预训练的以接收信号功率作为输入特征的神经网络选出干扰源所在的子区域,从而大幅缩小干扰源所在的目标区域;然后在锁定的最终子区域内划分网格并使用DPD方法对干扰源进行精细定位。由于逐级二分处理已将干扰源可能存在的区域大幅缩小,因此有效降低了DPD方法的网格搜索集合大小。仿真结果表明:在较高干噪比条件下(对于压制式干扰通常大于20 dB),所提方法能获得与DPD方法接近的定位性能,而在线计算复杂度相比于DPD方法可降低大约2M倍(M为神经网络级数),定位误差相比于传统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Chan氏定位方法可降低90%以上。  相似文献   

7.
GPS定位中需要计算出卫星位置信息来确定用户位置。为快速准确定位,必须得到精确的卫星位置。分析了GPS广播星历,提出了一种利用广播星历和迭代法计算GPS卫星位置的方法,该方法解算速度快、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北斗单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及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在极区环境下的导航定位性能,从可见卫星数、位置精度因子、定位精度和高度角变化等多个性能指标对南北极四个测站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多GNSS的位置精度因子计算模型,然后利用开普勒轨道参数仿真各卫星导航系统数据,详细分析了北斗单系统、北斗双系统以及四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双系统和四系统能够显著增加可见星数和降低位置精度因子值,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四个测站中中山站可见卫星数最多,且各方面性能指标最优,高纬度区域昆仑站性能最差.此外,BDS/GLONASS格洛纳斯组合可以显著增加高仰角卫星,能够改善极区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9.
恶劣环境下GPS定位估计滤波算法的非线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附加测量模型用于GPS定位估计的系统方程,该方法可实现单机GPS在可捕获卫星数较少的恶劣环境下的定位.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滤波的位置和速度估计模型,在测量模型中引入随位置变化的电离层误差补偿模型,利用平淡卡尔曼滤波(UKF)算法较好地实现了可见卫星为3颗条件下的定位估计.在仅有2颗卫星可见的情况下,进行了把高程加入测量模型做平面定位估计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GPS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恶劣环境下,基于所提出的非线性模型得出的滤波定位估计值能达到理想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GPS导航与定位中,GPS卫星轨道位置的确定是实现其功能的首要条件.本文结合开普勒运动方程、卫星轨道摄动理论和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理论等,详细推导并证明了使用广播星历计算GPS卫星轨道位置的一种方法.该研究弥补了现有文献资料推导证明的不足,对于教学和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抗干扰性能是测试一个广播与通信系统的重要指针。本文利用SIMULINK工具软件,来仿真2K模式的DVB-T系统。在信道模块中加入单频正弦波干扰,通过改变通道的信噪比SNR,单频正弦波的干扰频率,得到不同的系统的误比特率BER和信干比S/I的仿真曲线。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到对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UWB和IEEE 802.11a WLAN的相互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与基于IEEE 802.11a标准的WLAN设备之间的干扰问题。介绍了UWB和WLAN的理论背景,给出了干扰信号对系统信号与干扰的比率(SIR)影响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视距(LOS)环境中,UWB干扰对IEEE 802.11a系统的性能影响不大,IEEE 802.11a系统可以维持正常的通信;在非视距(NLOS)环境中,UWB信号对IEEE 802.11a WLAN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同时IEEE 802.11a WLAN干扰也会严重影响UWB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与基于IEEE802.11a标准的WLAN设备之间的干扰问题。介绍了UWB和WLAN的理论背景,给出了干扰信号对系统信号与干扰的比率(SIR)影响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视距(LOS)环境中,UWB干扰对IEEE802.11a系统的性能影响不大,IEEE802.11a系统可以维持正常的通信,在非视距(NLOS)环境中,UWB信号对IEEE802.11a WLAN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同时IEEE802.11a WLAN干扰也会严重影响UWB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干扰和噪声问题是电子设备最伤脑筋的问题,为此以放大器的干扰为例,从放大器的供电、接地、级间连接、电路发热、混频等几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放大器干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抑制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LCMV算法,解决了传统LCMV算法在被干扰或者接收天线平台快速移动时,可能由于干扰位置的扰动而出现自适应加权矢量和数据失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隐马尔可夫模型和动态纹理模型为代表的动态贝叶斯网是描述步态序列的重要方法,但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贝叶斯网——分层时序模型,该方法采用分段线性逼近非线性和用各段的动态纹理模型作为隐状态,将隐马尔可夫模型和动态纹理模型做了结合,充分发挥了其优势.该方法在CMU Mobo步态数据库和CASIA步态数据库B上做了评估,结果充分显示了分层时序模型的高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镜频干扰,主要讨论镜频抑制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现电路,分析和推导了镜频抑制的理论公式,并给出影响镜频抑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声回波对消器中,可区分回波通道变化EPC(Echo Pass Change)和双端话音DT(DoubleTalk)的检测算法非常重要,以确保自适应滤波器在EPC时更新权系数,在DT期间冻结权系数. 提出了两种检测算法:算法1利用自适应滤波器误差信号的平均幅度,并结合误差信号和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信号的互相关系数来区分DT和EPC;算法2借助一个辅助滤波器来完成EPC和DT的检测,同时能加快主滤波器的收敛.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算法能有效区分EPC和DT,提高了回波对消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双重分形多孔介质孔隙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双重分形多孔介质孔隙分布分形维数D与孔隙迂曲分形维数DT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推导了多孔介质孔隙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孔隙率计算公式的函数图像分析了双重分形维数D和DT的变化对孔隙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孔隙率随多孔介质双重分形维数D和DT的增加而增大;多孔介质最大孔隙直径越大孔隙率增加的就越慢;当D DT<3时,多孔介质最大孔隙直径越大孔隙率就越大,但当D DT>3时则相反,多孔介质最大孔隙直径越大孔隙率反而越小,D DT=3是特殊点,令D DT→3时的孔隙率极限值为它的孔隙率.  相似文献   

20.
对白喉毒素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及其作用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它们在分子生物学中的运用作了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