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开性是新闻在传播方式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精神内涵。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是指新闻传播的大众性和社会性;新闻自由是公开原则的内核和根本精神;新闻传播过程本身的公开,是新闻传播公开原则的实质性内容之一;公开性原则要求新闻传播主体在非特殊情况下,应向社会和公众公开新闻信息的来源。公开报道是公众知情权得以普遍实现的通道和基本保障;公开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源泉之一;公开是对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监督的手段。公开性的实现,需要确立“社会公器”的新闻传媒理念;建立必要的保障制度;遵守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传播权:版权保护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的《著作权法》已不能适应“著作权”所面临的新挑战。2001年我国修订的《著作权法》,新增加了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本文旨在探讨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的版权使用及其限制问题,以丰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认识,完善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王佳文 《甘肃科技》2023,(9):130-133+140
石窟文献作为文献资源的重要部分,因其载体特殊,极易受到外界破坏,想要让石窟文献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历久弥新,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就变得极为重要。“数字敦煌”项目是我国石窟文献资源保护、利用和传承的新探索,“数字敦煌”的良好发展,对我国石窟文献资源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文章以“数字敦煌”为视角,梳理了“数字敦煌”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敦煌”背景下石窟文献数字化保护的价值定位,探索石窟文献数字化保护的实践路径,以期我国石窟文献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保护,石窟文化得以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国家战略大后方的藏族聚居区为这场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特殊贡献,新闻传播也成为抗战的一“个方面军”。文章试图从“藏族聚居区与中国抗战”“和藏族聚居区的抗战与新闻传播”两个层面,解析抗战时期“边区(”藏民族聚居区)抗战情势和新闻传播状况,并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上的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使新闻传播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新闻传播也逐渐摆脱了其传统的数字化的形式,并向现代新闻传播图像化转变.现代新闻传播图像化的转向既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为枯燥的生活带了色彩,并美化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逐渐成为了新闻传播方式的主力军.该文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现代新闻传播图像化的含义,现代新闻传播由数字化向图像化转向的主要原因以及现代新闻图像化所具有的各类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读图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在新背景之下的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存在着新的问题,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从传播者、传播媒介、到受众对于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把关”理论来诠释新闻传播过程中各要素对于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作用,以及新环境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的“把关”层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新闻传播为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逐步确立了市场传播意识,市场传播意识的形成,首先表现为对新闻“商品性”的认识,关注新闻的价值特性,其次认识到信息化社会中,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正在上升,同时更加明确如何适应环境,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公共新闻在进入我国之后被认为是中国新闻报道的“新希望”,是继民生新闻之后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革命、中国新闻改革的出路。公共新闻理论的引入与我国现代的舆论环境及传播环境、传播行为、传播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社会及新闻本身的发展均为公共新闻理论在我国的运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曹明伦 《科技信息》2009,(28):I0163-I0164
近年来新闻策划意识越来越被重视,其对城市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做透、做活、做深无疑能起到相当重要的类似“催化剂”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策划就是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某个元素和现实中其他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元素联接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更有效的传播结构的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这种智力劳动,是基于已知的新闻素材与新闻事实,再去探究和拓展与此新闻有内在关联和外在关涉的新闻发展脉络与领域,使整个新闻报道丰满、深刻且更具时效性。但如果在策划时以人为设计制造的现象掩盖或歪曲了事物本来面目和固有的本质现象,那就违背了新闻策划的合理性,进而导致新闻本质的失实。因此,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时,最根本的是不能“作秀”,必须尊重新闻事实本身,遵循新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
袁修梁 《科技智囊》2010,(6):I0036-I0037
前些天,有一则新闻是优衣库最大旗舰店在上海开业,有一则新闻谈的是芙蓉姐姐首部电影。这两则新闻之所以让笔者印象深刻,是因为它们刚好印证了自己对娱乐传播的某种思考。正如本文标题所写的那样,“小娱乐,大传播”,娱乐传播是以小搏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近年来,新闻传媒在新闻选择长期态势和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方式上,已日益凸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但是,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缺失现象还时有发生。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大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把宣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央精神解读”层面提高到“遵循新闻规律”层面,工作实践中不仅要在宣传方针上把握正确方向,在报道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在采写和报道中渗透人本态度,更要在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体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日益发展,新闻院系的新闻资料库的建设日渐引起重视。该文探讨了新闻资料库的数字化建设流程,以及如何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信息化的开发,最终促进资料库的开发和网络共享,使资料库在教学和培训中发挥作用,并能与同行进行交流,有利于新闻资料的传播和研究。同时,还探讨了在新闻资料库的管理中,需要加强管理意识,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培养复合型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以迎接未来新闻资料库建设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3.
刘珂珂 《科技信息》2012,(3):266-266,283
文章从新闻传播巧实力入手,探析了巧实力的由来,以及对新闻传播巧实力的认识。提出了提升新闻传播巧实力的路径:讲求新闻传播艺术;新闻传播要改革创新;打造新闻传播队伍;提高运用新兴媒体能力;信息公开要及时、充分、透明、有效。  相似文献   

14.
刘艳丽 《科技信息》2012,(33):467-467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是指新闻记者在不表明真实身份或身份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隐去自己的采访意图.以秘密的方式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活动。但是,随着隐性采访的广泛使用.它开始受到质疑。由于记者采访经验的增加和科技发展带来的采访设备的进步.尤其是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要求的不断提高.实施隐性采访的记者仅用“旁观者”的身份采获的新闻很难吸引受众的关注了。于是.一些记者开始伪装自己,介入新闻,有的甚至直接成了某些新闻事件的“导演”。这种用欺骗手段采获新闻,在道德评价上是令人困惑的.也是备受争议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始反思隐性采访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教育的核心要体现新闻主体思维机制的建构,社会也以此衡量新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衡量它是否有利于为人类建立最佳舆论生态并可持续健康地生存、发展。在新闻报道传播中,再离奇的新闻传达的也是对常情常理的回归,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新闻情理就是对常情常理的强调,而新闻传播专业研究中常情常理就没有学科研究价值,因此,新闻教育内容必须与新闻研究对象适当错位。  相似文献   

16.
围绕非线性编辑系统与电视新闻数字化的结合,介绍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计算机技术与电视数字化技术中的运用,详细论述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数字化新闻、数字电视传播中的作用以及新闻中长镜头的取舍,讨论了非线性编辑人员与数字电视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闻传播是科技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自从有了人类传播的历史,科技新闻传播就担负着人类文明推进器的重要功能。21世纪的竞争焦点是对知识与信息的占有,如何从铺天盖地的新知识海洋里选取精华,有效培植科学精神和促进“科技到生产力”的转化以实现科技新闻传播的双重价值,是当前创新经济时代下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临高县县长符永,近日实名注册登录天涯海南一家临高版,以网会友处理政务,引起广大网民与各路媒体高度关注。《南方周末》在头版以《不穿“马甲”的网民县长》为题报道了这位在网上公开自己官员身份的国内第一人。尽管党政官员上网看新闻,甚至在各网络论坛“潜水”早已不是新闻,但在网上公开官员身份的国内还属稀少。笔者期待更多的官员能像符永这样不穿“马甲”真诚地与网民交流,营造官民互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的传播环境包括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媒体报道内容的数字化倾向,有关“民意调查报道”的大量涌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以《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参考消息》为目标媒体,研究发现:“民意调查报道”日益受到媒体的关注;报道议题以国际议题为主;报道方式上普遍关注调查结果,即相关统计数字的呈现,营造“用数字说话”的效果;报道中,对“调查者”“调查方法”“抽样方法”“样本大小”等调查要素的呈现普遍不重视;在“调查方法”的选择上,网上调查比例较高,可能带来调查结果科学性、可信度较差的负效应。建议媒体在报道中尽可能全面地呈现民意调查的相关要素,帮助受众理性看待媒体报道中的民意调查数字。  相似文献   

20.
视觉文化在全球的迅速兴起对新闻传媒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强调新闻信息传播的视觉化,使受众能在短时间里快速地获得信息。对报纸媒体而言,“读图时代”已经到来。本文探讨了新闻图片的传播优势及选择标准,并对新闻图片的实际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