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指导涠西南凹陷低勘探区C洼的油气勘探,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地球化学实验与盆地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C洼流沙港组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流沙港组二段、三段油页岩有机质丰度最高,其次为流二段泥页岩,流三段、流一段泥岩有机质丰度相对略低。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Ⅱ2型,现今流二段、流三段烃源岩大多已经成熟,为优质生油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显示流二段烃源岩生源构成中浮游生物贡献较大,主要发育于弱还原-弱氧化的沉积环境;流三段、流一段烃源岩生源构成中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大,主要发育于偏弱氧化的沉积环境。盆地模拟结果表明,C洼烃源岩生烃潜力大,其在涠洲组沉积末期开始大规模生烃,生烃高峰期为灯楼角组—现今。  相似文献   

2.
涠西南凹陷是南海北部湾盆地重要的富烃凹陷之一。通过开展涠西南凹陷斜阳斜坡涠洲组的油气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方面的研究,得出该区具有优异的成藏条件:流沙港组二段是最主要的烃源岩层,达到好~优的生油岩级别;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其中涠三段储集砂体较为发育,储层物性好,多数为中孔中渗储层;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圈闭与岩性-构造圈闭,且纵向叠合性较好,是油气良好的聚集场所;沟源断裂与三角洲储集砂体的有效配置构成了高效的油气疏导体系。此外成藏要素时空匹配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油藏均沿源断裂分布;(2)距离流二段源岩越近的圈闭越有利油藏形成。在此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钻探发现了涠洲6-D中型油田,最终证实了斜阳斜坡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福山油田涠洲组广泛发育低阻油层,储层低阻成因机制认识不清与储层流体准确识别是制约涠洲组高效勘探开发的主要难题。以花场、白莲、永安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岩石物理实验、地层水分析化验、测井、试油等资料,围绕地层水矿化度、淡水钻井液侵入、束缚水饱和度、黏土附加导电性、含油饱和度5方面因素展开分析研究。明确不同地区低阻主控因素,深入分析不同成因机制的岩石物理和测井响应特征,针对性构建综合储集指数、侵入因子、电阻增大率等流体敏感测井评价参数。结合测井解释及生产试油情况,建立相应流体识别图版,应用于涠洲组27口井58个试油层位。结果表明,流体识别符合率由76%提高到84%,有效提高了涠洲组低阻油层流体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流沙港组二段是涠西南凹陷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层位,以中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为主,同时具有复杂的沉积体系,以岩性圈闭勘探为主。由于流二段砂泥岩阻抗差异较大,前人主要根据地震资料中的流二段"强振幅"来落实流二段岩性圈闭。近年新钻井表明,流二段"强振幅"并非都是储层,也可能是来自易风化剥蚀灰岩基底区的灰质砂岩。流二段弱振幅不一定就是泥页岩,也可能是与上覆地层阻抗相当的储层。对这两种特殊情况的形成原因和特殊情况下的储层识别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复杂沉积体系区如何准确利用振幅预测储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钻井、分析化验、岩心等资料, 研究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西部地区流二段(流沙港组二段)湖底扇的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 通过钻井标定, 结合地震属性分析, 精细刻画湖底扇体的空间分布形态。结果表明, 流二段湖底扇形成于福山凹陷的缓坡带一侧, 其受控于同生断裂所形成的断裂坡折;流二段湖底扇主要由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滑塌体经过多级断裂控制后进入湖底形成, 具有近物源区、多期叠置发育的特点;流二段湖底扇形成于低位体系域形成晚期, 主要包括浊积型、滑塌型两种成因类型, 扇体形成的触发机制主要为凹陷内强烈的火山活动;流二段湖底扇上部及下部发育巨厚的暗色泥岩, 是凹陷内最主要的烃源岩, 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涠洲F4 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地区,包含涠洲组和流沙港组两套含油层,其中涠洲组属于高渗油藏,已经全面开发,测井解释结果显示流沙港组储量可观,但低渗透储量高达82%,涠洲组的开发经验不适用于流沙港组。针对流沙港组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及注水难度大等问题,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和油水驱替物理模拟等实验技术,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油水驱替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涠洲F4 油田流沙港组需要技术攻关的储层渗透率是1×10-3~5×10-3 μm2,且储层渗透率低于2×10-3μm2时,以小于1 μm 的喉道为主,渗流阻力大,水驱开发难度大;低渗透油藏,前期保持较高地层压力能明显提高驱替效率,残余油状态水相渗透率低于0.2,注水压力高,后期采用小排量温和注水既有利于有效注水,又能保持较高渗吸效率,以此提高储层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涠西南凹陷油气的来源、成藏特征和成藏时间认识不清的问题,分析了其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原油生物标志物,认为涠西南凹陷发育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异的流二段、流三段烃源岩,流二段原油主要来自流二段烃源岩,表现为高丰度4-甲基甾烷和低丰度2-甲基藿烷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角尾组和流三段原油主要来自流三段烃源岩,表现为高丰度2-甲基藿烷和中等丰度4-甲基甾烷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对本区域不同层系包裹体进行镜下鉴定和均一温度测试,结合热史和埋藏史模拟分析,认为涠西南凹陷油气充注成藏期次共2期,第一期为19~12 Ma,第二期为8~2 Ma。综合考虑输导体系的空间叠置关系,分析不同来源原油运聚成藏的模式,认为涠西南凹陷烃源生成原油主要经过断裂、砂体、不整合面运聚到浅部和高部位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认识对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一段Ⅱ油组的沉积微相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水道、辫流坝、河口坝、席状砂和水道间沉积微相,通过"点-线-面"的研究思路得到其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同时还探讨了其沉积模式和演化规律。通过"叠合法"将L_1Ⅱ油组砂岩厚度图、沉积微相图、物性分布图三者进行叠合,进而得到其优质储层展布范围,为油田后续储层地质建模、开发方案的制定、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测井相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认识对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一段Ⅱ油组的沉积微相进行研究,明确了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水道、辫流坝、河口坝、席状砂和水道间沉积微相,并通过“点-线-面”的研究思路得到了其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同时还探讨了其沉积模式和演化规律。通过将L1Ⅱ油组砂岩厚度图、沉积微相图、物性分布图三者进行叠合,进而得到其优质储层展布范围,为油田后续储层地质建模、开发方案的制定、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星火2井位于沙雅隆起雅克拉断凸星火2号构造高点,是西北局重点探井。二开裸眼段长,井眼大,穿越地层岩性复杂,井壁失稳严重。通过采用正电钻井液体系,辅助相应的钻井液维护处理工艺,解决了上部地层起下钻阻卡、下部膏泥岩及软泥岩缩径卡钻的难题,保证了二开长裸眼段的井壁稳定,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南海某油田深部地层砂岩存在因蠕变导致的缩径现象,有必要分析该油田砂岩地层蠕变性质,为砂岩地层安全钻井提供借鉴。使用某油田深部地层砂岩岩心进行室内蠕变实验,测定不同差应力下岩心蠕变率。使用西原模型拟合了实验结果,拟合精度较高,并计算了某油田砂岩缩径井段安全钻井周期。计算结果表明,提高钻井液密度可大幅提高安全钻井周期,也可采用定期起下钻、下套管封固缩径井段等工程措施阻止或减缓砂岩蠕变。  相似文献   

12.
南海某油田深部地层砂岩存在因蠕变导致的缩径现象,有必要分析该油田砂岩地层蠕变性质,为砂岩地层安全钻井提供借鉴。使用某油田深部地层砂岩岩心进行室内蠕变实验,测定不同差应力下岩心蠕变率。使用西原模型拟合了实验结果,拟合精度较高,并计算了某油田砂岩缩径井段安全钻井周期。计算结果表明,提高钻井液密度可大幅提高安全钻井周期,也可采用定期起下钻、下套管封固缩径井段等工程措施阻止或减缓砂岩蠕变。  相似文献   

13.
分析坡折带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输导条件、封盖条件与圈闭条件,并对不同沉积时期不同坡折背景下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受海南隆起持续隆升和中部凹陷区持续沉降,及福山凹陷非对称拉伸应力的控制,在流沙港组沉积期,福山凹陷南部缓坡东、西部形成不同的坡折带类型:即西部受美台断层控制的断裂坡折带,东部受南部缓坡古地形控制的挠曲坡折带。南部缓坡坡折带控沉积作用受湖平面变化及物源供给的影响显著,流二段沉积期控制作用弱,到流一段沉积时期显著增强,坡折背景下流一段低位期和流二段的浊积体形成机理、发育规模及展布样式也存在差异;因坡度、坡折面延伸规模及坡降产生的可容纳空间大小的不同,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控制了不同扇体发育规模及沉积相带纵向分异特征。南部缓坡坡折带是形成隐蔽油气藏富集带的有利地区。该研究结果将为福山凹陷油气藏勘探部署提供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14.
拉格朗日元方法是一种分析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新的数值方法.软泥岩缩径问题往往牵涉到非线性大变形问题,以往这类问题多在小变形情况下进行研究.采用拉格朗日元方法,用弹塑性模型对井壁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变形模型所得的井壁径向位移明显小于小变形模型,采用大变形模型计算软泥岩井眼缩径有助于正确认识井眼缩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涠西南凹陷低凸起TY油田的块1构造为涠洲组的断块圈闭,高部位F2断层是成藏主控因素。从断层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入手,综合考虑岩石泥质含量及压实强度,建立了岩石排驱压力与深度和泥质含量的定量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分别计算目标储层和起封堵作用断层岩的排驱压力,对二者大小进行比较,实现定量评价断层封闭性。利用该方法对涠西南凹陷TY油田块1控圈断层F2的侧向封闭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1和H2两个目的层对接的断层岩的排驱压力大于储层的排驱压力,具有封闭能力; H3和H4两层对接的断层岩与储层的排驱压力差为负值,不具备封闭油气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Halfaya油田泥岩段井壁稳定、高压盐膏层安全钻进和有效保护储层等要求,开展钻井液体系优选和性能评价实验,形成的有机盐钻井液流变性能良好,120℃高温高压失水11.6 m L,泥饼摩阻系数0.043 7,高密度下抗盐钙污染能力强,对(40~60)/(20~40)目砂床的滤失量均3 m L,泥岩滚动回收率90%、16 h线性膨胀率7%,岩心动态污染酸洗后渗透率恢复值90%、动失水4 m L。2011~2013年,该钻井液累计应用20口井,钻进泥岩过程中未出现频繁扩划眼、泥包钻头、遇卡等复杂,盐膏层高密度条件下流变性能稳定,有效抑制了膏盐蠕变缩径,完井测试显示酸洗前表皮1、酸洗后0,取得了良好的稳定井壁和保护储层效果,有效保障了钻井安全高效顺利实施,对实现该油田快速建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快速拉格朗日元方法在井壁稳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格朗日元方法是一种分析非线性大变形问题的数值方法。软泥岩缩问题往往牵涉到非线性大变形问题,以往这类问题多在小变形情况下进行了研究。采用拉格朗日元方法,用弹塑性模型对井壁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变形模型所得的井壁径向位移明显小于小有模型,采用大变形模型计算软泥岩井眼缩径有助于正确认识井眼缩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广西海洋研究所在1990年 ̄1992年对广西海岛周围水域进行了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其中棘皮动物调查的结果为20科26属42种,得出了详细的种名录。据此调查可知,蛇尾纲的种数最多。4岛区中,涠洲-斜阳岛区分布的种类数最多。垂直分布上则只分布在中潮带和低潮带,在高潮带无分布。涠洲-斜阳岛区的自然条件适宜海参的生长,因此建议在涠洲建立花刺参的增养殖场。  相似文献   

19.
氮气沿微环隙窜流的可能性是雁翎油田注氮气前需要研究的一系列潜在的渗漏因素之一。加压水泥胶结测井资料和微环间隙宽度计算表明,雁翎油田注入的氮气沿雁340井微环隙窜流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雁斜1井,而雁22井和雁45井可能性不大。从4口井加压水泥胶结测井资料可以看出,雁22井和雁45井只有部分井段存在微环隙,雁340和雁斜1井在雾迷山组油藏主要盖层是下第三系沙二、三泥岩段,此泥岩段存在连续的微环隙,本文为此建立了计算模型.在无加压测井声波响应特征难以区别微环隙和部分胶结时.需要进行加压测井。加压测井的压力可通过井史套管受力分析事先估计出来,现场测井时再选取最佳测井压力。方法是将测井仪器停在可能存在微环隙的深度,逐步加大井口压力,直至声幅值不再下降,此时的压力为最佳测井压力。  相似文献   

20.
深水低固结软泥岩地层处于弱固结地层与正常固结地层之间的过渡带,研究其蠕变特性对于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及确保深水钻井的顺利进行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取自中国南海的低固结软泥岩岩心进行蠕变实验,根据蠕变实验结果建立了合适的蠕变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深水地层的井眼模型,建立了深水低固结软泥岩地层的井眼缩径模型及井眼坍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低固结软泥岩的非线性蠕变现象明显,且瞬时蠕变量较大,经验模型更适合用来描述其蠕变特性。若钻井时泥浆密度较小,井眼在短时间内就会形成严重的缩径,从而影响正常钻井。低固结软泥岩地层的井眼坍塌具有明显的时间黏滞效应。随着时间的增加,井眼破坏区会逐渐增大,最终发生坍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