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单胞菌引起罗氏沼虾黄鳃、黑鳃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患细菌病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作了初步研究,病虾症状为食欲下降,黄鳃或黑鳃、断须、断腿,有的甲壳上有黄色或黑色的斑块,取上述典型症状的病虾鳃部和肝胰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保种,经鉴定,该病原菌为恶臭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将分离菌进行回接感染,发现有很强的致病作用,且产生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从再感染的病虾体内分离的细菌经鉴定也为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由此可认为它们是此次发病的病原菌.药敏实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氟哌酸氯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强恶臭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和新生霉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一株鸭源恶臭假单胞菌16S rDNA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病鸭翅静脉无菌采集抗凝血,直接镜检和姬姆萨染色镜检,微生物感染呈阳性.从血液中分离出该微生物,用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扩增出约1500bp的条带,经DNA测序得到一条长1499bp的16SrDNA序列,与GeneBank已提交的序列进行BLAST相似性搜索表明该微生物应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并用DNAStar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同源性最近,首次发现恶臭假单胞菌可能感染家鸭.  相似文献   

3.
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消化腺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正常杂色鲍(无病症,腹足吸附力强)的消化腺分离到5个细菌菌株:1-1-3,3-1-1,4-1-1,5-3-3,5-4-3。经VITEK-AMS-60自动鉴定系统鉴定,前4株均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后1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溶藻弧菌4个菌在形态、生理生化鉴定上虽有差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5-4-3恶臭假单胞菌与其它4株 差别较大。溶藻弧菌4菌株对卡那霉素等12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7种药物有耐受性,恶臭假单胞菌对卡那霉素等8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15种药物有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高效聚磷菌AP7,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初步鉴定该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实验表明,菌株AP7具有典型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的特征,除磷率为70.1%。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细菌之间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研究了从松材线虫体上分离的2 株强致病菌和1 株弱致病菌与松材线虫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强致病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 1A菌株、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ZpB1 2A菌株能够明显地促进无菌松材线虫的产卵量增加、繁殖速度加快和成虫虫体生长;同时,松材线虫也能促进强致病菌荧光假单胞菌GcM5 1A菌株、恶臭假单胞菌ZpB1 2A菌株的繁殖。而泛菌(Pantoea sp.)ZM2C菌株完全抑制了无菌松材线虫的繁殖,无菌松材线虫对泛菌ZM2C菌株的繁殖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由此说明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某些致病菌之间存在互惠共生现象,松材线虫携带的致病菌并不是偶然的污染,它们之间的互惠共生现象是在长期共生进化中形成的。笔者还讨论了互惠共生现象在松材线虫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大口黑鲈(Microptens salmoides)胃、肠道中分离到24个好氧菌株。经过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AMS-60和VITEK-AMS-CC2)鉴定结果是:真菌只有1个菌株(茁芽毛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细菌有23个菌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只有1个菌株(干燥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xerosis),1个非发酵性菌株(食酸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cidovorans),其余21个菌株均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中,支气管败血性鲍特氏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5个,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ureae)4个,粘黄杆菌(Flavobacterium gleum)4个,产吲哚黄杆菌(F.indologenes)3个,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3个,泡囊假单胞菌(P.vesicularis)2个。24个菌株中5个水解淀粉,5个水解牛奶;在22种药物敏感试验中,恶臭假单胞菌肠14菌株和支气管败血性鲍特氏菌肠17菌株分别对17种药物有耐药性;24个菌株中,对氨苄青霉素、先锋V(头孢唑啉)、青霉素G不敏感的菌分别有23株、23株、22株。  相似文献   

7.
从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种植地土壤中分离到两株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M1、M2.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M1菌株是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M2是Ludwigii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菌株M1、M2对甲基对硫磷、毒死蜱的耐受浓度在含有1%蔗糖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达到500 mg/L,对乐果的耐受浓度高达1 000 mg/L.在土壤模拟体系试验中,培养第32天,菌株M1、M2对土壤中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分别为85%、93%;培养第48天,对土壤中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71%、81%.  相似文献   

8.
促生根际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bacteria菌(简称PGPR),是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的微生物.本试验引进PGPR菌种资源技术,以黄瓜的生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促生根际菌(PGPR)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中采用的两种促生根际菌假单胞细菌(Pseudomonas putid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B3中,靛蓝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styAB上游存在一个二元调控系统StyS-StyR。StyS蛋白属于激酶家族,是磷酸化信号转导的重要媒介,但激酶StyS的自磷酸化传导机制对靛蓝生物合成的调节作用尚未探明,因此,研究以Pseudomonas putida B3中激酶蛋白StyS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了两个磷酸化结合位点,构建了磷酸化位点突变株。通过分析野生菌株P. putida B3、styS基因缺失菌株P. putida B3-ΔstyS、styS基因回补菌株P. putida B3-ΔstyS-8和磷酸化位点突变株P. putida B3-ΔstyS-1之间的靛蓝产量及酶活发现,P. putida B3产量为10.14mg/L,P. putida B3-ΔstyS-8产量为3.63mg/L,磷酸化位点突变菌株无激酶活性且失去了产生靛蓝的能力。结果表明,StyS自磷酸化作用在靛蓝发酵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将为靛蓝生物合成途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在该菌的RNA代谢过程中,存在一种以NanoRNA(2-5nt的寡聚核糖核苷酸)为底物的寡聚核糖核苷酸降解酶(Oligoribonuclease, Orn).在本研究中,发现铜绿假单胞菌orn突变菌株的生长速度变慢,因此使用ATP,NADH检测试剂盒,利用酶标检测法和流式细胞分析研究Orn对细菌生理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orn基因的缺陷可以导致细菌胞内NADH和细菌细胞膜电位差的降低.这进一步导致细菌胞内ATP合成的降低,从而影响细菌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1.
从海水养殖场的生物膜,逛荡河口淤泥,烟大三元湖底泥中分离筛选出8株异养硝化细菌和8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分别对16株细菌的异养硝化性能和好氧反硝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异养硝化细菌Y-3、Y-6、Y-7的72 h NH4+-N去除率分别为95.65%、96.60%、96.09%,好氧反硝化细菌F-3、F-5、F-7的72 h NO3--N去除率分别为76.20%、75.87%、76.00%.选择性能较高的3株异养硝化细菌和3株好氧反硝化细菌进行传统生理生化鉴定,并对各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Y-3和F-3为除烃海杆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Y-6为溶藻孤菌(Vibrio alginolyticus),Y-7和F-7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F-5为海洋单胞菌属(Oceanimonas sp.).  相似文献   

12.
以甲醛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皮革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甲醛高效降解菌JQ-6,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和16S r DNA序列鉴定显示,JQ-6属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检测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降解甲醛的影响,得出菌株JQ-6降解甲醛的最佳条件为:甲醛1000 mg/L,30℃、p H6.0、摇床转速150 r/min、100 m L培养基JQ-6菌悬液的接种量为3 m L,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后,菌株JQ-6对甲醛的降解率可以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环境假单胞菌属细菌丰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建立了总细菌及假单胞菌属的标准曲线,并以环境样本中假单胞菌属与总细菌的比值反映其细菌丰度.应用该方法评价人工除藻反应器中组合填料、无纺布、弹性填料等介质对太湖水中溶藻细菌之一的假单胞菌属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总细菌的检测范围为103~108个基因拷贝/μL(R2=0.997);假单胞菌属的检测范围为1~105个基因拷贝/μL(R2=0.994).对除藻反应器溶藻细菌富集效果的评价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检测反应器中填料对该类溶藻细菌的富集程度.初步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定量假单胞菌属在环境样本中的丰度.  相似文献   

14.
促生根际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bacteria菌(简称PGPR),是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的微生物。本试验引进PGPR菌种资源技术,以黄瓜的生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促生根际菌(PGPR)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中采用的两种促生根际菌假单胞细菌(Pseudomonas putid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实验室保藏的光合细菌X1的表观形态、生理特性以及采用16S rDNA序列对比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超声波破碎法、酸-热破壁法和研磨法对X1中类胡萝卜素进行提取,并比较各种方法效果.用丙酮作为提取剂,进一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类胡萝卜素提取液进行了分析.确定光合细菌X1属于紫色非硫细菌中的红罗菌科、红假单胞菌属,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domonas palustris);发现超声波浸提法提取类胡萝卜素效果最好,其次是酸-热破碎法和研磨法;X1中主要积累虾青素和一种未知色素,其中,虾青素含量为0.28mg/L.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95nm下,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2.125mg/g(干重).  相似文献   

16.
采用SB同步脱氮除磷系统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利用平板分离法和PCR-DGGE技术,进行微生物种群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平板法分离到的微生物主要为棒状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莫拉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共7种,富集后细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副球菌属4种,富集后系统内细菌种类减少,与采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池富集的反硝化聚磷菌不同.采用PCR-DGGE法发现富集前以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副球菌属、紫色杆菌属、赤细菌属为主,富集后以产碱杆菌属、副球菌属、紫色杆菌属为主,副球菌属是唯一通过2种办法获得确认的反硝化聚磷菌株.采用PCR-DGGE和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研究的同步反硝化聚磷菌都以变形门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不同培养基保存方式、不同培养液条件下烟碱降解菌的降解性能,以烟碱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从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现代烟草农业科教园区植烟土壤、腐烂烟叶中分离得到25株烟碱降解菌(耐受烟碱浓度为6 g/L),并选择降解效率较高的几株作为继续研究对象。研究表明:用烟碱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烟碱浓度2~3 g/L)斜面保存的菌株降烟碱活性较高;筛选得到一株烟碱高效降解菌5A-6-2,在其它碳、氮源同时存在时,仍然具有较强的烟碱降解能力;将5A-6-2接种至固体烟叶碎片中,28℃发酵7 d后,烟叶中烟碱含量下降了44.2%;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发现,其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同源性为99%。  相似文献   

18.
从温州印染厂废水池污泥中分离出三株染料脱色优势菌,其中A1对活性桃红KD-8B脱色率为87.5%,A2对活性桃红KD-8B脱色率为90.2%,A3对弱酸猩红FG的脱色率为86.4%,并根据各菌株的个体、群体形态和生理化实验对细菌进行鉴定,三株细菌分别定名为:A1为睾丸酮假单胞菌,A2为嗜麦芽黄单胞菌,A3为恶臭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9.
恶臭假单胞菌KT2440是在生物降解环境有机物和表达异源基因等方面具重要作用的环境微生物.基因敲除是研究基因和蛋白功能的必要手段.常规的基因敲除方法往往会烦琐耗时且易引入突变的基因克隆操作.本研究采用重组工程(即重组酶催化的PCR产物与基因组上同源片段之间的同源重组)来实现恶臭假单胞菌KT2440的基因敲除.本方法高效...  相似文献   

20.
赵晴  郝绍菊  李刚 《科技信息》2007,(27):6-6,44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能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石油烃降解菌,命名为HDB-1,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