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汶川地震后半年四川绵阳地区某高校344名大学生,采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进行施测。结果发现PTSD检出率为15.1%;述情障碍在神经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1.2%;述情障碍在内外向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5·12"汶川大地震惨境、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感人情景等短片的视觉暴露,中间以"仪式"和放松活动联结,再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O-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对176名被试进行前后测评发现,除开回避因子和焦虑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症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的人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测创伤后应激障碍分值与各暴露情况等呈正相关(P〈0.01或P〈0.05);财产因素基本上不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焦虑抑郁症产生的重要成因.因此暴露疗法结合其它疗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症状缓解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在正常大鼠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海马中的分布.采用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stress,SPS)构建PTSD模型,Open-field法观察动物的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H在大鼠海马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TSD组大鼠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显著减少(P<0.01).在对照组和PTSD组,TH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海马锥体层和DG区颗粒层神经元的胞浆;与对照组相比较,PTSD模型组海马中TH免疫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明显减少和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机制可能与海马TH功能缺失或弱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样大鼠海马区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改变及其意义。采用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的方法:空白对照组、PTSD 1 d组、PTSD 4 d组、PTSD 7 d组,每组各8只。PTSD组建立SPS模型,采用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等方法检验各组大鼠造模前后的行为学指标变化并评估造模效果,采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38MAPK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应激后大鼠海马区p38MAPK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区p38MAPK升高,可能与学习及记忆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5.
破坏性地震是指震级大于5级、裂度大于7度,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局部损毁的地震。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建(构)筑物倒(坍)塌人员被困实际,从应急救援的角度,梳理分析了破坏性地震人员被困类型和伤害特点,归纳得出了地震应急救援训练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警务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人群,承担着依法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的责任。他们既是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救援者、处理者,同时也成为灾难性突发事件的经历者和二级受害者。各种灾难突发性事件都可能作为创伤性事件,引起警察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关键在于如何预防警务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面对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探讨地震后不同类型灾民身心应激症状的影响度,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对灾民进行心理救助,减轻灾害影响,提高灾害救援效果。本文将地震后灾民身心应激症状分解为4个指标,即生理症状、认知症状、情绪症状和行为症状。采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地震灾害后灾民身心应激症状突变模型,并以5·12汶川地震为例做实证研究,对不同类型受灾人群身心应激症状影响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人群身心应激症状所受影响程度不同,女性、中老年组以及重灾区人群身心应激症状最严重。即使同一类人群,在面对同样灾害时,其在生理症状、认知症状、情绪症状和行为症状4个方面所受影响程度也不同。本文采用突变模型对地震灾害后灾民身心应激症状进行研究,所得结论与既往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表明模型的评价结果可靠、有效,为灾后减灾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天有不测风云,在生活中有可能会碰到地震、山洪暴发、重大交通事故等灾难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死伤者甚众,同时也可能伴随有建筑物被摧毁等灾难性的场面。不仅如此,对于失去了至亲的死者家属以及在现场进行救助和搜索活动的其他人员来说,我们不难想象他们的心理创伤有多么严重。当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创伤依旧无法治愈的时候,人们就有可能患上一种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成丽琴 《科技信息》2014,(10):181-182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异乎寻常的打击之后延迟出现的持续性精神障碍。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地震后PTSD发生率、影响因素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地震后PTS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静鑫  刘文 《科技资讯》2010,(3):228-229
四川汶川县地震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有关对口支援的方案,辽宁省对口支援安县。本文阐述辽宁省在支援安县中小学校心理重建的方案,主要人员由辽宁省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医学专业的本科院校的师生组成,帮助安县的教师学会诊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程度。协助各个学校建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室,提高教师的心理咨询技能,同时建立家长学校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心理重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建设活动板房,安置灾民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绵竹市作为在汶川"5.12"特大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灾区之一,过渡安置房量大、援建单位多、消防配套设施建设任务、消防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本文结合绵竹市过渡安置房建设情况,对过渡安置房消防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对消防工作任务作出了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指导灾后重建消防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高乐 《科技信息》2013,(3):159-159
近年来,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心理创伤逐渐为我国精神医学界和心理学界所重视,其中以有关地震、洪灾等灾后PTSD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居多。本文就儿童群体灾后PTSD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名刊摘要     
"震"中凸显信息公开对"5.12"汶川地震信息的迅捷、准确公开,汇聚了国内外抗震救灾的巨大力量。汶川大地震后,中央及地方政府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回应群众关  相似文献   

14.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后保护与传承的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依据,运用文化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从法律体系、文化环境的构建与保护、我者"民间"走向他者"民众",我者"视野"走向他者"视野"等方面,论述了5.12汶川地震之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在5.12汶川地震和东日本大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时程响应的差异,分别从这两次地震记录库中挑选出典型场地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各3条作为结构输入地震动,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一88层高层建筑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时程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东日本大地震强震记录作用下高层结构的位移反应、加速度反应以及基底剪力和弯矩值,均明显大于5.12汶川地震动记录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开发并实施了汶川灾后重建的隔震建筑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对汶川灾后重建的汶川第一小学教学楼(非隔震)、汶川第二小学教学楼(隔震)和映秀安置房(隔震及非隔震)三个代表性隔震工程实施了远程实时监测,在汶川5.12大地震近5周年之际,该监测系统已正常运行满1年,成功对上述结构受到的震中位于四川地区的几次小型地震响应进行了监测并给出典型测试记录和初步分析结果。该工作有望构建我国隔震结构理论验证与隔震工程实测分析新的研究平台,同时为未来可能的隔震结构强震作用下的实时监测做好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7.
“波士顿创伤中心”有一所规模很大的试验室,梵·德尔·克尔克教授和同事们借助最尖端的设备,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人体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梵·德尔·克尔克接触从越南战场归来的士兵,发现后者都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的症状。他为此付出不少努力,成为精神学领域的权威,著有上百篇论文。这位神经心理学家曾视“心身医学技术”为荒诞,后来却努力证明它们行之有效,并着手进行深入研究。他宣称,练习瑜伽或气功比任何一种建立在言语基础上的疗法都有效。从此以后,温和的心身医学在大西洋彼岸深入人心,以至于美国国家卫生学院每年为其投入2000万美元的评估费用。  相似文献   

18.
地震等重大灾难发生后,亲朋伤亡、伤残痛苦、财产损失、生活艰难等会影响每一个亲历灾难的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相对较少,巨大灾难造成的生活变故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及情绪损害。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心的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9.
震灾后不同群体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几乎能使每个人都产生弥漫性的痛苦,并产生一系列的情绪、生理、认知、行为异常等应激反应。严重者还会罹患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同的群体在震灾中所承受的心理创伤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群体有措施的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并配合药物治疗,可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促进灾后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区都江堰和映秀镇的走访,根据一般建筑特别是新建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情况,说明了对按现行国家标准建造的房屋抗震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