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1985年4—11月作者对山东省鼠类及体外寄生革螨进行了调查。捕获鼠类7种,隶属于2个科。检获革螨21种,隶属于6科,12属。其中山区血革螨,橄形血革螨,拟达呼尔血革螨,巴钝绥螨,混毛绥螨和里新约螨为山东首次报道。其中社鼠为矮肛厉螨,鼩鼱赫剌螨,厩真厉螨和三角血厉螨的新宿主报道。大林姬鼠为三角血厉螨的新宿主报道。聚类分析表明,大仓鼠和黑线姬鼠;社鼠和大林姬鼠;褐家鼠和小家鼠;黑线仓鼠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生态组。山区、丘陵和平原农耕区在鼠体寄生螨的群落的种类组成上有一定差异。调查说明社鼠喜欢栖居于山区。黑线姬鼠为山东省野生鼠类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系统聚类法,对镜泊湖地区啮齿动物群落进行分类研究。应用Whittaker相似性指数I=1-0.5∑│a:-b:│作为聚类量,将11个生境的啮齿动物划分为6个群落。即大林姬鼠+棕背鼠平群落;大林姬鼠+黑线姬鼠群落;棕背鼠平+大林姬鼠群落;东方田鼠+标背鼠平群落;棕背鼠平+大林姬鼠群落;大林姬群群落和黑线姬群落。并分析了各群类的特征。镜源湖是黑龙江省自然景观保护区,有关该地区啮齿动动物的研究,特别应用数学方法进行群落分类,尚未见报道。本文就1989年8月和9月,在该地区的调查资料,应用系统聚类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南充城区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及优势种微尾鼩的性比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夹日法对南充城区的居民区、河谷、风景区和校园4种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微尾的性比及其月变化和年龄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充城区共有微尾(Anourosorexsquamipe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社鼠(Niviventerconfucianus)、黄胸鼠(Rattusflavipeci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大足鼠(Rattusnitidus)、小家鼠(Musmusculus)和灰麝(Crociduraattenuata)等8种小型兽类,群落组成以微尾为主.优势种微尾的总性比(♀/♂)为1.07(χ2=0.64,P>0.05),差异不显著,种群性比存在明显的年龄变化,但月性比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1990~1991年7~10月调查、分析和比较了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16种生境中鼠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华姬鼠、大林姬鼠和社鼠为本区的优势鼠种;鼠类群落的组成及其相似性水平受植被类型和垂直结构影响很大;群落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环境的优劣、异质性以及主导因子是否明显;群落的均匀性则更多地与环境的异质性有关。将鼠类群落的生物量分为三个数量等级,发现这种划分与环境的水分状况存在大致的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小形啮齿类的数量结构.共安放11,430铗日,获小形啮齿类725只,隶属3科18种,总捕获率为6.34%。结果表明,卧龙小形啮齿类的优势种为社鼠、中华姬鼠和大耳姬鼠。全年3季中以夏秋季数量最高,冬季最低。7月和9~10月各为一数量高峰。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主导的生境变化中植物垂直密度变化对地表蚂蚁群落的影响,采用陷阱法调查了云南省绿春县天然次生林、桉树林、紫胶林、紫胶-玉米混农林、橡胶林、玉米旱地和农田7种生境的地表蚂蚁群落,并使用利维杆(Levy pole)方法调查了不同生境的植物垂直密度.共采集地表蚂蚁16 704头,隶属于8亚科44属106种.结果显示:1不同生境中植物垂直密度变化明显,7种生境在0~125 cm 5个区段和大于300cm区段的植物垂直密度差异显著;0~100 cm区段桉树林植物垂直密度最高;100~200 cm区段植物垂直密度在天然次生林等5种生境中变化明显;大于300 cm区段橡胶林植物垂直密度最高.2不同生境地表蚂蚁物种丰富度(!2=140.867,P0.01)和相对多度(!2=133.359,P0.01)差异显著,其中,紫胶-玉米混农林地表蚂蚁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均最高,天然次生林和桉树林居中,农田最低.不同生境地表蚂蚁群落结构有差异(ANOSIM Global R=0.616,P0.01),植物垂直密度相似生境的蚂蚁群落结构较为相似.3地表蚂蚁物种丰富度与25~50cm区段植物垂直密度正相关(Pearson=0.156,P=0.024);地表蚂蚁相对多度与大于300 cm区段显著负相关(Pearson=-0.149,P=0.031).大于300 cm区段只对天然次生林地表蚂蚁物种丰富度有显著影响(Y=e6.85+1.344X,P=0.04);150~175 cm区段(Y=e18.61+2.36X,P0.01)及大于300 cm区段植物垂直密度(Y=e18.61+0.680X,P=0.01)只对桉树林地表蚂蚁相对多度有显著影响.25~150 cm区段植物垂直密度与桉树林、紫胶林和紫胶-玉米混农林的地表蚂蚁群落结构影响较大;超过300 cm区段对橡胶林地表蚂蚁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具有复杂下层植物组成的生境能够为蚂蚁提供保护、增加不同的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有利于蚂蚁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笼养条件下两种鼠春季昼夜的活动节律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鼠类活动节律,对于更有效地控制和综合治理鼠害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计算机红外监控技术,对从野外捕获的3只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5只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在笼养条件下的活动节律进行19次昼夜记录观察。结果表明,两者均在夜间活动,但黑线姬鼠的活动主要在20:00-3:00,且分别在22:00和2:00有两个活动高峰;社鼠活动主要在19:00-6:00,其活动频次的高峰在清晨4:00-6:00,活动时间高峰在22:00。两种鼠的活动频次高峰和活动时间高峰均相反,这是鼠类活动节律的种间差异,也可能是两者在同一生境中存在的一种适应形式。但两种鼠之间的活动频次和活动时间的量没有显著的差异。另外,社鼠雌、雄两性间活动节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四川姬鼠属分类地位的研究及其种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姬鼠标本的30个外型及头骨变量进行多统计分析,并从形态学的角度对姬鼠属的分类及其亲缘关系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存在6种姬鼠,并分属两个亚属;田姬鼠亚属和林姬鼠亚属;其中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和高山姬鼠(A.chevieri)的亲缘关系很近而进入前者,而大林姬鼠(A.peninsulae)、大耳姬鼠(A.latronum)、短尾类中华姬鼠(A.draco)和长尾类中华姬鼠(A.orestes)4种的亲缘关系很近而并入后者,且方差分析及T-检验表明这6种姬鼠的主要部分外型头骨变量的均值其差异显著,且部分近缘物种为同域分布,同时聚类分析表明在林姬鼠亚属四种姬鼠中以短尾类中华姬鼠、长尾类及中华姬鼠、长尾类中华姬鼠和大林姬鼠3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大耳姬鼠与前3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至10月,对南充高坪区嘉陵江畔农田及荒地生境的小型兽类多样性进行调查.投放有效铗日2760,捕获小型兽类318只,有褐家鼠(Rattua norvegicu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大足鼠(Rattus nitidus)、小家鼠(Mus musculus)、灰麝鼩(Crodura attenuata)、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ttamipes)等8种鼠型小兽,分属啮齿目(Rodentia)鼠形亚目(Myomorpha)的鼠科(Muridae)和鼩形目(Soricomorpha)的鼩鼱科(Soricidae)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其种群性比通过X^2检验,与1:1无显著差异.测得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1.606,Margalef丰富度指数R=1.215,均匀性指数J=0.535,生态优势度指数D=0.394.  相似文献   

10.
用光镜观察并比较了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和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结构.结果表明,黑线仓鼠和棕色田鼠犁鼻器在位置和形态上相似,但这三种鼠犁鼻上皮、犁鼻管腔和犁鼻血管均有较明显的差异.黑线仓鼠和棕色田鼠副嗅球中嗅小球层和颗粒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两种结构的比较,说明犁鼻系统的结构差异与鼠类的生活环境和繁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1.
长耳鸮冬季的捕鼠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田鼠偶尔出现,较大型鼠类(大仓鼠和大家鼠)仅占9.0%;所捕食鼠的年龄多为亚成体(38.9%)和成体(39.2%);所捕食的主要3种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的年龄组成与野外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致。1只长耳号鸟平均1d吃1.79只或54.38g鼠。  相似文献   

12.
5种鼠类针毛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对社鼠、白腹巨鼠、黑线姬鼠、青毛鼠和黄胸鼠背部针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其针毛上的鳞片类型可分为波状、指状、多鳞状、杂波状和锯齿杯状5种.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各鳞片类型在不同鼠种中的比例差异显著,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以作为鼠类分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灰麝鼩(Crocidura attenuata)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在四川南充地区有相似的生活环境,但食性迥异.本文对二者的消化道进行了初步的比较解剖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显著差别:灰麝鼩无盲肠,消化道总长仅为黑线姬鼠的一半,胃壁薄;黑线姬鼠具盲肠,胃壁厚,从外观上可区分为两部分.同时二者口腔中的牙齿、上腭和舌的形态也有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物种的消化道形态结构是与其食性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嗣作了形态学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嗣分别在各样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种群差异.对外形量度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合川东岸的黑线姬鼠种群与江北区的种群之间存在差异;而四川短尾嗣在合川西岸与合川东岸的种群之间、沙区西岸与北碚东岸的种群之间差异显著,以上分析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研究初步说明嘉陵江对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嗣的种群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地理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作了形态学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分别在各样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种群差异.对外形量度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合川东岸的黑线姬鼠种群与江北区的种群之间存在差异;而四川短尾鼩在合川西岸与合川东岸的种群之间、沙区西岸与北碚东岸的种群之间差异显著,以上分析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研究初步说明嘉陵江对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的种群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地理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啮齿动物胎仔数和纬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根据53年92篇文献中关于啮齿动物胎仔数研究资料,利用秩相关对我国10个啮齿动物物种(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毛鼠Rattus losea,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小家鼠Mus muscul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胎仔数和纬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在10个啮齿动物物种中,小家鼠(居民区)、黑线仓鼠和黄胸鼠的胎仔数与纬度呈正相关,其它物种的胎仔数和纬度不相关.胎仔数具有种的特异性,它的大小受一系列因素(如种群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母体体重、婚配制度、生境、年份、食物等)的影响,现有资料尚不支持啮齿动物胎仔数随纬度上升而增加的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