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中国与日本之间没有正式的政府间的外交关系,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民间交往自然成为两国交往的核心。中日间经济活动主要有50年代的中日四次民间贸易协议,以及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LT贸易”。其中从1962年到1973年延续了11年的LT贸易被誉为“半官方”和“准政府”间的贸易,对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中国与日本之间没有正式的政府间的外交关系,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民间交往自然成为两国交往的核心.中日间经济活动主要有50年代的中日四次民间贸易协议,以及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LT贸易".其中从1962年到1973年延续了11年的LT贸易被誉为"半官方"和"准政府"间的贸易,对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杉杉 《科技信息》2010,(33):123-123,111
二战后,中国和日本在正式外交关系断绝的情况下,艰难地发展起了民间贸易。LT贸易就是这一时期民间贸易的高潮:被认为“不仅使日中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是恢复中日邦交的巨大纽带”。  相似文献   

4.
由贸易到投资并发展为复合式投资,21世纪的中日经济交流应大有作为。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转眼已经过了1/4世纪。在此期间,世界正在探索着建立新秩序,出现剧烈动荡和重大变迁。日中关系的发展道路也是不平坦的。日中恢复邦交正常化的1972年还在中国的“文革”时期,经济交流受到严格限制。1979年,中国正式开始了对外开放,日中经济交流也逐渐步入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两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的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民间往来渊远流长,自隋唐起就频繁交流互鉴。近代,日本更是成为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学习的地方。邦交正常化以来,即便在两国关系遭遇困难时,双方人民也没有中断往来,民间交流始终是中日关  相似文献   

6.
中日邦交正常化前,中日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路虽曲折,但是经过中日双方尤其是中国政府和中日双方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中日经贸关系还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为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经贸关系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平凡的历程1981年中日贸易规模达到100亿美元。从金额看,为邦交正常化时的10倍.为六十年代初期的100倍。两国贸易关系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建交近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从世界贸易规模来看,从中日两国具备的有利条件和潜力来看,这个数字并不算大。但是,回顾中日贸易不平凡的历程,就会深感这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两国人  相似文献   

8.
不良征兆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同时又是“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去年底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后,日本媒体说中日关系将走向深度合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双方达成重要共识.野田表示,要以201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深化日中战略互惠关系.中国领导人表示,要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进政治互信.然而近几个多月来中日关系似乎并没有朝着两国领导人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晓岸 《世界知识》2013,(16):22-23
2013年8月12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在中日关系高度紧张的大环境下,两国民间仍低调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参与者们在总结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对现状表示了深切担忧。  相似文献   

10.
九月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20年前,也正是这个时候,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结束了战后长期关系不正常的状态。在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中日友好关系的掘井人之一、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同志。新中国成立之后,孙平化同志一直从事中日两国尤其是民间的友好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与日本打了40年交道,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事”。许多日本朋友称他为“知日派”(意即对日本非常熟悉、了解),国内从事中日友好事业的知情者也称他是中日关系的“活证人”。目前,孙平化同志已年逾古稀,但仍活跃在中日友好往来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11.
时事点评     
中日:邦交风雨30年2002年9月,中日两国迎来邦交正常化30周年。30年前的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发表,两个历史上结下太多恩怨的邻邦终于解开多年的死终于解开多年的死结,握住了双手。30周年风雨历程,道路并不平坦,但两国关系在排除干扰中仍取得重要进展。以下一组数字清楚地表明中日友好给两国人民带来的实惠:200年,中日间贸易额高达877.5亿美元。从1993年至2001年,日本已连续九年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也应该看到,由于中日间不时出现小的摩擦,加上…  相似文献   

12.
LT贸易之前,中日间的贸易往来由于受到美国对华全面贸易禁运政策的影响,贸易关系陷入僵局。为打破僵局,新中国采取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半官半民"的外交思路,加强中日民间交往,并在50年代形成了中日间的4次民间贸易协定,为最终形成具有半民半官性质的LT贸易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197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署,以条约形式确认了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这不仅标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法律程序的最后完成,更为此后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中日缔约在两国关系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意义重大,也给当时尚在冷战笼罩下的亚太地区及世界战  相似文献   

14.
恢复邦交正常化30年来,中日经济关系获得了全面、迅速发展。200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已达到891.95亿美元,迄今日本已连续九年保持了我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的地位,中国也从2001年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对象国。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在波动中获得了迅速增长,截止2001年底累计投资额已达324亿美元,依旧保持着我国第二大直接投资来源国的地位。近年日本的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虽有所减少,但迄今日本是对华提供ODA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则是日本第一援助对象国。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的中日经关系发展中…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第11个年头。上半年中曾根首相派政府特使二阶堂进访华,我国姚依林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访日,秋季在北京成功地举行了第三次中日两国政府成员会议。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胡耀邦总书记应日本政府邀请,将于11月下旬前往日本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日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们有理由期待,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第二个十年的两国关系有可能比第一个十年发展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朝日关系受到东西冷战、日美同盟、韩日关系以及日本国内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直没有实现邦交正常化。朝核问题、日本人"绑架问题"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清算,是冷战结束以来朝日关系的三大  相似文献   

17.
马立诚和时殷弘关于中日关系的文章为什么会在日本反应这么强烈呢?这值得我们思考。中日恢复邦交已经31年了,我认为中日友好关系在建交后没有多大的发展和改善,应该说是在原地踏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依赖的程度越来越深,但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关系却越来越远了。从日本方面来看,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政治改革又没有新的突破,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不安感和危机感,国民的心态处于一种非常闭塞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本来被日本人认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展的中国却以惊人的速度崛…  相似文献   

18.
中日恢复邦交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与深入。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因为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然而,中日两国民众间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阻隔了中日两国民众的互信。政治文化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体现着人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取向。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民众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造成两国民众历史认识差异的潜在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外交关系,今年是45周年纪念。中日建立外交关系被称之为"两国邦交正常化",标志两国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这里的用语很特别——中日邦交。邦即邻,邦交便是邻国间的关系,但中国有很多邻国,为何唯独中日称之为邦交?我问了一些人,包括日本人,答案都不一样,不过大多认为,可能是由于中日有着特殊交往历史的缘故。在历史长河中,日本与中国有着割不断的思想文化情结,本应是友邦,但近代却成了恶邻,日本崛起后侵略中  相似文献   

20.
“长崎国旗事件” 1956年10月,村田省藏、池田政之辅等人前来我国参加日本工业展览会,同时谈判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谈得不很顺利。贸易本身倒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核心问题是随着中日贸易的发展,中日政治关系能否改善。我方当时想法是在已有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动中日关系前进一步,因此再度提出互设贸易机构问题。但是,在日本政府尚与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设立这样的常驻机构应该是什么性质的,以什么形式出现,驻在人员是否应该享受外交特权,建筑物上能否悬挂国旗等等,都需要政府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