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LT贸易之前,中日间的贸易往来由于受到美国对华全面贸易禁运政策的影响,贸易关系陷入僵局。为打破僵局,新中国采取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半官半民"的外交思路,加强中日民间交往,并在50年代形成了中日间的4次民间贸易协定,为最终形成具有半民半官性质的LT贸易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中国与日本之间没有正式的政府间的外交关系,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民间交往自然成为两国交往的核心。中日间经济活动主要有50年代的中日四次民间贸易协议,以及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LT贸易”。其中从1962年到1973年延续了11年的LT贸易被誉为“半官方”和“准政府”间的贸易,对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中国与日本之间没有正式的政府间的外交关系,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民间交往自然成为两国交往的核心.中日间经济活动主要有50年代的中日四次民间贸易协议,以及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LT贸易".其中从1962年到1973年延续了11年的LT贸易被誉为"半官方"和"准政府"间的贸易,对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茶马贸易的追本溯源,不能只着眼于官方贸易,民间的贸易因缺乏史料而不得其详。茶马贸易在宋、明、清各代都采取官营为主的经营方式,唐代的汉藏官宫茶及贸易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一是民族统治政策,二是重视马政,三是藏族饮茶尚未成风。  相似文献   

5.
中国即将加入WTO,在国际服务贸易管理方面,为适应GATS相关原则,规则的要求,现有的管理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为此有必要建立起职责明确,统一协调的国际服务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体系,按国际惯例逐步建立民间性质的行业经营协调机构,完善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国际服务贸易的行政管理的审查监督,从而实现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徐杉杉 《科技信息》2010,(35):I0117-I0117
二战后,中国和日本在正式邦交关系断绝的情况下,艰难地发展起了民间贸易。本文主要着墨于1962年到1972年之间的中日民间贸易关系,通过分析邦交正常化之前的最后十年间的中日民间贸易,探讨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对政治的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贸易保护理论阐述了国际贸易保护的合理性并对现实中贸易干预政策的存在性给予科学的解释,但传统贸易保护理论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要素的不可跨国流动性。在投资贸易一体化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跨国流动,这对传统贸易保护理论提出严峻挑战,也需要对新形势的贸易保护政策走势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本文回顾了传统贸易保护理论,分析了其存在的合理笥,并指出传统贸易保护理论与新形势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念孝明 《海峡科学》2007,(10):93-93,96
平潭与台湾民间贸易是闽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平潭与台湾民间贸易的历史现象进行追述.从而揭示闽台两地民间往来历史之悠久、两地民众血缘关系之密切以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不争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9.
徐杉杉 《科技信息》2009,(31):I0177-I0177,I0227
二战后的十年,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在正式外交关系断绝的情况下,艰难地发展起了民间贸易。纷纭变幻的国际形势、两国政策的变化乃至两国民众的感情都不时地影响着这种脆弱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问题。鉴于此,探讨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内容及其与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纵观当今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强化,而中国的服务贸易虽然近几年也在快速增长,但相对于货物贸易,差距还很大。因此客观的看待中国服务贸易现状,构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策尤显重要。本文主要从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之上提出了发展的详细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签订了具有半民间半官方性质的LT贸易协定,中目关系得到极大改善。这引起了台湾的极大担忧和不满,日本亲台势力也积极游说修复日台关系。在此背景下吉田茂访问台湾,促成第二次吉田书简,对IT贸易和中日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时期。福建海商在这一时期逐渐崛起为国内沿海商人的代表,在国内区域间贸易、与海外诸国远洋贩易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地位。这与宋朝廷海外贸易政策的转变与地方民间观念习俗的转型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任海平  林靖 《科技潮》1999,(3):61-62
多少年来,军火贸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是因为军火贸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和平生活,同时也因为军火贸易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润。再加上军火贸易的运作大多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更加激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军火贸易的历史与人类战争的历史一样久远。有了战争,就有了武器,也就有了武器的交易。世界范围的武器交易大约起始于本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兴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白热化于战后的冷战时期。近些年来,虽然国际形势总的说来趋于缓和,但由于局部战争和冲突仍然接连不断,新的军备竞赛相继出现,以及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中国与荷属东印度贸易由于受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松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府和民间急需白银、高额利润的驱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得以迅速发展。中国的商船频繁往来于中国和巴达维亚等地,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移居巴达维亚提供了便利。中国与荷属东印度贸易在巴达维亚华侨聚居区的形成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保护贸易政策思想的发展,介绍了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护贸易理论,并指出,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统一于在对外贸易中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年,俄国基本上垄断了与新疆的经济往来。一战后,俄国与新疆贸易骤减,到1920年苏新贸易完全中断。随着中苏关系的缓和,苏联与新疆的贸易呈上升趋势。从1924年到1927年,苏新贸易有了新的发展,即在杨增新统治的后期,新疆与苏联的贸易进人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美贸易的实际,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的贸易增长是否影响了他国的利益。同时引用国际经济学的模型进一步论证了中美贸易并不是美国贸易赤字和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张海霞 《科技信息》2010,(25):I0415-I0415,I0333
2004年5月,欧盟进行了第五次东扩,此次东扩所接纳的新成员国此前多为转型国家,这些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生产率较之欧盟比较低。东扩之后,由于欧盟内部取消关税,因此,极易造成区域内贸易创造效应和对区域外国家的贸易转移效应。本文分析了欧盟东扩后的成员国内部的贸易创造效应和欧盟与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认为欧盟东扩不会因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从根本上改变中欧贸易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基础上,本文并给出了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看中美贸易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2—2010年上半年的最新中美贸易数据,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方法,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计算分析入世后近几年的中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为理性看待中美贸易巨额差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