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LIN总线车灯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汽车总线技术, 在DP-51H单片机数据通信综合仿真实验仪上提供一个实现LIN-bus通讯网络软硬件调试/ 仿真的环境, 综合考虑汽车在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研制了基于LIN协议的汽车车灯控制 系统. 该系统根据LIN协议开发设计了智能化主节点和从节点, 完成了主从节点的硬件选型 和电路设计以及软件分析和程序实现. 在车灯系统的设计中, 节点间的LIN通讯完全符合LIN 1.2规范协议, 该协议基于通用的UART/SCI硬件接口, 采用ISO9141单线传输标准, 采取单 主多从的总线型拓扑结构并提供方便的用户应用编程接口.  相似文献   

2.
局域互联网络LIN总线在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概叙汽车网络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一种新型的A类总线——局域互联网络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的技术特征,并提出一种在现代汽车网络中的应用方案及其设计重点。采用以P87C591单片机与TJA1020 LIN收发器为核心,设计基于LIN总线的车身控制系统,简化了汽车线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3.
以国产汽车为应用对象,设计以CAN总线为主、LIN总线为辅,并以当前应用最广泛的SAE J1939协议为主干协议的汽车内部通信网络,将汽车动力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分成高速CAN网络、低速CAN网络和LIN网络三部分。选取Philips公司的P87C59等器件,设计了CAN、LIN总线节点、主控制器节点和相应的连接节点。此设计方案具有成本低、可扩展性高等特点,可作为适用于华晨、奇瑞、吉利等国产汽车内部网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低速电子通信网络中LIN总线协议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建英 《科技资讯》2012,(22):21-21
LIN是一种串行通讯网络,交换数据的形式有多种,LIN总线总是起辅助的作用,在没有CAN总线的地方,使用LIN总线的成本较低,本文基于LIN技术的定义,对在低速电子通信网络中LIN总线协议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SAE J1939的CAN/LIN总线汽车内部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产汽车为应用对象,设计以CAN总线为主、LIN总线为辅,并以当前应用最广泛的SAE J1959协议为主干协议的汽车内部通信网络,将汽车动力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分成高速CAN网络、低速CAN网络和LIN网络三部分。选取Philips公司的P87C591等器件,设计了CAN、LIN总线节点、主控制器节点和相应的连接节点。此设计方案具有成本低、可扩展性高等特点,可作为适用于华晨、奇瑞、吉利等国产汽车内部网设计。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汽车车窗多采用机械式的控制方法,存在着不易操作、布线复杂、电磁干扰严重等问题.随着汽车电子化的不断提高,控制节点的不断增多,传统线束的单对单连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汽车总线技术因其独特优势,能够很好的解决连线增加所带来的问题,因此采用总线技术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汽车车窗工作频率较低,因此对数据传输的速率要求较低.若采用CAN总线通讯成本较高,而LIN总线作为一种辅助的总线网络,仅使用一根线就能够实现数据的通讯,因此使用LIN总线可大大节省成本.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IN总线的汽车车窗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汽车车窗的总线控制,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单总线LIN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对LIN总线收发器TJA1020的引脚功能、工作模式及其与微控制器的接口方法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以医用超声波气泡监测传感器为例,给出了基于单总线LIN协议的智能传感器与主处理器的通信接口设计方法;分析了在测控系统中选用LIN总线的各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汽车上的电控系统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电控单元之间互相通信性能和降低导线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CAN/LIN总线的车载通信网络,将CAN总线网络应用在高速的驱动系统,LIN总线网络应用在低速的车身车灯控制系统,两者通过网关进行数据交换.仿真测试表明,本车载通信网络的设计合理,通信可靠,能够实现CAN/LIN总线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LIN总线协议的特点、报文帧结构及校验方法,以Visual C^++ 6.0为开发平台,利用Windows API函数通过PC机的RS232口实现了基于LIN总线协议的串口通信.给出了实现的部分流程图及代码,在通信过程中选择简便的奇偶校验及和校验进行差错校验,保证了数据的无差错传输.  相似文献   

10.
刘茜 《科技信息》2010,(7):94-96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是面向低端分布式控制的一类多路复用通信协议。本文主要对该协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LIN在车身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车载MCU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车载网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LIN协议在汽车领域中有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设计了LIN网络中的一个从节点——转向柱模块(SSM),介绍了其硬软件设计方案,并使用CANoe软件进行仿真,调试和检测,最后通过LIN通讯实现了其外围电路的诊断和参数的读写.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RFID技术应用大都是通过CAN总线来实现,但CAN总线协议代码复杂、调试困难、开发效率低,因此制约了RFID的应用开发.本文以汽车起动机自动生产线为例,介绍了开发效率很高的西门子基于以太网的RFID解决方案,并阐述了自主开发的上层通讯协议的管理程序.系统运行验证,在实时性和通讯成功率等方面性能指标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LIN总线造价低、效率高、数据传输准确,可以很好的实现汽车网络中的分布式电子系统控制,配合使用高频开关电源,可以提高汽车电源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全新的移动IP协议--LIN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标识,又作为主机的网络接口地址,这导致了传统的IP地址不能很好 地支持主机的移动性.虽然移动IP可以解决主机的移动性问题,但未专门对协议进行优化以支持主机的 移动性。从协议优化角度讨论了一种解决主机的移动性的新协议——LIN6,首先介绍了LINA的基本原 理,然后详细地分析了基于LINA的新协议LIN6,最后给出了LIN6节点通信的一个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LIN总线的车身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针对总线式车身系统设计,对CAN/LIN混合网络进行深入研究,给出车身混合网络结构及主控节点的设计与实现。在车身控制系统中,将CAN总线连入高速驱动系统,LIN总线连入低速车身系统中,通过主控节点将二者构建成混合控制网络,使其控制系统兼具可靠性、高性能和低成本优点。在器件选型上采用FREESCALE典型汽车电子芯片和智能触点检测模块,既实现了可靠网络控制功能,同时也可降低车辆电子系统的开发、生产成本,具有较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发展过程及多协议标准的形成 ,分析了当今几种典型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及优势。面对多协议标准并存的现实及统一标准形成的不可预期性 ,就国内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开发的技术与经济环境 ,提出了国内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开发的道路及不同应用领域现场总线协议的择优选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汽车网络上电控单元数量越来越多,总线结构越来越复杂时,测试工作量将成倍增长,传统手动测试已无法满足测试需求。通过对车载网络总线测试的研究,分析了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车载网络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以Vector的工具链为测试平台,通过C#语言开发的上位操作平台对系统进行配置与控制以完成车载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CANFD(CAN with flexible date-rate)总线、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的测试,解决了以往测试过程中通用性差的缺点,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MODBUS-RTU和PROFIBUS-DP两种现场总线协议在电动机管理控制器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开发了通讯的应用程序,实现了基于MODBUS总线协议的通讯.把各电动机管理控制器和其它低压智能仪器组成网络,进行集中的监控和管理,以便及时了解各电动机的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车载总线是车载电子系统间通信的基础,其中CAN和LIN总线比较常见,CAN与LIN总线为两种不同通信协议下的通信网络。本文研究了一种以C8051F040单片机为核心的CAN总线和LIN总线接口电路,给出了电路的设计方法和相关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发展过程及多协议标准的形成,分析了当今几种典型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及优势。面对多协议标准并存的现实及统一标准形成的不可预期性,就国内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开发的技术与经济环境,提出了国内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开发的道路及不同应用领域现场总线协议的择优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