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在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地理区划分析入手,论述了自然池域分异是旅游资源地域分异形成的客观基础,分析了自然地域分异等级单位与旅游地理区划等级单位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在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地域分异规律在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域分异规律揭示了自然环境差异的根本原因,旅游环境分异也受它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地域分域规律的等级尺度和地理区划等级单位系统形成的密切关联性上。用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作指导,可克服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主观随意性,使旅游地理区划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更好地为区域开发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地理区划分析入手,论述了自然地城分异是旅游资源地域分异形成的客观基础,分析了自然地域分异等级单位与旅游地理区划等级单位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在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综合观点出发。运用系统科学和地域分异规律理论,结合旅游环境空间结构特点;初步提出7级旅游地理区划等级单位系统模式和宏杨“联名法”的命名观点,旨在提高旅游地理区划工作的水平和促进中国旅游地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旅游资源区划研究——以南阳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地方性旅游资源区划方法进行探讨,同时以南阳市为例,选择旅游资源实体,建立指标体系,提出南阳旅游资源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河南旅游资源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湖南省的旅游资源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区位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的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一些高校的地理、经济、外语等非旅游专业乃至跨专业的公共选修课也开设中国旅游地理。为使其教材能更好的直接服务于中国的“旅游强国”、“人才兴国”战略,特结合杨载田教授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版)的创新特色,就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体系、教学区划体系、图像系统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旅游地理区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旅游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国家旅游经济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旅游区划的原则、特点,以及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实践中所普遍出现的诸如地图配备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为建设中国旅游强国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滨海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构建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沿海经济带18个滨海县区为评价单元,综合应用主观赋值法和分异指数ID计算公式,建立评价模型,进行滨海旅游资源适宜性实证分析,研究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的等级和空间分异规律.结论:(1)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整体较好,但差异明显,大连市的适宜性最高,大洼县最低,其中最高区是最低区的1.7倍;(2)在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的4个等级中,大连市区、金州区、旅顺区和丹东为资源极适宜区,庄河、盘锦、凌海和大洼县的资源适宜性较差;(3)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空间差异ID=0.7,说明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苏南淳县为例,以从较微观角度认识人文现象地域分异规律为出发点,论述了县级人文景观区划的意义、划分方法,以影响高淳县人文景观分异的主要自然和人文要素为基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上而下,逐级划分,将全县细分为15类人文景观区,本着人文景观区划要有利于县级得政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最后引出了人文景观区划对高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以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情感体验、学习需求的做法是发展可持续性的乡村旅游产业的必经之途.乡村特色文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文化优势、客源优势等.目前研究区域文化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文献主要集中在:1)探讨区域文化的优势给乡村旅游带来的决策依据;2)讨论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3)如何利用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优点,结合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建立了一种新的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评法的实施,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已成为环评工作中新的热点.针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提出从宏观政策到规划目标、从区位功能到旅游功能区的评价框架,在提出替代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以得到最佳方案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以武夷山大峡谷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为案例,按照上述评价框架思路,对规划中的4个功能景区进行了宏观背景、区位和功能区关联性分析,提出4种替代方案并对其进行环境影响系统分析,认为开发体闲中心、漂流溪流、溪谷风景,而不开发保存较好的森林覆盖区(白塔山)为最佳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着重从岩溶地貌、高原气候、地生态环境和民族成分及分布、社会文化结构的地域分布特点诸方面,论述贵州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认为在优越的“原生”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强调岩溶风光和民族风情以及不同资源个体间的功能耦合,以形成最大吸引力。并提出将科学旅游,诸如洞穴探险、地质旅游、自然保护区考察和历史考古等作为贵州旅游业向高层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旅游开发作为开发行为之一,依据其开发规模对旅游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可持续旅游开发与地域发展的相互协调的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为了实现可持续旅游开发,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必须要与地域产业、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共同体的三个侧面进行相互联系,使旅游开发不单成为获得经济效益的手段,也要成为地域建设的推动力,从而确立可持续旅游开发在建设富裕的、易于地方居民居住的旅游地域的综合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综合地理区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地理区划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地图叠置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将安徽省划分为皖北区、江淮区、大别山区、沿江区、皖南区五个综合地理区和十一个综合地理亚区,分析了各综合地理区域的优势与不足,为安徽省制定并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蓬勃开展,大中城市享受到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此同时,小城市旅游发展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它们在旅游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应如何发展?本文借鉴核心边缘理论,提出了小城市与大中城市旅游联动发展的概念,以溧水为例,在文脉共性承接与个性突破和旅游资源潜力挖掘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以大中城市为首要客源市场设计旅游产品、构建旅游廊道、联合旅游营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4条联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是我国旅游空间格局优化的关键.利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年~2017年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地理空间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从全流域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年扩大,相对差异不断缩小,旅游经济的专业化程度缓慢提升;2) 从上中下游各区域看,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上游地区较低的区域经济水平突显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中游各省市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最小且下降幅度最大,下游的相对差异最大.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对此亦有贡献.4)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已经形成了下游网络化、中游均质化、上游专业化的空间结构,并有望向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青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海拔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社会条件等约束,虽然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存在着开发形式粗放、经营方式传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体育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为高海拔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宁夏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旅游区划的原则,提出了宁夏旅游区划方案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会后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联动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现状,指出了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影响,并提出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