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NO_2~-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初步探讨了NO_2~-在电极上的反应机理,同时选择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实验表明:在0.014mol/L Na_2HPO_4-KH_2PO_4(pH=7.0)的缓冲溶液中,亚硝酸根的氧化峰电位在0.95V,NO_2~-的浓度在4.4×10~(-6)~1.7×10~(-3)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峰高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检测限为2.2×10~(-6)mol/L。在此情况下,许多离子均不干扰NO_2~-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尼美舒利在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结果表明,在0.25 mol/LNaH2PO4-Na2HPO4 (pH 6.6)缓冲液中,修饰电极对尼美舒利有明显的电催化和增敏作用,还原峰电位由-0.70 V(裸电极)正移到-0.568 V(vs.AgCl/Ag)(修饰电极),峰电位正移132mV,灵敏度增加约7倍.其还原峰电流与尼美舒利浓度在4.86×10-7~9.72×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24×10-7 mol/L.修饰电极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可以用于尼美舒利实际样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大黄素在1%硼砂底液中,有一灵敏的吸附伏安还原峰.峰电位为-0.86V(vs.Ag/AgCl).在电位-0.3V下预富集,采用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其检测限可达8.0×10^-10mol/L,大黄素在1×10^-8~1×10^-6mol/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此法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4.
当微量Ag~1、Hg~(2+)(10~(-7)M~10~(-9)M)共存于溶液(用HCl调pH为2的0.1MKSCN)中时,用普通极谱仪在-1.5V(VS、Ag/AgCl、盐桥联接),电解沉积2~10分钟,-0.3V~+0.2V溶出,在+0.12V出现一个很好的Ag-Hg金属间化合物溶出峰,它比Ag~+或Hg~(2+)单独存在时的溶出峰灵敏得多,并与两者的峰高、峰形、峰电位都有显著不同。当Hg~(2+)浓度一定时、峰高与Ag~+浓度呈正比,反之亦然。用标准加入外推法外延工作曲线至横轴,便能直接读出被测液中Ag~+浓度。  相似文献   

5.
铀的催化波已经发表的有NO_3~-离子对于UO_2~(++)离子第二还原波的催化作用以及V(+4)对于UO_2~(++)离子第一还原波的催化作用。从分析的观点来看,虽然NO_3~-离子产生的催化电流远较v(+4)所产生的为大,即测定UO_2~(++)的灵敏度要高得多,但UO_2~(++)离子第二波的半波电位接近于氢离子的放电电位,波形不够好,而干扰离子又很多,UO_2~(++)离子第一还原波的电位在—0.2伏(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附近,波形较好,干扰离子少,适合于铀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1.在大量硫酸盐存在时,NO_3~-在0.1M KCl—2·10~(-4)M UO_2Ac_2—10~(-2)M HCl底液中的催化电流随硫酸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半波电位则逐渐向更负的电位移动。2.NO_3~-在0.1M S_rCl_2—2·10~(-4)M UO_2Ac_2—10~(-2)M HCl 底液中的id/(Cm~2/_3t~1/6) 值和半波电位都与前述底液接近或一致。S_rCl_2浓度增大,催化电流降低,半波电位向更正的电位移动。3.以01M S_rCl_2为支持电解质时,可以消除大量硫酸盐的干扰,从而可使本法用于硫酸盐中硝酸盐杂质的测定,操作手续简单、快速,所得结果,与蒸馏——比色法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效去除阴离子污染物的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首先制备1个具有良好柔韧性的1,2,4-三唑类多齿衍生物功能配体1,6-二(1,2,4-三唑-1-基)己烷(L),在此基础上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1个结构新颖的Ag(Ⅰ)配合物,即{[Ag(H_2O)(L)]·NO_3}n,产率为53%.对该配合物的晶体学结构进行表征,并且使其与Cr_2O_7~(2-)和MnO_4~-发生阴离子交换,考查配合物去除阴离子污染物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Ag(H_2O)(L)]·NO_3}n具有新颖的一维链状结构.吸附2种阴离子后配合物的颜色变深,而对应的阴离子溶液颜色变浅.吸附24 h后Cr_2O_7~(2-)和MnO_4~-浓度分别下降了53%和67%,配合物的NO_3~-离子浓度也出现降低.这一结果证实了该配合物确实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反应有效捕获溶液中的Cr_2O_7~(2-)和MnO_4~-阴离子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微孔细陶作为电极内充液的支撑材料,制备了简易参比电极一Pt/(I_3~-+I~-)电极。初步考察了Pt/(I_3~-+I~-)电极在水溶液及多种有育机溶剂中的稳定性,并与Ag/AgCl、甘汞电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t/(I_3~-+I~-)电毁不仅在介电常数较大的有机溶剂中有稳定电位,在某些介电常数较小的有机溶剂中也有稳定电位。在水溶液中其电位稳定性不亚于Ag/AgCl、甘汞电极,可用怍测水溶液 pH 值的参比电极。Pt/(I_3~-+I~-)电捉还具育结构简单容易制备等院点。  相似文献   

9.
植被恢复对土壤水溶性阴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莉丽 《河南科学》2020,38(5):721-727
选择陕西省吴起县和礼泉县退耕还林还草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农用地土壤作为对照,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水溶性F~-、Cl~-、SO_4~(2-)、NO_3~-、NO_2~-和PO_4~(3-)等六种阴离子浓度,研究了农地退耕后土壤水溶性阴离子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六种阴离子中,SO_4~(2-)和NO_3~-浓度较高,而Cl~-、NO_2~-、F~-和PO_4~(3-)离子浓度相对较低.除F~-、NO_2~-和PO_4~(3-)外,农地退耕后,两个样区表层土壤水溶性阴离子含量明显提高.多元统计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可解释有关土壤阴离子含量47%的变异,且F-主要受海拔和纬度的影响,而Cl~-、NO_3~-、NO_2~-和PO_4~(3-)受植被类型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醋酸氢化可的松在pH为3.5~5的BR缓冲液和乙醇组成的底液中,于-1.2V左右(对0.01mol/l的Ag/AgCl)有一个较好的还原峰。循环伏安法证明其电极反应是不可逆的。但还原峰的峰高与浓度在2×10~(-5)~5×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可以作为定量测定的依据。用标准对照法直接测定醋酸氢化可的松眼药水,灵敏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变异系数为1%。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Mo(Ⅵ)-Oxine-KClO_3体系Mo(Ⅵ)与Oxine配合物在悬汞电极(HMDE)上的吸附特性、催化机理和体系中的电活性物质,籍助2.5次微分新极谱法进行研究。发现该体系中,PH2.7、Eads-0.25V(对SCE)时,钼配合物能够很好地被吸附;搅拌(或静止)富集1~2分钟,阴极扫描,产生两个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59V和-0.64V。二者均与钼浓度0.4~24n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证实,Mo(Ⅵ)和Mo(V)均具有电活性,Oxine在HMDE表面有明显吸附,而钼的配合物吸附较强,其还原过程分两步进行,是一种具有吸附性质的平行催化波。  相似文献   

12.
在 4.5×10~(-2)mol/l NH_4Cl-5.4×10~(-2)mol/l NH_3-2×10~(-3)mol/l 铜铁试剂溶液(pH~9.5)中,用示差脉冲吸附伏安法测定海水中痕量 Cr(VI)。导数峰电位为-1.40 V(VS.Ag/AgCl)、峰电流与 Cr(VI)浓度在 0.05~1.2 ng/m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0.04 ng/ml。对 Cr(VI)含量为 0.35 ng/ml的海水样品,变异系数为 7.6%,平均回收率为92%。本法已应用于厦门近岸海水中 Cr(VI)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解仪、电位计和记录仪等组装的电位溶出装置,用于教学实验,可直观地诠释电位溶出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用该装置,Cd~(2+),In~(3+),Pb~(2+)三种离子可以同时测定,分辨能力良好。在0.5mol·L~(-1)硝酸钾底液中测定Cd~(2+)时,以旋转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于-1.0V(vs·Ag/AgCl电极)预电解4min,静止溶出,Cd~(2+)浓度在5~65μg·L~(-1)内,线性回归方程y=0.375+0.85x,相关系数r=0.9997,相对标准偏差RSD=4.09%。  相似文献   

14.
通过化学还原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负载的二氧化锰纳米颗粒表面上进一步沉积银纳米颗粒,制备银/二氧化锰电极材料(Ag/MnO_2/MWCNT).利用循环伏安(CV)和线性扫描技术(LSV),测试了这些催化剂对碱性溶液中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化学活性.结果表明,MnO_2为5%(wt%)与10%的催化剂对ORR均表现出强的电活性,它们的ORR起始电位约为0.02 V(vs. Hg/Hg O).在Ag/5%MnO_2/MWCNT电极上,ORR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是2.86×10~(-3)A/cm~2(1 200 r/min),高于Ag/MWCNT.Levich方程分析表明,在Ag/5%MnO_2/MWCNT催化剂上,ORR电子转移数明显大于Ag/MWCNT,说明在Ag/5%MnO_2/MWCNT上氧气能更彻底地还原.结果表明,适量MnO_2的加入能明显改善Ag/MWCNT对ORR的电活性.  相似文献   

15.
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2,4-二硝基苯酚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4-二硝基苯酚的极谱行为和吸附性质进行了探讨.在0.2mol/LNaHCO3-Na2CO3底液中于-0.43V(vs.Ag/AgCl)处呈现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流ip与酚浓度在4.0×10-7~6.0×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8mol/L.同时,对体系的性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酚的电极过程为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两个席夫碱配体L~1(N,N'-双(苯甲酰丙酮)-1,2-乙二胺)和L~2(N,N'-双(乙酰丙酮)-1,2-丙二胺),然后将配体L~1和L~2分别与Ag NO_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_2(L~1)(NO_3)_2]_n(1)和[Ag_2(L~2)_2(NO_3)_2]_n(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粉末衍射和X-射线晶体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系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2系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在配合物1中,每个Ag(Ⅰ)离子都为扭曲三角双锥的配位模式,分别与配体L~1的O原子,另外一个配体L~1的γ-C原子,一个NO_3~-的两个O原子,另外一个NO_3~-的一个O原子配位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每个Ag(Ⅰ)离子也均为扭曲三角双锥的配位模式,分别与同一配体L~2的两个γ-C原子,另外一个配体L~2的O原子以及NO_3~-的两个O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BAS—100A电化学分析仪研究了2,6-二氨基嘌呤的极谱伏安行为。在PH5.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2.6—二氨基嘌呤产生两个还原峰(P_1,P_2),峰电位分别在-1.38V利-1.70V(VS.Ag/AgC1)附近。研究结果表明,P_1为具有弱吸附性质的不可逆扩散峰,P_2为不可逆氢催化峰。在4×10~(-6)~9×10~(-4)mol/L浓度范围内,i_p_1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在1×10~(-7)~9×10~(-1)mol,/L浓度范围内,i_p_2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均可用于定量分析。本文还对两峰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循环伏安法将Ag和L-甲硫氨酸(L-Met)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Ag/聚L-甲硫氨酸复合修饰电极(AgPLM/GCE),并对维生素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建立测定维生素C的新方法。在pH 3.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220mV/s时,维生素C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位为0.326V(s Ag/AgCl),峰电流与维生素C的浓度在2.00×10-4~3.00×10-2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0×10-6 mol/L。用于部分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简单、新颖的途径,气-液界面组装银纳米粒子成为二维纳米粒子膜.这种纳米粒子膜能有效地固定血红蛋白(Hb)到玻碳电极上.银纳米粒子膜作为电子传递的桥梁,在没有任何媒质的帮助下,能极大促进Hb和修饰的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在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Hb显示一对清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大约为-0.525 V(相对Ag/AgCl,KCl饱和溶液).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固定后的Hb的生物活性保持不变.固定在银纳米粒子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Hb可以用作生物传感器检测H2O2.当H2O2浓度从5.0μm升高到1.74 mM时,稳定的电流响应随之线性增加.H2O2的检测限(3σ)是4.3×10-7M.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双污泥反硝化除磷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时N_2O产生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控制进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以及不同曝气量,分析了装置内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3~-)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含量,研究了不同控制条件下N_2O的释放量,并对不同DO浓度下NH_3和NO_(2~-)-N完全降解所需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硝化阶段DO浓度为3 mg/L时释放的N_2O浓度最低;2)随进水COD浓度的增加,反应完全后装置内TN浓度依次降低、TP浓度依次增大;3)反硝化阶段,进水COD浓度为300 mg/L时,释放的N_2O浓度达到最大值(5.34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