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血淋巴细胞为材料,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的血淋巴细胞为参照系,利用倍性分析仪结合外标定法测定其细胞核DNA含量.拟穴青蟹的血淋巴的细胞核DNA含量是2.677 pg/2c.此外,本文作者还发现拟穴青蟹血淋巴与肌肉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存在差异.报道了我国拟穴青蟹细胞核DNA含量,并且提供了拟穴青蟹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为蟹类系统重建与演化过程分析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线粒体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囊对虾的3个养殖群体即浙江舟山群体(ZJ)、福建群体(FJ)和台湾群体(TW)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Ⅲ基因进行PCR扩增,得到577 bp的核苷酸分析序列,AT含量高于GC含量,发现51个变异位点,其中包括18个简约信息位点,共有31种单倍型。福建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用MEGA软件中的NJ法构建日本囊对虾3群体与另外5种对虾的系统进化关系,日本囊对虾的3个群体首先聚在一起,再与亲缘关系较近的中国明对虾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以相应引物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mtDNA COⅠ)进行PCR扩增,经过基因重组、转化、克隆、筛选、DNA测序,得到709 bp的碱基片断.碱基组成A、C、G、T含量分别为196bp(27.64%)、129 bp(18.19%)、134 bp(18.90%)、250 bp(35.26%).与GenBank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mtDNA CO I全序列(AF217843)比对.经分析发现本实验获得的日本囊对虾mtCO Ⅰ基因片段序列和GenBank上的同种序列(AY264897)都只是该种COⅠ基因序列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有41bp的重叠并可拼接.拼接后的总长为1515 bp.  相似文献   

4.
从成熟的中国明对虾卵巢中提取总RNA,经同源克隆得到了卵黄蛋白原(Vg)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1 226 bp。在NCBI上比对后发现它与墨吉明对虾、短沟对虾等的Vg mRNA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根据8种虾(墨吉明对虾、短沟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高背长额虾和中国明对虾)Vg mRNA相应序列建立了系统发生树。通过RT-PCR证实了雌虾的卵巢和肝胰腺是卵黄蛋白原的合成位点。  相似文献   

5.
丁香酚对日本囊对虾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安全麻醉寻求一种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和400 mg/L)条件下丁香酚对日本囊对虾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状态下对虾离水操作的可行性.水温为25℃,丁香酚质量浓度低于200 mg/L时,麻醉对虾的复苏率均可达100%;而丁香酚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幼虾和成虾的复苏率分别为86.7%和93.9%.在丁香酚质量浓度为50~200 mg/L时,麻醉后的日本囊对虾幼虾和成虾离水暴露8 min后,复苏率为100%,复苏对虾3 d后的存活率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酚是日本囊对虾有效、安全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6.
周期蛋白B(cyclin B)是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一种重要调控原件,通过调节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KD)的活性可以控制细胞周期.运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刀额新对虾(Metapendeusensis)cyclin B基因.刀额新对虾cyclin B的cDNA全长为1681 bp,5′端非编码区为111 bp,3 ′端非编码区为355 bp,开放阅读框为1215 bp,编码404个氨基酸,平均分子质量为45767.9 u,pl为8.81.Blast比对后发现,其氧摹酸序列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同源性达约90%.基于cyclin B序列所绘制的进化树基本上能反映出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刀额新对虾的cyclinB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中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鳃、卵巢和心脏中有较高的表达量,在眼柄神经节和胸神经节中表达量较低.推测该差异性主要与cyclin B在细胞周期中调控细胞分裂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了4个不同地理群体(北海群体、陵水群体、惠来群体和厦门群体)的野生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群体遗传结构.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日本囊对虾530 bp的基因片段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120个日本囊对虾个体中,共检测到75个多态位点,获得62个单倍型,其中有44个简约信息位点,占整段序列的8.3%.各单倍型变异无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全部为转换或颠换,碱基频率含量(fA+fT)为59.4%,大于(fG+fC)(40.6%).核苷酸多态性以惠来群体最高,其它3个群体较低.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45%~2.60% ,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50%~5.30%之间.采用分子方差分析(AMOVA)方法,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69.9%,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1.1%,群体间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构建的4个群体分子系统树表明,北海群体、陵水群体和部分惠来群体由于亲缘关系较近而聚在一起,而厦门群体则和部分惠来群体聚成另一支,两支的平均遗传距离为5.17%,分化接近亚种水平,据此认为我国东南近海的日本囊对虾可以分为2个种群,2个种群的分布区域在广东惠来海域附近存在重叠.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了刀额新对虾复眼的形态结构以及光、暗适应对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刀额新对虾复眼外形呈圆球形,约由93116个小眼组成,组成复眼的小眼面均为正方形.每个小眼由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组成.光、暗适应时折光系统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感光系统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暗适应时,组成感杆束的微纤毛排列整齐,膜下储泡囊数量多,体积大,色素颗粒仅分布在细胞体远端;而光适应时,组成感杆束的微纤毛排列凌乱,并有部分溶解,多囊体多,各个层面上有板膜体的出现,色素颗粒分布于整个细胞.  相似文献   

9.
以相应引物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 ponicus)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基因(mtDNACO1)进行PCR扩增.经过基因重组、转化、克隆、筛选、DNA测序。得到709bp的碱基片断.碱基组成A、C、G、T含量分别为196bp(27.64%)、129bp(18.19%)、134bp(18.90%)、250bp(35.26%).与GenBank中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mtD—NACO I全序列(AF217843)比对。经分析发现:本实验获得的日本囊对虾mtCO I基因片段序列和GenBank上的同种序列(AY264897)都只是该种COI基因序列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有4lbp的重叠并可拼接.拼接后的总长为1515bp.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 ponicus)的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 sodium channel,VGSC)蛋白的部分eDNA序列,获得的片段核苷酸长度为2 877 bp,可编码954个氨基酸残基,总分子质量约为108.2 ku.与同源蛋白比较结果显示,日本囊对虾的VGSC序列与其他一些物种具有较高相似性,特别是跨膜蛋白结构域具有极高的保守性.基于VGSC氨基酸序列比对绘制的系统树基本能够反映出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以RT-PCR法检测日本囊对虾VGSC的组织表达,结果显示VGSC表达与各组织的功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VGSC mRNA在脑神经节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肝胰腺,说明了钠通道在神经信号传导以及调节内分泌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同工酶电泳法鉴定对虾幼体种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同工酶电泳法鉴定了南海几种主要养殖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的种类.通过对7种对虾2个不同发育阶段幼体(糠虾幼体、仔虾P2-5及P10-12期幼体)酯酶同工酶的分析表明,其酶谱特征显示出明显的种间特异性.文中提出了这7种对虾幼体的同工酶酶谱特征检索图,并就该酶谱检索图在对虾幼体资源监测、评估应用时的具体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的感染途径和宿主种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利用生物检测、PCR、组织病理和电镜技术,通过投喂和浸泡感染方式,结果表明口和消化道是斑节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的主要途径;宿主经口摄食携带WSBV媒介生物是WSBV传播的主要途径;确定了21种较大型的WSBV宿主种类,其中以虾蟹为主;桡足类可携带WSBV并起媒介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锯缘青蟹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种类.本文概述了作者近年来有关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锯缘青蟹亲体生殖生态学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22.5±2.50)℃,盐度30~32,pH 7.8~8.3,光照1 000 lx的条件下,分别对切除眼柄和未切除眼柄的台湾海峡日本囊对虾亲虾(平均体长(19.2 ±0.95) cm,平均体质量(82.7±10.57) g)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性腺发育及能量转化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切除眼柄)日本囊对虾的摄食量与摄食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未切除眼柄),夜间摄食强度分别为白天的1.39倍和1.28倍(p<0.01);促熟期间实验组亲虾摄食量保持上升之势,而对照组为上升与下降交替出现.2)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性腺指数(GSI)的增幅分别为504.07%和91.42%(p<0.01);性腺的干/湿质量比值(G_d/m)亦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亲虾的躯体能值(E_b)均略有下降,性腺能值(E_g)实验组增幅大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能值的角度来看,繁殖期间的亲虾表现为负生长;实验过程中,饵料转化效率(FCE)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17%和1.76%,饵料能量转化效率(ECE)分别为14.30%和2.37%,均为实验组大于对照组. 说明切除眼柄可以提高日本囊对虾亲虾的摄食量和摄食强度、促进性腺发育并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亲虾性腺发育期间的能量除主要由食物转化之外,还消耗了机体其它组织器官的储能.由此可以了解日本囊对虾亲虾繁殖期间的摄食规律、性腺发育情况和能量转化特点并为其养殖阶段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探讨台湾海峡自然海区日本囊对虾雌亲虾性腺发育过程中卵巢、肝胰腺和血清中生化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海区的日本囊对虾雌亲虾性腺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在卵巢中的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0期到5期增幅达到96.53% (p<0.01);在肝胰腺中,0期和1期具较高水平,随后快速下降,从最高(1期)到最低(5期)总降幅达到72.11%;在血清中,1期处于最低水平,其余各期水平相当,1期与其他各期之间至少相差100%以上;2)胆固醇在卵巢中的含量由0期至4期呈上升趋势,增幅达到208.67%,随后开始下降,到5期时降幅为23.44%;在肝胰腺中0期处于最高水平,后呈持续下降趋势,从0期到5期降幅达到74.66%;在血清中含量水平比在卵巢中略高,在(10.45±1.03)~(23.19±3.59)mg/dL之间呈起伏状波动;3)甘油三酯在卵巢中的含量快速上升,从0期到5期增幅达到313.56%;在肝胰腺中含量呈下降之势,以1期为最高,0期最低,经产卵下降到只有原来的8.63%;在血清中含量水平各期虽有起伏,但相对较为恒定.推测日本囊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和胆固醇是通过肝胰腺提供,经血淋巴中的血清运输至卵巢储存.甘油三酯主要由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血清共同提供.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能同时提取RNA、DNA和Protein的试剂(RDP试剂)进行日本囊对虾性腺总蛋白质的制备,并通过双向电泳(2 - DE)技术与传统的裂解液法比较提取效果.RDP法所得2- DE图谱清晰,条纹少,蛋白质点数多,而裂解液法存在横向和纵向拖尾,其碱性端蛋白质点大量缺失,说明RDP法能有效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盐离子、脂...  相似文献   

17.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日本囊对虾9个野生群体10种等位酶的杂合子缺失及过量状况.在所研究的22个位点中有5个位点(Sod-1、Est-1、Est-2、Amy-3、Mdh-1)是多态位点.汕头群体的Est-2,北海群体的Mdh-1和Sod-1,湄洲群体的Mdh-1,连江群体的Sod-1和漳浦群体的Mdh-1位点符合H-W平衡标准(P>0.05);其余的多态位点均显著或极其显著地偏离H-W平衡标准(0.01<P<0.05或P<0.01).另外,日本囊对虾9个群体的Est-2位点均表现出杂合子缺失(F>0);Amy-3和Est-1(除了泉州群体的Est-1)位点均表现出杂合子过量(F<0).研究表明日本囊对虾野生资源杂合性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