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红霞  王永奎 《甘肃科技》2014,30(18):28-30
三维地震数据体中蕴含丰富的地层地震地质信息,常规解释方法主要利用地震时间剖面成像资料,进行层位解释、断层解释以及地层岩性特征分析等,但对于地震剖面成像效果差且特征不明显的地质异常体或是小断层采用常规解释方法就难于既得好的地质效果.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解释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取得升级,特别是对于识别断距小的断煤断层、煤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解释精度明显提高.通过实例论述了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在解释断层及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蚂蚁追踪技术在辛34断块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油田辛34断块断裂复杂,多数为低级序断裂,识别难度较大,利用蚂蚁追踪技术对辛34断块内断层进行自动追踪解释.地震资料构造平滑处理之后,利用方差体属性检测地震数据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在方差体属性基础上生成蚂蚁属性体,将自动解释成果与人工解释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蚂蚁属性体虽含有断裂假象,但其平面和剖面断层的空间展布痕迹较清晰;三维断片编辑后可直接转化为解释数据并用于构造模型建立;自动解释成果与人工解释成果相差不大,对于某些低级序断层,蚂蚁自动解释识别能力更强,蚂蚁属性体断裂痕迹可以有效地指导断裂平面及剖面解释,使得解释效果更加精确;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以辅助人工解释.  相似文献   

3.
通过地震曲率属性的分析,寻找适合研究区的地震曲率,研究其解释技术。系统总结了地震曲率技术的解释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小断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的微小变化、扭曲、振幅突然变弱等特征,利用这些微小的变化在地震层曲率属性上表现为线性构造,进行小断层识别,异常的长度和方向分别代表着断层的延展长度和断层的走向。二维曲率属性有比较明确的物理意义,相对一阶导数属性(如微分、倾角、方位角等),它在构造特征识别上有明显的长处。它们对刻画地质体轮廓、分层结构、断裂系统等非常有效。实例表明,地震曲率属性对断层的轨迹、沉积体边界的刻画清晰、连续,利于解释,减少解释多解性。  相似文献   

4.
为精细刻画大牛地气田大47-大70井区山西组三角洲平原沉积砂体的时空分布关系,通过岩心、测井等资料对密井网区单河道砂体的垂向和平面标志进行识别,拟合砂体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在Petrel软件里以井点处砂厚值为依据,利用优质地震属性值作为趋势面控制,生成带有地震属性预测性质的砂厚图,从而对稀疏井网区砂体及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单河道砂体垂向分界面的识别标志主要为泥质沉积间断和钙质沉积间断,平面识别标志主要包括河道间沉积、高程差异、侧向叠加和"厚-薄-厚";河道单砂体的厚度与宽度存在较好的指数关系;均方根振幅属性与井点处砂厚值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可见单砂体的识别与刻画对目标区的砂体和沉积相分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寺河矿区地表条件复杂,采用静校正、叠前去噪、剩余静校正和叠前偏移等技术.获得了具有高分辨的地震数据体,根据该区所揭露出的小构造.基于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找出小构造在地震属性体上的表现形式,依据该特征指导全区的研究,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取属性处理,对获得的多种地震属性数据体分析、研究,得出识别出小断层、褶曲和陷落柱等地质构造的属性特征,最终得出全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下组合火山岩发育,受埋深大、构造运动活跃且持续时间长等客观因素影响。研究区深层断裂系统复杂,火山岩体的识别与刻画存在诸多困难。为此,运用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构造导向滤波、基于特征结构的相干结合体曲率等技术对断层进行识别;通过已钻井资料与地震相属性结合的方法,明确不同火山岩性地震反射特征,建立研究区火山岩岩相识别模式。利用GeoEast解释系统进行多属性模式识别及波形聚类分析,能够在平面上快速有效预测深层火山岩岩性展布,落实和优选深层火山岩有利勘探目标。明确了研究区全新层系火山岩目标发育,是下一步寻找规模油气藏的重要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7.
以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C23井区沙一段T_1砂体为例,归纳、总结了沟谷控制的辫状河储层综合预测方法。即利用层位拉平技术恢复古地形,刻画沟谷边界及沟内古地貌特征;利用几何类地震属性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解释断层分布;综合古地貌恢复、断层分布和地震属性分析,刻画辫状河的主河道分布;采用相对波阻抗的聚类分析刻画砂体分布;采用几何平均属性和标准偏差属性刻画储层分布。研究结果与现有钻井结果吻合较好。研究区的储层横向展布主要受沟谷控制,含油储集层主要集中在古地形深沟的辫状河心滩坝,其次是辫状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8.
赵会胜  刘小平 《甘肃科技》2010,26(15):38-39
陷落柱为严重危害煤矿生产的重大地质灾害,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发现并解释陷落柱的存在,为矿方提供了精确的地质资料。三维地震数据体可以提供剖面、平面,立体的地下地质构造图像,大大地提高了解释地质异常的精度。陷落柱解释中充分运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中的水平切片、层拉平切片等进行综合解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解决了矿方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邱集煤矿在岩巷掘进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突水事故,结合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信息,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动态解释技术和地震属性技术,确定了陷落柱的存在及其平面位置、发育高度、空间形态。结果表明,该陷落柱位于出水点东南280 m处,平面长轴长度约为200 m,短轴长度约为150 m,高度为50~80 m,空间形态类似于烟囱体和盐丘体。该结果可为矿井防治水害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X地区太原组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受煤层干涉影响,致密砂岩储层较难刻画,气层较难识别。为此,以太原组地质特征为指导,开展波形聚类地震相研究明确砂体边界,利用波形聚类定性结果对叠前同时反演砂体边界进行约束开展储层定量预测,结果表明相控储层预测结果既平面符合潮道砂体沉积特征、和钻井吻合较好,垂向又可定量刻画储层厚度;研究区西部的潮道砂体条带连片性较好、厚度大,厚度分布在10~30 m,最厚处位于X-01井附近,东部潮道砂体条带厚度较小,厚度分布在5~15 m。  相似文献   

11.
岩溶陷落柱是指煤系地层底板厚层灰岩中溶洞裂隙的塌陷物以及上覆地层塌陷物形成的塌陷体,谢桥井田东翼采区发育有2个岩溶陷落柱,为保证13216综采工作面采掘安全通过1#陷落柱影响区,采取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矿井高密度电法探测,掘进时利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探查技术;回采前利用运输顺槽对1#陷落柱及影响区采取先物探探查后钻探验证技术,并对其进行注浆加固,从而使工作面采掘时安全通过1#陷落柱影响区,多回收煤炭资源10.2万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对煤矿安全构成威胁,对生产布局产生影响的陷落柱一直是煤田地质勘探的难题,本文利用地震资料的再处理,成功解译出了原来没有发现的陷落柱,为生产布局和防治水工程布置提供了依据。在研究中本文还总结出了“人工解释与微机解释相结合、垂直剖面和沿层切片解释相结合和人机交互解释”数据和解译的方法,本方法对华北煤田陷落柱的解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凯  殷裁云  徐延勇  李晓婷 《科技信息》2010,(25):329-330,312
根据处理给出的偏移数据体,通过整理钻孔资料和地质资料,构建起勘探区的地质模型,利用测井资料对地震反射波进行层位标定,确定需要解释的地质层位与地震层位对应关系,进行地震层位追踪解释,然后利用三维可视化、相干体等多种属性对目的层的反射波进行分析,确定勘探区内的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并根据钻孔数据求取速度信息,最终把时间层位转换成深度层位,为矿方提供可靠的构造成果。结果表明,通过上述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能快速、有效的圈定5米以上断层,直径20米以上的陷落柱和10米以上的褶曲。  相似文献   

14.
王盖克 《太原科技》2014,(11):97-99
本文主要以山西兰花集团大阳煤矿三采区首个综放工作面为依据,通过类比法、经验法、理论计算法科学合理地对3303工作面进行了支架选型,针对工作面顶板、煤壁、初末采、断层、瓦斯及过陷落柱群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顺利通过了初次来压及X102,X101,X83陷落柱群及X98陷落柱和其伴生的F77正断层,并实现了瓦斯零超限,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民油田目前已经处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水关系复杂,注采矛盾显著,采收率大幅降低,亟待开展精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以新民油田民1区块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单砂体精细刻画工作,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开展单砂体层次的剩余油分布研究,进而分析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剩余油分布特征体现在层间差异、层内差异和平面差异等方面;沉积微相、沉积韵律、单砂体叠置关系、废弃河道遮挡、断层封闭及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因素单一或组合控制剩余油的分布;层间差异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层内差异主要受沉积韵律等因素控制,平面差异受控于单砂体叠置关系、废弃河道遮挡、断层封闭及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蒋亮亮  单娜琳  李永军  邹仁辉 《科技信息》2010,(27):399-399,357
矿井巷道在掘进过程中经常遇到断层、陷落柱、煤岩体结构破碎带等地质异常,给井巷工程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掌子面前方地质异常构造的超前探测意义重大。本文以巷道掘进掌子面前方的断层及岩溶陷落柱的超前探测为例,论述了单点探测理论及方法在矿井巷道掌子面上的超前探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蚂蚁算法的断裂自动解释技术在黄珏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并综合应用相干体技术、方差体技术等多种地震属性技术检测地震反射不连续性的基础上,应用蚂蚁追踪技术对黄珏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裂系统的自动解释,基于断裂自动解释结果提取黄珏南地区的三维断片系统,并将自动解释成果与人工解释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应用方差体技术对地震反射不连续性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进行蚂蚁追踪得到的属性体断裂痕迹显示更加清晰直观,可以有效地指导断裂的平面及剖面解释;黄珏南地区主要发育一组近东西走向的断裂,呈阶梯状展布,断面北倾,一般倾角较大;蚂蚁追踪解释的主要断裂发育特征基本符合构造成因机制预测的断裂发育规律,这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钢框架结构在火灾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动力响应。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二层四跨平面钢框架瞬间去柱动力试验以及平面钢框架火灾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获取的竖向位移-时程曲线和破坏模态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获取的位移-温度曲线也验证了顺序热力耦合方法的适用性。在验证有限元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瞬间去柱的钢框架结构在不同受火温度下的抗连续倒塌动力响应。研究表明:不同节点的连接形式对钢框架进行瞬间去柱时,钢框架的破坏模态与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当火灾高温下钢框架采用加强型节点时,框架柱更容易发生过度屈曲,从而更容易引发连续倒塌;温度越高,钢框架去柱后中柱节点的峰值位移值和稳定后的竖向位移值均有明显提升,结构动力响应越明显,结构抗连续性倒塌能力也越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搜集山西省煤田区陷落柱发育资料, 绘制山西省煤田区陷落柱发育分布图, 结合华北山西断块煤田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和陷落柱形成条件, 得出山西陷落柱分布规律为:1)主要发育在盆地边缘, 如大同盆地北缘和沁水盆地边缘;2)河流和岩溶泉水发育的地区, 陷落柱更为发育, 如太原西山、霍州和阳泉地区;3)沿新生代伸展构造山西地堑发育。根据山西省区域构造演化和陷落柱的形成条件分析得出, 山西省陷落柱形成受到构造运动的控制, 其构造条件为"两升两反":在构造运动上升期间, 岩溶发育, 陷落柱形成方式以热液溶蚀、真空塌陷和重力塌陷为主;在构造反转期间, 上覆岩层稳定性被破坏, 陷落柱形成方式以重力塌陷叠加循环塌陷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