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实验室建设是适应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介绍了西安思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推动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措施。在分析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TOPSIS的指标评价方法对实践教学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以三个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实际教学情况为例,根据各指标得分值所在等级来判断其实践教学课程效果的实际水平。结果表明,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针对学校提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特别是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建议。首先分析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提出的要求;对教师与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对课程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等。然后根据这些要求,结合管理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给出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方法与建议。最后为了验证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操作建议的可实施性,以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为案例进行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了提出的方法与建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包装工程等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结合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对应用型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方法进行了探析,即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师资结构、创造教学条件等有效措施,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江苏省高校汽车类本科教育应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加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能力的培养;并着重对设立、建设和发展现代汽车工程本科特色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专业特色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根据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提出了虚拟实验室实验与企业生产现场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方式,探讨了工业工程专业各实验课程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  李泽蓉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98-100,108
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综合学科,也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跨学科领域.作为跨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本文以攀枝花学院为例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学校资源与地方企业优势相结合,通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建设,探索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成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时代发展使得物联网工程专业日益受到学校重视,同时也为物联网工程专业提出了全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为此,学校必须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以此促使物联网工程专业制定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案、选择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改善物联网工程实训教学质量,从而有效达成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针对目前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工业工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剖析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意识,完善教学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提出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该文以南昌航空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其整体构建过程。实践表明,该体系满足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冶金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提出要使我国变为钢铁强国,就必须加大了台金技术人才的培养,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钢铁工业发展的高素质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作在对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调研的基础上,对地方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思考。着重分析工业工程学科在我国的现状,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我国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在搞好工业工程教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大数据时代传输存储架构面临扩展性差、性能瓶颈等问题,提出云环境下基于Mon-goDB的海量数据存储模型。通过介绍MongoDB的文档模型、分片机制,并根据该特点设计基于副本集的集群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实现过程。通过测试证明性能良好,为大数据的存储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GIS专业在高师院校的蓬勃发展,其弊端也逐步显现。文章在分析当前高师院校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师院校GIS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三方面探讨了高师院校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有氧训练16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规律.方法:2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预试验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等强度的持续有氧练习(CE组)和较大强度的间歇有氧练习(IE组)16周,分别于训练前、后期测定安静血压及外周血浆内皮素-1.结果:经16周的练习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但CE组对脉压差的影响不明显(P0.05),IE组则可以使脉压差明显下降(P0.05);CE组的训练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下降(P0.05),IE组训练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较大强度的有氧练习适应良好,训练后血压下降,血浆内皮素-1的浓度下降.高血压患者进行较大强度的有氧练习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在要求的矛盾较为突出,存在理论匮乏、创业实战指导欠缺、学校经济支持乏力、学生双创热情不高、双创教育推进艰难等问题.为了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重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引领双创教育尽锐出战;需要实施双创教育供给侧改革,精准培育创业家精神;需要创建双创交流网络平台,提供创新创业智力支持;需要积极推广创业双导师制,联合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增加投入实现多元融资,提升双创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数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培养目标不拘一格.一般本科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一系列专业建设问题,正在积极的研究与探索之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虽较为成熟,但也有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存在.因此进行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班的探索与尝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校工科专业自主创新人才是新一轮"本科教学工程"与"卓越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工程实践教育是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本文结合应用型高效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根据其发展特色分析七个关键问题,从"四大方面、五种层次、六类实践"深度剖析创新教育的开展,建立自主创新工程实践教育的平台,构建创新实践教育的体系,提出创新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解决符合工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金融人才越来越受到关注。应用型金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第二课堂因其灵活开放的教育形式,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了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文章研究并构建金融本科第二课堂体系,有效地促进了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唯一直属院校,担负着为煤矿及其它安全生产领域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即是我院的最大特色.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与此保持一致,而不能与国内一般大学雷同,必须突出安全特色,从而在众多的同类院校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个集光、机、电、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为一体的宽口径专业,不仅涉及的理论知识广泛,而且工程性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高.为了实现培养应用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文中对先进测控技术联合实训中心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围绕专业实验实践教学需求、专业建设需求及创新平台需求阐述了实训中心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围绕实训中心建设总体要求和加强校企共建及建设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实训中心的详细建设方案.实训中心建设做到了服务面向专业对象广、涵盖课程范围多、实验项目类型全及解决问题方法与手段宽等特色,经过实际运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