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非参数方法的土地价格空间分布拟合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非参数估计方法在地价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该文基于北京市1993—2004年的土地出让数据,检验非参数估计法在地价估计与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同时,从地价的空间分布中分析和描述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阶段,北京市仍呈现明显的单中心城市结构;非参数估计方法是一种估计和预测地价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可以更形象地描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并进行城市主次中心的准确识别;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地价空间分布可用于城市土地资产总价值的估算。  相似文献   

2.
福州城区基于GIS地价梯度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城区为例,主要研究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为确定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提供依据.通过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福州市地价空间结构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既有连续性,也存在变异性,不同用途地价的空间分布也不尽相同,并提出了地价梯度场的概念,作为表征地价空间变化的一项指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对商业用地市场交易样点进行选择,在Map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采用IDW和Kriging两种插值效果的对比,同时提取地价分布信息,生成商业地价等值线,结果显示:福州市商业地价空间分布形态从中心城区向外呈辐聚状,辐聚中心在东街口附近;地价等值线在1200元/m~2以上,围绕中心有规则地扩展成同心圆结构,1200元/m~2以下,产生次级地价中心;商业中心与地价中心的分布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探究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加强城市地价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发展和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和特征价格(Hedonic)模型,以石家庄市2010—2014年出让住宅地价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地价的空间布局,分析了住宅地价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了导致地价分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石家庄住宅地价趋势线呈倒"U"型即由中心向四周圈层式递减;住宅地价分布存在区域差异,且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和变异性;影响住宅地价的特征变量中距CBD距离、距北站距离、生活配套设施和公交站个数等9个变量对住宅地价影响较大,其中距CBD距离占比重最大,达17.33%;相比区位特征和个别特征来说,邻里特征对住宅地价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城市住宅用途基准地价的空间形态复杂性与多维度空间可视化表达,采集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住宅用途基准地价数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探索性空间分析,实现以基准地价为代理变量来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特征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反距离加权法更适合基准地价"层级梯田状"空间形态的表达;地理中心与"到中心的距离"作为刻画空间的经典变量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侧视角的空间形态与"价格天际线"、从内到外沿环线土地价格分布变化、各典型方向价格拟合曲线反映的梯度都呈现出明显的"中心-边缘"各圈层逐渐下降的趋势,以及城市各扇区间的空间异质性;坡度与坡向特征也进一步印证了土地基准地价高层模型"梯田型"与"环状放射型"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5.
城市综合体综合多种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空间结构转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特征.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芜湖市城市综合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芜湖市城市综合体中心化程度高,集中布局在中心城区;不同类型综合体分别具有集聚型和离散型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体郊区化快速发展;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推动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但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体高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扩散等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6.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区域的协同、综合发展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整合与优化空间结构可有效地促进区域系统中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基于扩展断裂点、分形、城市空间分布、空间相互作用等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具有不均衡性;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性不够强;城镇点在空间上随机、均匀分布;城市相互作用强度梯度差异大.  相似文献   

7.
地统计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空间自相关性是环境变量普遍具有的一个统计特征.地统计学方法是描述、模拟和预测这一类变量空间变异特征的有效工具.本文概述地统计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通过变异函数分析来描述和模拟环境变量的空间分布结构;由克立格插值技术来估算环境变量在未采样点处的取值;采用多元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多个环境变量间的空间相关结构;通过指示地统计学方法评价空间插值的局部不确定性以及进行环境变量空间分布的随机模拟等.同时结合实例分析,简要探讨了地统计学方法在描述、预测环境变量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相关分析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非对称DAR模型的估计和检验问题.运用拟极大似然方法,构造模型的参数估计,在某些正则条件下,证明估计的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基于此,构造拟似然比统计量检验模型的非对称性,在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下,给出该统计量的渐近分布.数值模拟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构造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方法具有良好的有限样本性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间句法,从道路可达性与空间结构认知程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武汉市道路网空间结构与住宅地价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武汉市已经形成了以环线为主、中心辐射为特征的道路交通网络,在政府政策、城市规划与基础交通网络建设的引导下,武汉市居住空间正逐步形成团簇状居住模式;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往往具有较强的空间认知程度,这种建立在道路可达性基础上的空间认知会产生倍增地价的效果,道路空间结构与住宅地价拟合度为0.736.  相似文献   

10.
马尔可夫链在地价预测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价的预警预报研究过程中,过去的理论主要存在3点不足,(1)往往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数学模型,也没有用多种数学模型相互验证预测结论;(2)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例如地价监测体系的信息.(3)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预测地价水平与城市实际地价水平、预测走势与实际变化有偏差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以下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准确的地价监测体系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空间分布预测模型及马尔可夫链地价预测模型;以不动产周期理论和专家经验知识库检验经过数学模型测算的结论.马尔可夫链地价预测模型是概率分布式的预测模型,它专门用于分析系统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概率分布,经过检验可以认为这个模型适用于对地价变化进行科学的概率预测.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3年上饶市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中搜集的上饶市市本级土地出让情况和市场交易资料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Arcgis9.3工具对上饶市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饶市是一个单核心发展模式城市,中心城区的住宅地价的在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格局,地价相似的区域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且由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递减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运用GIS技术和空间语法论考察了新城市建设等城市计划中形成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坪村新城市的安阳市设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特别是以公路网为中心,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商业设施分布的相互关系,且查看了由大规模建筑区开发所引起的城市空间中心的移动。通过此项研究能综合运用空间语法论和GIS探索空间结构的特征,并把它应用于GIS所被利用的各种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4—2017年中国26个省际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空间动态模型探索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城市空间结构趋向集聚式发展,且存在区域差异;空间自相关及动态杜宾模型均指出了城市空间结构对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影响,帕累托系数越小,即单中心城市人口集聚效应越强,环境污染将越严重。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相邻地区的城市空间分布越集中,同样损害了本地区的环境质量;分区域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人口空间结构造成的环境污染强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因而,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应注重人口流向以及各个地区内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刻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运用分形方法,从城镇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3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3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并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图式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利用地统计学分析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图式,论述了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图式具有聚集分布的特征及扩散指数,指出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时序变化、各向异性及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图式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图式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是在多种机制作用制衡下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不同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在不同作用机制下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以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沈阳为研究对象,从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发展顺序出发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重现在城市地位、区域职能、经济发展等"城市内涵"变化过程中城市结构的"外在表象"演变过程.通过不同阶段空间演变特征识别,划分"单中心"外衍时期、"功能板块"拼接时期、"圈层放射"拓展时期3个历史阶段.根据分析,将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归纳为自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决策者因素三大因素,并基于此预测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演变方向和最终城市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形维数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群整体收益损耗联系起来,建立包含投入、产出和人口规模等多因素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的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模型,明确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的经济内涵,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以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为例,在利用城市规模效益对比检验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比最优分形维数与Zipf维数演变趋势,发现模型预测的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与城市群空间结构Zipf维数等于1的优化标准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8.
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的前沿热点内容,但是如何识别次级中心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选取我国特大城市中杭州、武汉、西安和沈阳分别作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特大城市的代表,运用G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测度了我国特大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分布特征,并提出了次中心识别标准,为探索特大城市人口的空间重组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显示:(1)我国特大城市人口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和"圈层分化"特征;中心城区人口郊区化现象普遍存在,郊区内部人口密度差异逐步拉大.(2)人口密度在遵循圈层递减规律,其空间拓展呈现出"近郊摊大饼+远郊点状突破"和"轴向连绵扩张"两大趋势.(3)特大城市人口空间集聚总体趋势在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及相邻的部分近郊区街道共同构成了人口高密度集聚中心,远郊区则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密度人口洼地,且两类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4)特大城市人口次中心逐步增多,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中心化且逐步增强的趋势.研究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识别以及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先利用Bayes方法研究NGINAR(1)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 再利用条件分布预测方法进行模型预测. 模拟结果表明, Bayes估计效果优于条件最小二乘估计和Yule Walker估计, 且条件分布预测方法比条件期望预测方法更适用于整数值序列.  相似文献   

20.
先利用Bayes方法研究NGINAR(1)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 再利用条件分布预测方法进行模型预测. 模拟结果表明, Bayes估计效果优于条件最小二乘估计和Yule Walker估计, 且条件分布预测方法比条件期望预测方法更适用于整数值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