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概念系统、意义和推理,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义观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翻译不仅是一种语际交际活动,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必然和人们的认知分不开,因此,文学翻译中主体的认知体验对语义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基于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探讨了翻译主体性因素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身体体验、认知和再现的过程,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发挥,并强调了体验和认知对译者的制约作用,从而凸显了译者主体性的本质:译者主体性是创造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译者主体性这一双重属性,方能更好地理解对译者的隐身和显身这一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中外译界各流派有关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从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新视角,对翻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不同策略的选择进行详细探讨,说明在受到现实体验和主体认知活动的双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文学翻译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可行性,以期给异化与归化之争带来一个更为全面、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唐芳洲 《科技信息》2010,(28):173-173
语义空缺现象就是指由于民族的认知、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完全对应或契合的词。语义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普遍存在,它给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增加了难度,造成了障碍。本文从语义空缺的根源和翻译方法的角度来对语义空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翻译理论和方法的讲授,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尽量获得忠实原文,语言通顺的翻译能力。学生在翻译活动中的主动性往往被忽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体验观”也逐步被用来解释翻译教学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本文通过探讨翻译教学中“体验观”的运用,来进一步探讨文化教学在翻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在保护本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157-157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想认知模式理论对省略的空位语义现象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理想认知模式理论能够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减少省略语篇中的翻译误差。  相似文献   

7.
双语语义表征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介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有关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观点及其研究方法,重点总结了近几年来双语语义表征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结果,指出当前双语脑功能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 不同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否具有完全一致的神经基础;2) 语言熟练程度和语言获得年龄对语义表征及其神经基础有什么影响;3) 两种语言的转换和翻译由哪些脑区负责,是否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线形,隐喻性语言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过程。从隐喻的认知特点来看,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中的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汉语隐喻的翻译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同时,汉语隐喻的翻译要注重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能力和认知思维活动。商务英语语言特性决定了其翻译的首要原则是准确性,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苹果产品英文文案的汉语翻译,认为,由于译者缺乏认知意识和忽视消费者的认知需求而产生一些翻译偏差,由此可见认知意识在商务翻译中的重要性,借此为商务英语翻译实践和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从翻译的本质——翻译意义——入手,认为翻译要解决语际间认知结构的差异——语义系统的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差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翻译者的个性主要是由“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这一翻译的基本特性决定并通过译入语所必然会具有的时代性以及译者的生活经历和文学修养所展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翻译理论以及翻译实践也必将与时俱进,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从1830年至今出现了多种《红楼梦》英译本。从历史的角度看,相关文学理论的发展会极大地影响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从而导致译者"叛逆"行为的产生,这是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作为翻译活动的执行者,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日渐凸显。现代阐释学对当代翻译理论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实践会对源文本和译文本带来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对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给予更合理的诠释,《浮生六记》林译本便是明证。该译本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信赖会积极主动地对文本做出‘选择;同时,为了实现对源语更准确、全面的释义,译者会自觉地采用侵入、吸收和补偿的方式来阐释源文本。  相似文献   

14.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红楼梦》死亡委婉语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制约译者主体性的因素——文化取向及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翻译中,译者的传统角色是隐身。不过译者的隐身是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韦努蒂反传统而推出异化翻译,其目的是使译者在译本中“现身”。可是,中外翻译实践表明,韦氏的这种让译者现身的抵抗式翻译也不能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通过对译者在文化翻译中所扮演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所进行的分析来看,译者在归化和异化的中间地带的适度现身更能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何科育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7):78-79,44
理解和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步骤,而理解是更重要的环节。本文借鉴铁木志科的整体文化翻译理论解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责任,并阐述了译者理解的特性;然后,借助古诗英译的实例证明了文化翻译背景下译者理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从解释学、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3个方面说明了后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中译者主体问题,并认为受这3种文学思潮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经历了确立,再确立,直至张扬的过程。并由此指出后结构主义范式中译者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界关注较多的一个话题。以译者主体性的内因、外因两方面的解释为参照,比较林语堂的英语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中文译本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对翻译风格和效果的影响,可以发现:相对而言,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可作为"创造性叛逆"的代表,而郁飞译本《瞬息京华》则更加忠实于原作,这种差异更多是由译者各自的翻译选择所导致,亦即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从读者与译者关系角度.探讨了诗学对周瘦鹃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取理雅各、威利和庞德的三种《论语》英译本中的两个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翻译,探讨译者身份、翻译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对译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三种译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