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地考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现实地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西藏。西藏在20世纪中叶,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开启了步入现代文明的大门。西藏各族人民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西藏各族人民选择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经济社会进入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各族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空前,社会事业繁荣,经济社会巨变,人民生活幸福。  相似文献   

2.
王静 《科技资讯》2014,(34):183-183
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历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历程,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如音乐教育观念、对待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教师的教学及教材的应用等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推动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更新音乐教育的理念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对西藏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变迁过程及特征进行了考察,将西藏产业结构变迁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跨越性,产业间的关联性较低,缺乏内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作为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被区域经济学研究所重视,尤其是“九五”以来,西藏的旅游业不仅为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同时也为西藏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试图从西藏区域社会的发展基础、生产力结构、社会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区域协调所需的各种环境分析,提出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西藏社会制度、政治环境、传统文化和对外交流四个层面,对西藏当代音乐的产生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制度的跨越是西藏当代音乐产生与发展的根源,西藏悠久的传统音乐是当代音乐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党的文艺方针及党对文艺工作的正确领导是西藏当代音乐赖以发展的政策和组织保障,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的空前交流是西藏当代音乐形成与发展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6.
李子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1):100-105
旧西藏,西藏图书情报事业一片空白,实行民主改革以来,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西藏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5年来,西藏已初步形成了图书情报事业的雏形,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章分析了西藏图书情报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图书情报业的对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在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很多新歌、新的音乐形式。虽然这些作品在数量上、结构上、风格上、体裁上比后期出现的作品显少、显小、显得单一,但这一时期的音乐则是西藏当代音乐的源头,为西藏当代音乐的产生播下了种子。文章对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音乐发展脉络及主要作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区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语言教学从单一的藏语教学过渡到汉、藏双语教学。随着西藏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藏的教育事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时期,语言教学在原双语教学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外语(主要是英语)教学,形成了三语教学的局面。文章就西藏目前三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改进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3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引起我国最高决策层的重视,即将成为我国和中亚各国共同推进的跨洲区域合作。西藏从唐代起就通过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古商道、驿道或贡道与古丝绸之路相连接。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经济北向、东向发展步伐加快,通过青藏经济一体化,融入“大西南经济圈”,可以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章通过阐述西藏和丝绸之路的关系,试图说明西藏加入或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及可能性,并对西藏借助该经济带促进自身外向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和平解放后,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的社会进步举世瞩目,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奇,半个多世纪取得的重大成就堪称历史奇迹。西藏社会从封建奴隶制到社会主义社会跨越式的发展道路是长期的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和平解放初期、民主改革、"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4个历史时期。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昭示了西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西藏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文章梳理了关于古希腊神话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剖析了古希腊神话的起源及谱系。认为古希腊神话具有海洋型神话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崇尚力量、推崇自由与个性价值,同时又流露出浓厚的宿命观念。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近年来学术界对弱势学生群体界定分类进行综述的同时,为探索对其救助和教育的可行性和针对性,提出"高校弱势学生群体有客体弱势和主体弱势(心理和行为弱势)两种形式,而心理弱势是大学生弱势的核心因素"的观点,高校需要以弱势学生的心理为突破口进行发展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和谐视阈下高等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神话在今日学科体制中归属于文学是一个大错误。因为神话概念远大于文学。神话作为初民智慧的表述,代表着文化的基因。后世出现的文、史、哲等学科划分都不足以涵盖整体性的神话。作为神圣叙事的神话与史前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共生,是文史哲的共同源头。中国早期历史具有“神话历史”的鲜明特点。文学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会通视角,是重新进入华夏文明传统,重新理解中国神话历史的门径。从《尚书》《春秋》到《周礼》《说文解字》,古代经典体现着神话思维编码的统一逻辑。参照玉神话与圣人神话的八千年传承,呼吁学界从文学视野的“中国神话”转到文化整体视野的“神话中国”。  相似文献   

14.
文章所说“比较教学法”是指将构成课程整体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多维度进行异同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的教学法。此方法的运用既符合该课程的特点也是解决“三进”难点的需要。在操作上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操作、课后反馈总结三个环节的工作;在具体运用上分为宏观比较、中观比较和微观比较。比较法是该课程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张光直先生对古代神话的研究为参照,从考古人类学的角度探讨神话研究的意义,解析神话构筑政治权力的过程,认识神话故事叙事的政治效用与"神圣性建构",进而对古代中国神话对权力独占的象征进行文本解读,梳理对古代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神话与古代中国政治权力是互相建构的过程,神话加强了统治者的权威和神圣性,统治者反过来将神话不断历史化。  相似文献   

16.
在对“神话”与“历史”的双重反思与参照下,华夏文明的历史叙事有其独特的发生形式,它们不仅受神话思维的支配,而且呈现出与所谓神话“历史化”不同的“神话历史”特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理解《春秋》的性质与特征,论证有关神话与历史对立与分道扬镳的观点,不但有助于解释中国文化基因,而且会造成新的遮蔽;重新理解神话概念的穿透性和生成性,是重新进入中国式神话历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索绪尔实质上是语言学领域的思想家,而不是一般的语言学家。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看,索绪尔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抽象”和“系统”两个方法论原则,作为建立“科学”的语言学的基础。只有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才能看清索绪尔的真正历史定位以及他对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意义,也才能真正看清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8.
“海西”建设快速地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增长,也给南少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南少林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抛开狭隘的地域发展观,树立大南少林文化发展理念,借鉴“北少林”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利用地缘性和“海西”政策性优势,加快南少林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儒家话语的革命转述——“十七年”小说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年"小说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与革命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在外显的意识层面,儒家文化被视作封建思想的代表而遭到批判与疏离,但其核心话语价值均获得了立足革命意识形态的巧妙转述,并参与了特定时代社会价值的建构。对于"十七年"小说文化内涵复杂性的考察,进一步阐明了只有深入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逻辑,才能真正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广义的文化修辞学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名词对"有界"事物的表达。针对汉语的个体名词有一部分的所指是"同质"事物的事实,认为汉语的个体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不适合用"同质"与"异质"标准来区分,但可以靠个体量词对事物空间外形的"定型"特征来区分,并认为对现代汉语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判断,更适合采取事物的外形是否"定型"的"定形"标准。这种"定形"标准能充分反映出汉语名词特有的形式标签"量词"所具有的表形特征与汉语名词特有的个体量词这一形式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汉语的名词是属于所指事物在汉语社会的认知中"外形突显"的事物类型;同时,这种"定形"标准与有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之分的语言所适合采取的"同质/异质"这样的"定性"标准,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上的互补性。文章认为,汉语名词所表现出的在事物空间"有界"、"无界"方面偏向外形的认知特征,反映的其实是汉语社会对事物的概念思维判断上的"具象性"文化特征;这种来自语义范畴这个语言最底层也是最终决定性方面的反映,较之语言的其他层面诸如文字、词汇、句法结构等,更具有深层隐秘性与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