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古近系为例,利用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技术,研究古近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并结合源岩热演化生烃史,综合分析研究区古近系油气成藏时间及期次。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储层有2期烃类包裹体,第Ⅰ期分布于碳酸盐胶结物及石英颗粒内裂纹中,发近黄色荧光,具有高盐度、高密度特征,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值为90~100℃;第Ⅱ期赋存于长石溶蚀孔缝及穿石英颗粒裂纹中,发近蓝绿色荧光,具有低盐度、低密度特征,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值为120~140℃;研究区存在古近纪东营期和新近纪馆陶末至明化镇期两期生烃,明化镇期为主要生烃期;饶阳凹陷古近系具有两期成藏过程,东营组沉积后期至抬升初期和馆陶组沉积末期至明化镇组沉积期;受控于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凹陷中不同地区及层系的油气成藏时期及期次存在明显差异,第一期成藏范围较局限,主要发生于生烃洼陷中心生烃层系中,第二期成藏范围广泛,为主成藏期;上部层系多为一期晚期成藏,下部层系多为两期成藏。  相似文献   

2.
张树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965-3968
长春岭沿江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和典型油气藏分析表明,研究区内青山口组烃源岩成熟度低、生烃能力较差;研究区的油气成藏规模受外部油气运移数量的控制。研究区油气主要来源于其西北的三肇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不规则零散分布的河流相砂体、断层对砂体的强烈分割作用以及多期多成因油气对圈闭的充注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油气分布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存在"源岩区高压倒灌—侧向断裂疏导—构造高部位聚集"的成藏模式。研究区油气生成、运移与圈闭的形成期在时空上形成了良好有机的配置关系;其中明水组末期是研究区油气成藏事件的关键时刻。密集断裂带及油源补给程度是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新近系生储盖、圈闭及输导等条件的研究,探讨不同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并建立3类油气聚集模式。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油气成藏具有它源供烃、储层发育、断层输导和晚期成藏等共性,但不同凹陷的成藏条件差异较大;自盆地外围凹陷向渤中凹陷,新近系的供烃层系变多变新,新烃源岩层的贡献逐渐增大,盖层质量逐渐变好,新近系油气输导方式主要有通源断层直达、次级断层调整和混合输导式3种;油气聚集模式概括为"原生供烃-通源断裂输导-构造控圈"披覆带聚集模式、"次生供烃-浅部断裂输导-断层控圈"浅凹带聚集模式及"混合供烃-复式输导-不整合控圈"斜坡带聚集模式3类;披覆带模式成藏条件最优越,适于新近系大规模油气聚集,而分别受保存条件、输导条件制约的斜坡带、浅凹带聚集模式,新近系油气相对不甚富集。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构造特征、沉积类型和成藏过程的基础上,以油气源、油气运移方向、运移过程和成藏期等因素为背景,将研究区的成藏模式划分为近源侧向砂体-不整合输导早期成藏模式、近源垂向断层输导多期成藏模式、远源混向"Z"字型输导多期成藏模式和远源混向阶梯状输导晚期成藏模式4种类型.乌夏断裂带构造活动的复杂性导致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多期次和多类型的成藏特点.研究认为,断裂发育和不整合面是形成不同油气藏模式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乌—夏地区不整合油气藏成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不整合相关的地层油气藏,分析这些不整合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和剥蚀厚度分析,恢复了研究区不整合的形成和埋藏史,并进行了成藏动力学的三维模拟。结果表明:乌—夏地区的三套烃源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时期达到成熟并排烃。佳木河组烃源岩在中晚二叠世成熟,风城组烃源岩在晚三叠世开始成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则在侏罗纪末开始生烃。不整合输导的模拟表明,靠近烃源岩层的不整合在油气运移中的贡献远大于远离烃源岩层的不整合,油气在不整合中沿着风化淋滤带和底砾岩层中微构造的脊部运移,形成优势运移通道。风化淋滤带中的油气横向运移距离短于底砾岩层中油气的横向运移距离。同一不整合中,油气容易在风化粘土层薄弱环节突破,进行窜层运移。不整合不但是油气输导体系,也是油气聚集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断陷盆地低凸起带远离油源,来自洼陷中心的油气经沿途分流,多级输导运移至低凸起带,往往具有它源成藏、复式输导、多层系含油的特点,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以济阳坳陷林樊家低凸起带为例,从油气分布规律入手,分析输导要素特征及其输导能力,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并探讨了不同输导要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2条油源断层,断层活动性和封闭性均呈现周期幕式变化特征,控制了"幕式空间分段输导"模式;研究区发育4种不整合上、下岩性配置关系,其中,不整合"天窗"为油气纵向分流的重要通道。在明确了输导体系及其有效性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分布,建立了林樊家低凸起带"断层沟通源储-不整合面分流-复式输导-多层系差异聚集"的油气成藏模式。油源断层的时空有效性控制了研究区的油源条件及不同层系油气的充注方式和充注范围,不整合"天窗"的垂向分流作用控制了不同层系油气的差异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油气成藏规律对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在研究沉积相、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油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朝阳沟油田朝84-6区块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有源储压差控制油气藏规模、构造作用控制油气的聚集与分异、沉积相控制油气藏分布三种因素;油气成藏存在断裂侧向输导斜坡高位断块油气聚集成藏、砂体侧向输导断裂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断裂侧向封闭垂向输导岩性圈闭油气聚集成藏三种模式。该项研究可以为类似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东营凹陷胜坨和牛庄油田油气包裹体进行了分析 ,结合其构造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东营凹陷油气成藏充注过程中油气运移的相态、运移通道及其成藏过程的脉动性和成藏的时间。首次在东营凹陷发现的沸腾包裹体说明了胜坨油田呈现“突发式”成藏的可能性和牛庄油田砂岩体油气充注“间歇性”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胜坨油田坨 76砂体油气充注的时间是东营末期至馆陶期 ,牛庄油田牛 2 1井区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东营末期至现今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对东营凹陷胜坨和牛庄油田油气包裹体进行了分析,结合其构造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的综合研究,探讨了东萱凹陷油气成藏充注过程中油气运移的相态、运移通道及其成藏过程的时间。首次在东营发现的沸腾包裹体说明了胜坨油田呈现“突发式”成藏的可能性和牛庄油田砂岩体油气充注的时间是东营末期至馆陶期,牛庄油田牛21井区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东营末期至现今。  相似文献   

10.
探讨西藏伦坡拉盆地北缘古近系牛堡组的油气成藏。通过分析伦坡拉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综合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成藏过程和机理。伦坡拉盆地北缘中深层牛堡组的主要烃源为牛二段,属自生自储型油气藏,烃源岩在牛三段沉积末期即开始生烃,大量生烃期为丁青湖组沉积期。伦坡拉盆地北缘的油气成藏过程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1渐新世(34~23Ma B.P.),古油藏的形成;2渐新世末-中晚中新世(23~13 Ma B.P.),古油藏的调整;3晚中新世(13 Ma B.P.)至今,古油藏的进一步调整和破坏。青藏高原其他古近纪形成的类似沉积充填盆地也具有相似的油藏形成与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11.
明确包裹体发育时捕获流体的来源和捕获的期次是正确进行烃包裹体分析的关键,黄桥句容地区经历了复杂长期的构造运动,发育有多个沉积埋藏—抬升剥蚀的旋回,对其储层烃包裹体展开详细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地区油气成藏过程,并丰富南方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理论.油源对比显示黄桥和句容地区油气来源相对单一,以自生自储为主要特征,同时烃源岩生烃数值模拟表明,其具有动态多期的生烃过程,边生烃边充注边发育包裹体,因此储层主要发育同源多期包裹体.根据烃包裹体的产状和性质,研究认为黄桥和句容地区油气充注至少有两个发育阶段,黄桥地区主要为侏罗纪中期和古近纪早期,句容地区则主要为白垩纪的早期和晚期.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凸起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发育,同一个区带上不同岩性圈闭的成藏机理存在差异性.针对岩性圈闭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的特征,从岩性圈闭成藏主控因素中的储层临界物性出发,采用孔渗交会法和含油产状法,结合试验分析,对白家海凸起彩43井区侏罗系西山窑组的地层条件含油临界孔隙度进行研究.同时尝试从地层条件下的含油临界孔隙度、含油临界渗透率及含油孔喉特征等方面,对西山窑组现今及白垩纪末期的储集层含油性进行分析,发现常规实验室条件下侏罗系储集层的含油临界渗透率为0.1×10-3μm2,临界孔隙度值约为11.5%.垂向上储集层的含油临界孔、渗物性随埋深变化.采用有效含油孔隙度、有效含油渗透率和优势流动系数3个储集层临界物性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储层临界物性对白家海凸起侏罗系油气藏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地质门限及其控制油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在生排运聚成藏过程中须经历生烃、排烃、运烃、聚烃和资源等 5个门限。某一确定的油气运聚成藏系统进入任一个门限都将损耗一部分烃量。在实际地质条件下 ,源岩生成的烃量只有超过进入各个门限时损耗烃量之和才能大规模聚集成藏 ,并构成油气勘探的远景区。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研究油气生成量和损耗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门限控烃作用及其计算模型。文中阐明了各门限的地质含义、判别标准及其控油气作用机理 ,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渤中凹陷西次洼新近系油气资源丰富,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机理研究有待深入。通过烃源岩成熟度模拟、原油地球化学及油源关系分析、流体包裹体分布特征及均一温度测定,结合断层的封闭性能及疏导体系等成藏要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渤中西次洼存在沙三、沙一-沙二与东三段3套烃源岩,其中沙三段为优质烃源岩,成熟度高;该区原油成熟度普较高,为烃源岩在生油高峰及后期生成的原油,主要与沙三段烃源岩相关;渤中8区新近系储层砂岩孔隙烃与油气包裹体发蓝白色荧光,油气包裹体丰度(GOI)普遍较低,主要为一期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油气主要充注期为3.5 Ma B.P.、1.0 Ma B.P.以后,为晚期快速充注成藏。在新构造运动活动期,持续快速生烃、供烃能力强的烃源灶、高效的断裂输导格架,为晚期快速成藏的主控因素;"高效供烃、主断控藏、浅层聚集"为该区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5.
沾化凹陷多元供烃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构造单元划分,结合油气来源分析,对沾化凹陷多元供烃成藏单元进行划分,进而分析成藏要素,明确源-藏体系形成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沾化凹陷可划分为单洼单源、单洼多源和多洼多源3类7个多元供烃成藏单元。东营组沉积时期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成熟,形成洼陷内部单源岩性油藏和缓坡带的单源油藏;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各段烃源岩均进入大量排烃期,油气在陡坡-凸起带和中央低凸起上形成大规模的混源油藏。不同供烃成藏单元输导体系与储盖组合的耦合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在平面上油气呈发散式向构造高部位运移,在缓坡带、陡坡带、低凸起和潜山等有利的圈闭聚集成藏;在剖面上沙四段、沙三段形成自源型岩性油气藏,新近系的油气分布于馆陶组厚层河流相储层形成披覆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16.
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天然气藏为较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其圈闭闭合高度低、储层致密、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分析了须家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和圈闭条件,认为其成藏条件优越;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和Easy%Ro化学动力学模拟技术重建了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史,结合构造演化再现了须家河组气藏的充注过程,将其分为3 个成藏阶段,中侏罗世末期的油气初次充注期,白垩纪末的大规模充注期和喜马拉雅期的气藏改造和重新定位阶段。指出了须家河组岩性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是物质基础,古今构造均处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储集物性和圈闭闭合高度控制了气水的分布,局部裂缝发育带则是成藏及高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富林洼陷经历了沙四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两个断陷旋回期及馆陶组—第四系的拗陷期,第三系发育四种类型的沉积体系。该洼陷面积小,沙三段烃源岩埋藏浅、成熟晚、生烃量有限,油气勘探难度大。通过解剖已发现油气藏的形成过程,把洼陷的构造发展史、沉积史、有机质热演化史及油气运移史和油气的成藏历史紧密结合起来,找出油气的生成和运移与圈闭发生发展在时空间的配置关系,进而总结出油气的成藏条件及其聚集规律,并指出了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峰庄-红井子地区地跨西缘逆冲带和天环坳陷两大构造。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对比和构造对比等识别发现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断层,早期的逆断层位于研究区的西部,呈南北向和北西-南东向展布;晚期的正断层分布于区的中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天环坳陷的形成与长7烃源岩分布及生烃高峰期在时空上匹配,促进了油气侧向运移并成藏。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发育3种类型油藏:早期鼻状隆起带成藏、西缘逆冲带逆断层成藏和晚期天环坳陷内正断层成藏。前两种类型同期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形成时间较早,为原始油藏;后者形成喜山期,时间较晚,属改造型油藏。晚期断层对油藏进行重新调整,造成断层下盘油藏被破坏。建立了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的成藏模式,总结其成藏规律为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异常压力和底水浮力驱动是油气运移的动力、连通宽广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载体、泥岩和断层阻挡以及构造高点是油气运移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海陆过渡区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地质着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海陆过渡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其油气成藏规律与成藏主控因素,认为: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是伴随冈瓦那古大陆解体与大西洋扩张发育形成的典型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主要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桑托期的裂谷阶段以及晚白垩世坎佩尼期以来的漂移期2个主要演化阶段.盆地主体是新生代三角洲,沉积厚度达到12 km以上,包括Akata组、Agbada组和Benin组3个穿时的岩性地层单元.其中最下部的Akata组为大陆架-大陆坡的前三角洲、浅海-深海相厚层泥页岩,亦是研究区主要烃源岩;中部Agbada组主要是三角洲前缘砂体、海底扇砂体等,是区域油气藏储集层发育层段;上部Benin组则主要是陆相河流及岸后沼泽沉积,多发育互层泥岩,构成区域的主要油气藏盖层.由于Akata组塑性泥岩段主要以流动构造为特点,引起上覆地层发育重力构造,构造样式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陆地和陆架浅海区发育大型伸展构造.研究区发育区域性生长断裂,其控制的构造格局与圈闭样式是油气聚集与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草湖地区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草湖地区构造、地层及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保存条件、圈源匹配关系、继承性的古隆起和古斜坡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三大主控因素.草湖地区油藏形成于海西期,天然气气藏形成于燕山末—喜山期,以垂向断裂和裂缝,以及横向不整合面和疏导砂体为运移通道.区内西斜坡储层直接与烃源岩接触,断层不发育,油气通过横向储层及少量垂向断层为运移通道向高部位地层、岩性圈闭中聚集,中下奥陶统、东河砂岩和三叠系均有油气成藏过程.凹陷的中心区域存在奥陶系上统泥岩和石炭系泥岩隔层,缺少风化壳型储层,但具备形成裂缝-孔隙性储层的条件.草湖地区东部中下奥陶统长期抬升,发育通天断层,生油高峰期仍处于暴露状态,无法成藏,生气高峰时缺乏有效的封盖层,难以形成规模性油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