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康有为对西方文明的判断和对传统理想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方文明对中国进行强势冲击的背景下,康有为以进化论的历史观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上重新阐释传统大同理想,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歌颂过去转化为面向未来,并使之成为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的文化资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选择打下了基础。从传统理想创新的角度认识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的文化前提,对于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离开人的主体性追求历史必然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误区。虽然这种社会主义强调两种制度的对立,但又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理性至上思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既从根本上与资本主义划清了界限,又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离开人的主体性追求历史必然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误区。虽然这种社会主义强调两种制度的对立,但又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理性至上思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既从根本上与资本主义划清了界限,又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大意义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问题在于,理想自身包含意愿、情感、信仰等非理性的因素,因而,理想总是与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构中,非理性因素同样无法回避.但是,由于中国已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浪漫主义曾经一枝独秀,并导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受挫,它也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构中的一个旁观者.本文试图说明,完全离开浪漫主义的视野,理想就会干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建构,必须借助浪漫主义的滋养.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在社会理想、政治思想、经济观念、文化理念等方面有这种共性、契合性,才使社会主义能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社会主义基因,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潮之际,仍然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历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因素,其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包含着对当今中国价值观冲突及其影响的正视与认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包含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高理想和核心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则离不开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成、发展的母体文化土壤。民族复兴、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重要命题的提出,体现党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对传统文化精粹的传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为我党成功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成为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0.
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崛起,贾而好儒,儒商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儒家以伦理道德为本体的人格理想和社会规范,与商业结合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儒商成为商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弘扬儒商精神,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整社会主义商业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文学唯美主义审美理想的生成,与江南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江南文化那独特的精细坚韧、柔美飘逸,而又略带浪漫、伤感的审美气质及其诗性审美意识,触动着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隐忧,反映出现代中国由文化冲突而引发意义危机的现实境况,抒发了由文明失落而带来的民族苦难情怀。新文学的唯美主义审美理想,承历史的积淀演化而来,又不断地糅入时代的情愫,成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鲜明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这一体系的发展而言,既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转变,又实现了传统文化从历史向现实的范式转变和现代化理论从外源向内源的范式转变。只有从三维范式转变的高度,才能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转化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源泉。井冈山精神不只体现在狭义的精神层面,面具有更广义的文化意蕴,体现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在当代中国,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坚定信念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近代共同体思想中的平等价值原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广大农民在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重要价值原则,彰显中华儿女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追求平等的价值诉求,对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启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共识且被积极践行的中国方案,坚持由"温故"向创新发展,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是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是为世界共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从红军创建时期开始,就十分重视对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形成了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干部以身作则,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等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仍然有着重要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要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浙江学者蒋观云作为现代民俗学的先驱之一,是进化论学说的早期引进者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社会风俗的分析.他率先引进神话概念,并发表第一篇具有现代意义的神话学论文.总体而言,中国社会的衰败根源于农耕社会的主静保守风俗,鼓荡民性,培养刚性、强国新民是蒋观云风俗学说的重要内容;社会改造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西方人类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民俗观相统一,是蒋观云民俗观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严复译介的进化论及其对西方和中国社会的译述,在中国思想界开一代新风,使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探讨从歌颂过去转向了追求未来。同时,他对传统理想的解释,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对社会主义的译介,也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实践的发展,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也处于转型之中。对政治文化转型做历史与逻辑的思考,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理性政治人"也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中,这将为我国政治文化民主化发展方向奠定基础,也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历史与逻辑结论,即政治民主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的命运和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