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创新网络内,企业创新活动受企业自主研发的资源、对外来知识的吸收能力、公共知识、知识溢出、地理距离、企业间的知识存量差距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构建企业创新原理模型,并结合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阐释创新原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业合理收入差距的价值判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是影响我国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构建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我国行业合理收入差距模型,对我国行业合理收入差距进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行业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强政府消除不合理行业收入差距的意愿和能力;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管制等解决我国行业不合理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从而能有效地解决行业不合理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内技术性劳动力和非技术性劳动力报酬差距扩大的主要动因是我国参与的东亚国际分工体系和区域内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开展.其影响途径在于:企业基于对华外国垂直型生产投资的增加必然增大对技术性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这种投资造成跨国公司内部人员工资的调整;同时源自行业内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延伸至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牛蕊  郭浩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5):824-837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以及WIOD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不同时期离岸外包对企业工资的影响,并构建了面板模型检验其影响的传导途径,以充实离岸外包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生产效率和工资的实证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在经济稳定期,离岸外包对企业工资水平有提升效应,但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在经济动荡期,则更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不利于企业工资的改善.整体而言,离岸外包主要通过生产效率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以及管理强化效应影响工资水平,其中生产效率效应最显著,而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强化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小;生产效率效应对于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影响更大,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工资则受管理强化效应的影响更多.在离岸外包过程中通过技术进步改善要素的报酬率成为工资变化的内在原因,离岸外包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要素的报酬增长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5,(1):23-23
中国扩大利用外资的总方向是正确的,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第一,利用外资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中国通过利用外资引进的先进技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总体偏低。在外资与内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高,外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与中国的期望有相当差距。第二,内外资政策脱节、为外资而外资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第三,外资的新动向值得关注。外商“独资化”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制造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两级逆向供应链,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建立了逆向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对逆向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均衡情况、策略选择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逆向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行为选择演化系统既可以收敛于知识共享这一理性状态,也可以收敛于知识不共享的不良"锁定"状态,这主要与逆向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知识量差距、激励收益、知识吸收转化能力、共享风险以及共享成本等因素相关。根据分析结论,从逆向供应链中的企业规模、企业学习能力、内外部激励机制以及信任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WTO规则下,外资并购已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的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进行外资并购的行业分析,指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生外资并购活动的主要场所。然后,分析外资并购我国零售商业的现状、趋势及方式。最后,从五个方面剖析外资并购对我国零售商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香港大陆贸易发展与香港工资差距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香港大陆贸易发展对香港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在赫克希尔-俄林(H-O)模型的理论背景下,根据斯托帕-萨缪尔森(S—S)定理设定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两地贸易的发展,香港的工资差距扩大,从而为S—S定理的验证增添了新的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2-2000年基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的城市化水平修正值,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差异变动型式,指出,(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相对差距趋于缩小,速度趋缓;(2)三大地带内部的省际差距缩小,地带间的省际差距扩大;(3)在假定人均GDP、初始工业结构等制约条件后,城市化速度(1990-2000)与初始城市化水平(1990)为典型的条件趋同;(4)乡镇企业发展、外资利用是导致东、中西部之间具有不同城市化发展稳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聚焦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合作创新意愿问题,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的合作创新意愿博弈支付矩阵,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求得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合作创新意愿的均衡解,并通过MATLAB软件就企业动态能力3个维度的参数变化对合作创新意愿的影响进行数值实验。研究表明: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的合作创新意愿受到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企业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强,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意愿也越强;在位企业的规模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的合作创新意愿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喜欢是影响其教育态度、情感、行为的重要因素。采用调查法对160名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小学教师对学生喜欢的数量与教育理想存在差距,有34.37%的教师只喜欢部分学生;喜欢学生的数量多少受教师的城乡、性别、职称、学历、有无荣誉等的影响,在学生因素中,受教师喜欢的程度依次为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有礼貌、聪明、听话、学业成绩好。  相似文献   

12.
建立排污权交易初始定价模型,以得到的影子价格作为初始排污权的分配价格,进而分析初始分配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二级市场上企业间的排污权交易模型,指出企业间交易均衡价格受边际交易成本、边际治污成本、边际生产成本,以及企业的平均利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企业与亚洲企业之间在技术创新要素方面的交流迅速增强,成为近10多年来美国与亚洲技术联系的一个主要内容和促进因素,这将对美亚经济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R&D资金、高技能人才、技术以及高技术产品方面详细分析了近年来美国与亚洲企业间技术创新要素流动的趋势、特点及其含义。  相似文献   

14.
对在粤40家日系企业的2529名中国员工的收入现状及他们对收入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粤日系企业中国员工收入偏低,其原因主要有4个:(1)年功序列制的影响;(2)市场占有率扩大主义的影响;(3)控制工资增长率;(4)本地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四大问题;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这是市场竞争、历史长期发展、税收调节不力、社会保障制度滞后、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坚持基本分配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的后续冲击仍然在肆虐,欧债危机的阴霾仍然笼罩上空,虚拟经济萎缩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日趋显著.全球外资受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多方打压,仍然难以实现恢复性增长.就连曾被认为是"奇迹"的中国经济,也难免受影响.外资流入减弱,而且制造业外资向其他国家转移,这些变化和调整对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利还是弊?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又将遭遇什么新麻烦?恐怕难以简单地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17.
市场因素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扩散泛指技术创新的传播过程,它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创新技术供给者向潜在采用者转移创新技术的过程,另一种是潜在的采用者对创新技术的使用、再使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扩散通常发生在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和部门之间,而以企业间的扩散为主要形式和常态形式,影响企业间技术创新扩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分析,事实上,市场因素对企业间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4—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得出:就全国而言,财政分权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其财政分权变革下的金融发展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异质性表现来看,东、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但其财政分权体制变革下的金融发展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中部地区则相反。通过面板协整经验分析发现:短期内财政分权和金融发展并不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长期来看,财政分权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受金融发展的影响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进入本世纪以来,汉中茶产业取得了空前大发展。但单纯追求数量,茶园建设水平低;采茶用工矛盾扩大,工资连年上涨;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汉中茶产业发展已经到十字路口,不转型就没有出路。本文就推进汉中茶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汉中茶产业的“升级版”,提出了科学、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7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8%。巨大的市场容量,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居民购买力的日益提高等诸多因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零售商来中国投资。基于零售行业全面开放的基本国情,中外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外资零售企业无论是在资金实力、经营规模、管理经验上,还是在物流配送、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研究其发展模式可以为国内零售企业应对外资的竞争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