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当今人们对“个人所有制”与“私有制”、“公有制”的概念及其关系认识有失偏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发达个人所有制”和“共同所有制”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与“个人所有制”本质上的一致性,进而阐明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将共同发展,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2.
有些学者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理解为重建私有制,并认为这是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根据。本文把这种观点称为所有制改革的私有制思路,认为这种思路是不成立的。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观点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马克思提出的所有制否定之否定的结论就是建立公有制。正确理解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关键要持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二要素论,而不是生产资料或者说消费资料的一要素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所有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贯通、前苏联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上造成的难以估量的危害等方面 ,对“公有制生产关系不可能在私有制内产生论提出了质疑与争议 .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访问美国时,在美中协会等六团体举行的午餐会的演讲中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对待私有制成分或因素。这个...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正确认识所有制关系。什么是所有制这个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学者们只是含混地使用这一概念,人们往往把所有制狭义的理解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或把它理解为人对生产资料的一种控制。我国绝大部分经济学教材目前仍然采用这种观点,大部分国人也是此观点的接受者。实际上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理论界对所有制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以斯大林为代表,他对生产关系下了一个定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题是探讨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生产关系问题。文章从辨析传统的土地“民得买卖”说入手,结合秦国徭赋之重农民弃地逃匿及秦“人不称土”农户被强制多授田亩等情况,说明“富者四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缘由,再从出土的云梦秦简探测秦的土地制度,阐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有无“地主”这个中间环节。作者的结论是: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以国有制为主而以分封领主制为辅,与历来学界公认秦为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颇有歧异。不作定论,聊备一说,欢迎学界参与争鸣。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收入分配关系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取决于社会的生产关系,更直接决定于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变迁来考察、分析当代中国的分配制度。认真总结其经验,汲取其教训,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为了全面、正确地认识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阐述了所有制概念以及所有制结构概念、种类。其次,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为进一步分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打下基础。最后,研究了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有两个逻辑起点对于原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公有制的分析开始的体系,早已有人提出异议。固然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但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又都是所有制的体现,要把所有制讲清楚,  相似文献   

10.
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问题,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中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提出的。“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股份制经济的所有制性质和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关系的分析,认为股份制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由社会占有资本的新的所有制形式,是对私有制的扬弃,文章论证了股份制经济的社会公有制性质,并通过对社会主义股份制两权分离换位的分析,认为股份制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内在的,指出股份制克服了其它经济形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劳动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调整和经济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的讨论,主要有二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个人所有制”,另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都分公有制”“部分私有制”。我认为,根据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根据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社义主义劳动力所有制应该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形式。本文就此作一些初步探讨,不吝求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已为人们高度重视。在社会产品分配中,理论界对传统的按劳分配原则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尽管如此.分配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实施过程还是在会计学中的“损益计算”和“利润分配”中进行的。我们先回顾理论界对“按劳分配”原则作用范围的重新认识和界定。首先,传统的理论观点有两个最基本的界定:一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特有产物,是公有制经济的专有分配原则.它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发挥作用,与私有制经济无缘,在私有制经济运行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二是从分…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解决公有制与市场体制的兼容性问题,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又集中反映在如何坚持生产力标准、市场规则和经济民主三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按照市场体制的基本要求,我国所有制改革应坚持“退步走”与“向前走”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国有企业必须改造成产权明晰的独立厂商,但并不意味着向纯私有制退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劳动者的经济民主权利将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得到落实。参3。  相似文献   

15.
房屋与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资料。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一直是各社会形态关注的中心问题。住宅从“构木为巢”到高楼大厦,土地从“予取予求”到证券化经营,其历史演进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迁,随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变化。然而我国的房地产业将如何发展,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一、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响亮地宣布:“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反复论证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一直把公有制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仅指公有制,它们的内在属性和外在经济关系有质的不同,又与公有制互联互通。所有制结构关系整个社会发展大局,理论上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早年他崇尚“心力”的作用,并把这种主观精神的放大用在战争年代的“人比武器重要”的思想中。后来他设计新社会的蓝图,着重对人的精神改造,追求人性的完美和“纯粹的人”,故而重视榜样的力量,依道德自律来塑造共产主义新人。当他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后,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个角度高度概括了“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即把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所有制问题放在第一位。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曾经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起过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秦的粮食政策和工商业状况开展探讨秦的国有制产品经济体制,阐明原有的井田制经济和私人工商业户的市场经济都在商鞅变法后经过了国有化改造而不复存或所剩无已了。文章对当今学界认秦为封建社会私有制经济提出了异议,并指出在战国时代中国不宜“除末”、“抑商”推行国有制经济。作者另有《漫谈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反映的生产关系》和《秦废井田就是废除奴隶制质疑》等文与本篇同属姐妹篇。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了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这一理论的依据和渊源在于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 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在制定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战略和策略时提出的。列宁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较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取得胜利的,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俄国,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需要一个过渡时期。他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就在于:在资产阶级革命时,现成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形式已经具备了;面苏维埃政权,即无产阶级政权,却没有这种现成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必须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为前提。这样,从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开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为止的时期,就叫作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