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汽车举升机驱动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利用液压进行驱动的控制系统,系统由升降回路、补油回路和机械锁回路组成.分析了各个回路的工作原理以及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如何保持举升臂稳定升降及补油回路如何自动补偿因液压油泄漏而产生的两液压缸运行不同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使车辆垂直平稳进出地下车库,减少上下坡道占地面积,设计了一种新型地下车库液压升降机,通过由3组钢丝绳滑轮传动、2组链轮链条传动构成的钢索提升系统及单个液压缸间接顶起载车板的传动方式,解决了单个液压缸举升大面积平台受力不均的问题,避开了多缸同步举升大面积平台不同步的弊端,实现了升降高度为液压缸行程二倍的效果;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成本低,功率利用合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使车辆垂直平稳进出地下车库,减少上下坡道占地面积,设计了一种新型地下车库液压升降机,通过由3组钢丝绳滑轮传动、2组链轮链条传动构成的钢索提升系统及单个液压缸间接顶起载车板的传动方式,解决了单个液压缸举升大面积平台受力不均的问题,避开了多缸同步举升大面积平台不同步的弊端,实现了升降高度为液压缸行程二倍的效果;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成本低,功率利用合理.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Pro/E建立了车用起重尾板举升机构的三维模型后,对举升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根据检查到的干涉情况对设计中潜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并对仿真过程中机构的关键点和重要参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举升机构运动平稳,且油缸行程均在设计范围内,因此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金樟源 《科技信息》2014,(6):210-211
本文根据市场上常见的大型升降平台,创新设计了一款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该车实现了体型小、移动方便、高度可调等功能。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的工作原理,利用PRO/E软件完成主要零部件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的整机装配,最后阐述了液压升降小车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卸汽车T式举升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自卸汽车举升机构设计对举升机构的特性要求,以举升初始时刻机构各铰点坐标为设计变量,以初始举升力系数为优化目标,考虑机构的传动性、油压特性等方面的约束,采用遗传算法对自卸汽车举升机构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最后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通过实例表明遗传算法在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参数优化问题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了提高举升机构的动力、经济性能,避免设计阶段的盲目性、缩短了产品开发研制时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举升初始时刻机构各铰点坐标为设计变量 ,以初始举升系数为优化目标 ,考虑机构的传动性、油压特性等方面的约束 ,建立了油缸后推杠杆平衡式举升机构的数学模型。以CA10 92型载货汽车改装成自卸汽车为实例 ,求解出了举升机构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垂直升降门式移动类自动化立体车库举升臂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压力补偿控制在本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应用AMEsim仿真软件对压力补偿控制回路的调速特性、抗干扰特性和超载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调速特性较好,控制速度只与输入信号有关,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抗干扰特性和超载特性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履带式半喂入水稻收割机的液压转向和割台升降系统是由整体式电动控制阀、双联泵、双向制动缸和割台升降缸组成。双联泵用来提供动力,排量为3.6/2.6,其中排量大的,提供给割台升降系统,另一个给液压转向系统提供动力,两种液压缸为执行元件,采用柱塞式结构,分别推动割台的升降和行走部分的转向。整体式电动控制阀为集中控制元件,包括三个电磁控制阀、两个安全溢流阀、机动节流阀、液压锁、缓降装置等。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该系统经过多家收割机厂的选用,满意度较高,是半喂入式收割机首选的液压系统。  相似文献   

10.
吴德君 《科技资讯》2011,(20):111-112
本文分析了液压同步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设计出运用电液比例伺服阀实现四缸同步的液压控制系统,建立了升降同步控制系统的解析模型,在分析模型时作了一些假设,并忽略了某些参数的影响,进而从分析简化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优化系统静,动态特性的条件。针对建模结果存在的同步误差,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后栏板举升机构虚拟样机的基础上,利用ADAMS软件对车用后栏板举升机构进行了运动和动力仿真;得到了后栏板举升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栏板中心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和速度时间曲线,并给出了描述栏板中心点坐标变化和速度时间规律的经验公式,为分析此类机构的运动提供了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无限元理论,建立某型车辆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车辆近场监测点、远程监测面及无限元边界面进行设置,利用直接频响方法对头车、中间车及尾车的关键区域在不同频率下的声场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面:头车和尾车区域在低频区段时车体顶部平滑区域的声辐射较小,在车体鼻尖及其下方的转向架区域的声压级较大,其中尾车后方区域内的相比头车的声压级水平和声辐射范围偏大,存在明显的流场影响,但在高频区段时其整体声压级均匀且水平较低。中间车区域在低频区段时受电弓区域的声压级水平很高,尤其在碳滑板和底架处尤为明显,其次在转向架区域的声辐射能力也较大,随着频率的提升,其能量也有显著的衰减。研究结果对高速列车的气动声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升程曲线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方便控制由凸轮驱动分配阀芯的液压机速度,提出一种阀芯开启度与凸轮转角成线性关系的凸轮升程曲线,导出凸轮升程曲线方程及其压力角的数学模型。在分析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工作特征的基础上,以凸轮升程曲线最大压力角为目标函数,对凸轮升程曲线进行优化设计,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300 MN模锻水压机,结果表明优化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比尺(1∶40)物理模型,对某大型水电工程溢洪道"陡坡+跌坎"式消力池这一新型消能工底板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水跃完全或部分发生在陡坡段时,消力池不同位置板块的脉动压力、板块上举力频幅特性的分布规律与特征.试验表明水跃跃首部位始终是板块最易失稳区域,当单宽流量达到一定值后,跌坎下一段区域也是失稳重点关注区.对试验结果深入分析后表明:水跃跃首区域上举力均方根大致为脉动压力均方根0.55倍,其它区域为0.2倍,水跃跃首区域最大上举力大致为4.2倍脉动压力均方根,其它区域为1.5倍.揭示了此消能工上举力与脉动压力点面转换指标、底板稳定控制指标与挑跌流消力池的一致性;而消力池平底段采用透水底板可有效降低板块上举力,减小响应趋势基本呈指数分布,并与开孔率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复合式承载滑动轴承,它是在同心科特流实验中发现的.在径向滑动轴承承载区的的定子上安装一可径向位移的档板,它不仅可以滤除泰勒涡,而且它阻止了科特流的流动,增大了阻尼,产生了一个高压区,其合力可以用来平衡稳态的负荷.经实验验证它在不同载荷工况下,偏心率小于同尺寸、同类型的普通轴承.其他几个轴承的工作特性指标包括轴瓦的最高温度、最小油膜厚度、润滑油流量等相比都显得优越.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气动阻力,以尾部倾角为25°的Ahmed类车体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其尾部垂直面下边缘添加不同长度柔性飘带的控制方法,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探讨了柔性飘带长度对汽车气动阻力的影响。首先对汽车模型进行格子尺度优化,得到模型的空气阻力系数;然后研究了柔性飘带对汽车气动阻力的影响;最后对模型尾部流场、柔性飘带附近流场以及模型尾部表面压力系数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模型尾部添加适当长度的柔性飘带,改善了尾流结构,提升了尾部表面压力,减小了车体的压差阻力,减阻率最高为12.25%。  相似文献   

17.
对车用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及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预防故障发生的一些措施及建立制动压力检测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考虑土壤特性的车载榴弹炮射击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测车载榴弹炮在不同条件下的射击稳定性,需要建立火炮发射时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车载榴弹炮的具体特点,利用虚拟样机软件ADAMS构建了某车载榴弹炮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考虑液压油可压缩性的液压刚度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液压座板和液压驻锄结构形式和土壤特性的接触动力学模型,为改善数值计算的奇异性,引入了一种近似的摩擦力连续函数,模拟了不同土壤特性对车载榴弹炮射击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优化节能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应用液压变压器搭建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设计结构,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根据液压变压器的节能思想及其数学模型,对其排量及压力调节特性进行分析,得出系统处于能量回收态时,随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控制角规律变化的优化参数.此外,根据蓄能器能量回收最大化的优化条件,得出车辆处于不同调节状态时优化节能控制算法.仿真分析得出:车辆处于不同优化工况条件下,液压变压器与蓄能器各个变化参数与优化节能算法的控制关系,该优化节能算法可用于液混车辆实现能量回收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铺设在农田、荒地的埋地管道容易受地面车辆荷载的影响,管道在其作用下一旦达到强度极限就会产生安全问题。本文建立车-管-土耦合模型,分析车辆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得到不同时刻埋地管道的应力分布规律。再建立管道减荷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轮压下承压板宽度对管道减荷的效果,得到管道中部等效应力与承压板宽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埋地管道任一点处的力学响应与车辆荷载作用点的距离成负相关,承压板宽度与其对埋地管道的减荷效果成正相关,不同宽度的承压板存在承载力极限。该研究结果为车辆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减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