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系统领域的本体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系统工程V模型开发设计思想应用于知识系统的需求分解,并将知识系统的领域本体分为概念本体和任务本体两大部分。其中概念本体描述知识系统的静态知识,任务本体描述知识系统的动态知识。以一个简化农业种植结构配置知识系统为例,建立了系统的应用本体求解模型。这种基于需求分解的领域本体建模方法具有面向问题和应用、实效性强、执行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体的概念、建模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阐述本体的内涵,讨论了本体的概念、分析了本体与其他知识表示方法的本质区别,总结了本体的分类。本体建模是应用的基础,论述了本体的建模原始建模方法,总结了常用的本体建模语言和建模工具。本体可以应用于知识管理、系统分析、异构信息集成等领域。作为本体应用的演示性实例,讨论了基于本体的网管信息语言层集成,证明基于本体可以解决网管信息的语义异构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研究知识建模问题,以支持设计知识的管理和重用.分析了设计知识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设计知识管理框架,该框架包括3部分:多种知识源设计知识获取、知识建模和设计知识检索;研究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方法,包括设计知识本体的定义、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库建立、多视图设计知识检索等;讨论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的优点.最后以前述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了产品设计知识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4.
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坚 《科技资讯》2006,(5):22-24
领域信息的智能理解是当前信息处理的研究热点,其基础则是建立该领域的良好知识模型。利用本体这一优秀的知识表达工具建立领域知识模型已经得到推广。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方法的讨论,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展示了本体知识建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生命周期的知识建模方法,并指导于机械产品领域的知识建模。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了知识的形式化表示的基础上,分析了本体概念、关系、函数、实例、本体基本关系和概念的形式化表示,探讨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的方法;并且将此运用于协作感知模型的知识库构造中的知识表达.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知识共享应用的实际困难,依据高校基建档案知识的领域特性和共享需求,对高校基建档案知识的表达及本体建模进行了研究.根据本体组成元素分析了高校基建档案本体的知识来源,以及基建档案知识的概念及属性层次、关系,并提出高校基建档案知识的本体工程构建方法.对所构建本体模型的推理验证结果,表明本体模型概念属性层次关系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梅  郝佳  阎艳  李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30(12):1405-1408,1431
为了提高知识检索效率,提出了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方法.根据知识与领域本体对应关系,从领域本体构建和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两个方面研究确定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过程,形成对领域知识的有效组织与表示.讨论了基于OWL语言的领域本体构建过程和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该方法保证了本体涉及领域与知识范围的一致性,考虑了本体应用过程中的效果反馈,有利于本体完善和扩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适航管理知识的建模对象,采用本体建模方法,按照适航管理的知识组织框架,建立适航管理知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并以适航管理的标准知识为例,进行了知识的建模,完整的表述了相关的知识点和知识内容以及属性。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处理交通知识建模中的模糊与不确定现象,提出包括领域本体与顶层本体的模糊本体模型.在领域本体中引进模糊概念属性值,并将普通的概念关系扩展为模糊关系与直觉模糊关系.顶层本体基于模糊语言变量的形式化表示,考虑了模糊概念间的实质性语义关系:集合关系、序关系与等价关系.以交通事故分析与预测系统为例,建立交通知识本体模型与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系统.该模型可有效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知识建模,有利于语义Web环境下智能交通的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有效地表达语义Web中的模糊知识,将模糊概念与关系引入到传统的模型中,提出新的模糊本体:模糊领域本体与模糊顶层本体.模糊顶层本体从语言变量的形式化表示入手,考虑模糊概念间的语义关系:集合关系、序关系与等价关系.用模糊本体对智能交通领域的知识进行建模,通过模糊语言值描述交通概念的属性信息,有效克服现有模型的一些局限.结果表明,该研究有利于语义Web环境下模糊系统的知识共享与重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分散异构知识融合不足导致知识检索准确性不高、知识重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知识融合模型.利用知识需求模型传递知识需求信息,采用知识元对各类异构知识进行统一表示,通过概念本体对语义概念进行有序组织,与知识元之间形成映射关系.通过语义距离计算获取候选知识元集,并采用基于贝叶斯和遗传算法的知识融合方法将分散的关联知识元融合成知识单元,实现知识重用.以覆盖件模具结构设计为案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平面几何问题为对象, 通过对主观试题解答进行研究, 建立一种基于本体的问题求解学生模型(OSSM). 实现了自动问题答案评估学生模型的设计, 给出了适用于主观题求解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 主观题求解过程跟踪方法和答案智能评估方法. 用本体方法实现知识表示, 可从多方面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智能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汽轮发电机组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的知识分散在不同电厂内,普遍存在多源异构、共享困难以及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结合全局本体与局部本体建模的方法,分析了汽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特性,借助Protégé_4.3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的全局本体模型与局部本体模型,设计了全局本体与局部本体的映射关系算法,实现了汽轮发电机组多源异构的知识融合与多源知识的检索.采用SQI机械故障模拟实验台对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的故障进行模拟.通过模拟转子质量偏心和转子不平衡,结果表明两者有98%的相似度,即两个不同概念的故障有相同的故障源,说明基于本体的汽轮发电机组多源异构知识模型与融合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使煤矿应急预案知识可以被消防、公安和医疗急救等部门充分共享和利用,辅助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提出了采用本体技术来描述应急领域知识的煤矿应急预案数字化开发思路。通过抽取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领域的部分概念,借助本体工程提出"顶层本体+领域本体"的双层本体模型构建方法,构建煤矿应急预案本体CERPO模型。该模型可以对煤矿应急预案领域知识进行语义表达,实现了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和共享。在此基础上,采用XML Schema作为应急预案存储模型,开发了煤矿数字化应急预案原型系统,实现了对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存储、浏览及智能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本体技术,提出了基于本体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把本体技术引入到知识管理系统中,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最后介绍了一个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将本体论的思想引入知识管理系统中,设计了基于本体模型和关联规则的4层系统模型框架结构,提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型,介绍了主要功能模块.本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充分利用了知识内部和知识之间蕴含的关系,提高了查询的有效性,运用智能的推理机制实现了基于经验的隐式知识的管理.实际应用证明,本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对油藏构造知识的整合,解决在本体建模过程中,很少将标准融合到本体模型 中,且在转换过程中存在对叙词概念粒度划分较粗或完全不对叙词进行类型划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叙词表 构建知识图谱的新方法,即标注原叙词表,建立映射规则,构造转换算法和生成知识图谱。其中标注、映射规 则建立与转换算法定义了构建知识图谱标准化过程。最后,选取油藏构造领域的部分知识,采用所提方法构建 知识图谱,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信任域联盟中基于本体构建动态的信任声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格理论所构建的跨大规模信任域认证联盟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模型中动态信任声明的进化性问题.根据本体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以本体描述并构建动态信任声明的思想.给出其算法策略,很好地体现了一个均衡的奖罚体制,也充分地考虑了历史、间接信任度,信任动态性,它与时间的滞后性,同样也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动态适应性、抗攻击性,公平性、计算收敛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本体广泛应用于语义网、自然语言处理、数字图书馆等领域,而自动构建本体是这些领域的难点之一.全自动的本体构建以及如何令机器自己不断学习并更新已有的本体知识的研究仍然缺乏.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算法的中文本体自动构建方法,建立了自动构建本体的概念和物理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实现了一个初步的自动构建本体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基于某些公理化算子来实现对已有本体的扩充、缩减、修正等操作,实验证明该模型和系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在构建本体过程中的人力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