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土地利用规划与人们赖以生存、生产的土地被征用、征收制度息息相关,在探究土地利用规划对管理制度改革影响时,还需对制度建设与改革方法进行探讨,剖析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改革影响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该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亮  王喆 《科技信息》2009,(8):80-8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作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前沿课题之一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可定量化反映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综合影响,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做出了概括和评述,并提出了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机理、评价方法,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并且以衡阳市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验证了本文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建设应重视土地的防灾适宜性评价。概述了城镇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评价目的和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借助IDRISI软件,分析GIS—OWA方法与布尔决策和权重线性叠加(WLC)等多准则评价方法在决策策略上的区别,并计算了唐山市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土地利用适宜度。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结合最为密切的环节,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对未来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向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方案的实施必将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环境状况,如何有效定量评价土地利用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未来规划方案的优化和政策决策提供依据是广大研究者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REA)的方法与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在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的基础上,确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以AHP方法为基础的综合模式法,对区域不同环境要素状况和区域综合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并基于区域环境评价特点,在景观尺度上,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格局进行评价,两种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验证,以求得区域环境评价的可靠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流域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与治理区以及合理的保护与综合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及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的意义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价研究,采用德尔菲法来作为评估指标权重测定的评价工具。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研究指标体系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组成,其中尤以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最为重要;2)基于层次分析方法,能够适用于结构较为复杂、决策准则较多而且不以量化的决策问题,将各因素分层。结论是资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评估得分为77.51,计划实行评估情况较好,各项指标满足要求或与预期大致上相同,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水平也在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减少规划实施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指标体系,并对其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与措施,为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对于落实动态规划、强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以京山县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了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的原理,描述了基于该方法的规划实施评价的应用过程.研究表明,基于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的规划实施评价行之有效,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花山周边环境、旅游开发和土地的利用程度对花山岩画保护的影响,更好地保护文物,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内的大气、水、土采样分析;采用33个评价因子进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评价.结论:花山周边环境处于国家一级标准,质量优.现有旅游开发和“十一五”旅游规划对文物保护无负面影响.土地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初步阶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环境、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实现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新构建的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对指标、体系中的环境投资一损失指数、环境治理成本指数等环境经济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客观分析评价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状态、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就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全新领域的工作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二、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建议、三、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四、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评价两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无需预先给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且能够识别出无效单元的成因及改进方向.利用模型对我国16个典型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从而为我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开展其环境影响评价对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压力-响应指标”模型结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法对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把环境影响划分为极小或无影响、较小影响、中等影响、较大影响和极大影响5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环境产生较小影响,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可以接受该方案.  相似文献   

16.
招远市域主要作物土地生产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就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的利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种植分区,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调查分析招远市基础数据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筛选确定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因子,进行量化分级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对土地生产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完成了最优种植分区.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同一地块的等级随作物不同而不同;根据最优效益原则,可对各作物进行相对较优的种植配置,划分作物最优种植分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各省、地(市)、县正在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然而,由于土地评价的分类系统较多、评定方法繁琐,给规划工作者带来许多困难. 从国内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大体有三种:一是全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分类系统.适用于大区域的评价,如全国、省级评价.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适宜性评价系统.三是国家土地管理局在上述评价体系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规程》中拟定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本系统采用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等、土地限制型三级分类,与上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社会影响的内容,初步探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规划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保护与建设、重点项目安排4个方面。土地整治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经济、环境协调4个方面。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集成是可行的。研究结论:开展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社会影响评价有利于区域政策制定、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可从源头上预防和规避规划实施带来的社会风险,确保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丰台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土地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最终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水利开发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判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对农、林、牧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因子其程度差异的评定。通过评价客观的反应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等各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